華陰:黑果花楸 “鼓”起群眾錢袋子
本網訊 ( 通訊員 閆佳琳 )清洗、壓榨、過濾、濃縮、滅菌......近日,在位于渭南華陰市華山鎮王道一村華臻黑果花楸種植專業合作社加工生產線上,如珊瑚珠般的一顆顆小黑果,經過多道工序,變成了酸甜可口的花楸原汁。原汁經過加工,可以成為幾十種商品,暢銷全國各地。
“盧書記,你來了。”陳輝打開一罐剛剛做好的原汁讓華山鎮黨委書記盧興看。“成色真好,肯定能賣個好價錢。”盧興豎起大拇指。“小黑果、能致富”,此前華山鎮集體經濟基礎薄弱、村民收入低的情況已經不復存在。
陳輝是陜西黑小果銷售公司、華陰市晨旭黑果花楸種植有限公司董事長,多年在外打工的經歷,早就鍛煉出了他的營銷管理能力。“想不想種黑果花楸?”2017年,在和一位定居上海的日本朋友聊天時得知,小花楸富含花青素、大量茶多酚等兼具藥用價值、經濟價值和生態價值,而在故鄉——華陰,乃至西北五省都是空白,何不大膽嘗試。
“所有超市都能看到花楸加工的休閑食品和保健品。”2017年6月專程去日本考察了半個月的陳輝說,在日本,群眾對于它的認可度好比黑芝麻糊在國人心目中位置,并且加工品種之多,將果子價值做到了極致。“生活水平的提升,人們需要的就是保健和綠色。”
2017年10月,陳輝回到華陰,在村干部的幫助下,先后在當地流轉400多畝土地,投資500萬,11月開始了他的第一次種植。然而,這一次并不是很順利,其中華西鎮80余畝因為根瘤菌問題全部枯萎死亡。去楊凌、大荔請教了相關專家后,陳輝終于知道了黑果花楸要求土壤酸堿度在PH8.0以下,2018年華山鎮種植的花楸長勢就很好,從出苗開始就油光發亮,果子也是黑黝黝的。
陳輝表示:“2017年11月成苗種下去,2019年8月成熟,僅華山鎮100畝花楸,就產出30噸,當年收入10余萬。”
“思路一變天地寬”,陳輝擴大種植面積的夢想幾乎與華陰市鄉村振興同步進行。2020年,華山鎮帶領鎮村干部考察調研、集思廣益,將涉及康寧、大城、寧城、王一、三合等七個村1500余畝,全部改種黑果花楸,成立了華臻黑果花楸種植專業合作社,作為華山鎮集體經濟產業,以點帶面,推進全鎮產業振興。“一年滿打滿算干活最多四個月的時間。”負責花楸田間管理的華山鎮王道一村,今年51歲的嚴軍亞,常年在附近飯店打工,辛勞費力不說,一年沒幾天假,如今不僅有了閑時間,年收入近兩萬,讓她覺得很有價值感。
“今年預計掛果采摘約300噸,經濟效益200余萬元,黑果花楸為100余名群眾提供了就業崗位。”盧興說。
路子對了,越干越起勁。在2022年“華山紅”商標申請到位的同時,黑果花楸的另一條致富密碼也被開啟。華陰市領導親自赴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涇源縣富康源黑果花楸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實地考察、問計取經,引進濃設備,建成初加工生產線,貫通了種、初加工和銷。一顆黑果花楸以最短時間從田頭走上貨架,有效規避了單一鮮果市場風險,提高了產業附加值。“生產出的原汁可以直接售賣,再次加工成多種產品,收入較果汁翻倍,比如制作成的酒,可以買到100多元。”陜西黑小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運營總監任志強算了一筆賬。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華陰經濟社會發展的寶貴資源,也是振興華陰的一個優勢。黑果花楸又稱“不老莓”,在自然生長條件下能夠提高林木綠化率,提高生態林防護功能,顯而易見的生態價值讓人們每每提到它這樣稱贊:“北美有鮮果,今居太華山。不懼高輻射,唯有不老莓......”
近期,負責華陰市花楸技術管理指導,同時還負責收購和銷售的陳輝,又忙著來自北上廣的訂單。
據了解,自公司9月運營以來,短短一個多月線上營業額達到70萬,預計直播在春季前可突破300萬。看著良好的業績,盧興表示:“我們不僅要在種植、初加工、銷售、品牌等方面做大做強,做成華陰特色產業,推向全國,同時利用花楸次料進行酵素養殖,讓產值最大化,讓大家日子越過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