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陰:建設國際山水旅游名市奮力譜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9月20日,“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渭南市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主題采訪團走進華陰市。記者 劉凡 攝
陜西網訊(記者 劉凡 李佳君)近年來,華陰市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緊緊圍繞建設“國際山水旅游名市·與華相宜人文福地”的奮斗目標,大力實施“文旅立市、產業強市、生態美市”發展戰略,加快推進旅游產業化、特色城鎮化、新型工業化和農業現代化融合發展,讓華陰的面貌煥然一新,引人注目。
9月20日,“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渭南市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主題采訪團走進華陰,就華陰市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做法、新成效進行實地采訪。
文旅立市——縱深推進全域旅游綜合開發
華陰市作為國家5A級風景名勝區——西岳華山的所在地,同時也是陜西關中平原東部一座久負盛名的風景型旅游城市。
近年來,華陰市始終堅持以旅游為龍頭,將旅游統攬這條主線貫穿華陰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方方面面,在發展總量、發展質量、發展模式上持續發力,不斷著力把華陰建設成“全省示范、全國一流、世界知名”的旅游名市,為華陰市域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文旅力量。
“咱們大多數人對于華陰的印象,往往是:走,爬華山去。我想大家都已經欣賞過華山的美景,這次我們不爬山,去滑雪……”隨車引導員的話讓全車的人驚訝不已:華山還能滑雪?
來到華岳大道南段,剛一下車,華山冰雪世界幾個大字映入眼簾,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華山冰雪世界由華旅集團投資建設,項目總投資約4億元,總占地約95畝,建筑占地約35畝。建筑長230米,寬103米,高約20米,結構為框架結構和大跨度鋼桁架結構。其中滑雪、娛雪、滑冰館、餐飲、等各項配套設施齊全,場館可以同時接待2000人。
走進場館內,整個服務大廳以藍、白兩色為主調色呼應“冰雪”主題。放眼望去,滑雪場內白雪皚皚,仿佛置身童話世界,游客縱情馳騁在滑雪道上,歡聲笑語此起彼伏。
場館負責人告訴記者,整個場館總建筑面積約4萬平方米,其中室內滑雪、滑冰館建筑面積約1.5萬平方米;其他餐飲、接待、辦公等配套面積約2.5萬平方米。包含滑雪場和滑冰場兩大板塊。滑雪場面積約13000平方米,分為滑雪區和娛雪區,雪道長170米,寬65米,面積10500平米,坡度為9度;娛雪區面積2500平米;滑冰場分為滑冰區和冰壺區。其中滑冰場面積約1500平方米,冰面長50米,寬約30米,擁有全球最大的弧形屏幕,弧幕長80米,高10米,滑冰場看臺座位數約858個;冰壺區面積約500平米。
除此之外,華山冰雪世界的業務板塊主要包括滑雪、娛雪、滑冰、冰壺體驗、大型冰上情景劇的演藝,該情景劇是由國家一級導演領銜國內頂級制作團隊參與設計制作的全球的首創冰上情景劇,融合全球頂級科技、裸眼3D、全息投影、人機交互等技術,以全新多維度、高標準、高起點來打造的一場頂級視覺盛宴。
記者了解到,該項目是為順應“體育+旅游”趨勢打造的“山下留客”功能性項目,建成后將成為西部地區最大的室內滑雪場,促進渭南體育旅游事業的發展,進一步提升完善華山景區旅游體系,縱深推進全域旅游綜合開發,大力推出優質文化旅游產品,形成星羅棋布、眾星拱“岳”的生動局面。
前行五八文旅園(華陰)是華陰市大力推動文旅融合,持續探索“文旅+”的新模式、新業態的代表性企業。以深入挖掘華陰本土非遺文化、山岳文化、武俠文化、道教文化等豐厚文化形態,通過導入文旅產業資源、孵化文創項目、培育網紅經濟、培養文旅人才,推進華陰文旅產業提質升級,構建起具有引領和示范效應的華山文旅融合經濟生態高地,為華陰建設“國際山水旅游名市·與華相宜人文福地”注入強勁動力。
產業強市——加速推進經濟可持續發展
城市經濟想要發展,單靠文化旅游產業還遠遠不夠。
近年來,華陰市委、市政府堅持眼光向外、視野放寬,全方位融入國家區域戰略,突出大招商、招大商,精心辦好“中國·華山”系列招商推介活動,依靠高水平開放匯聚優質資源,厚植發展優勢,以實實在在的項目建設,支撐起高質量發展的四梁八柱。
在剛剛過去的2022年第六屆絲綢之路國際博覽會暨中國東西部合作與投資貿易洽談會上,華陰市代表團成功簽約項目39個,涉及資金總額達133.36億元。此次絲博會華陰市布展立足市域資源稟賦和經濟發展戰略,全面展示了文化旅游、生物醫藥、健康養老等產業發展現狀及今后發展前景,擴大了對外開放的影響力。
位于華陰市羅敷工業園區內的陜西久泰合嘉建材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7月,是一家集產品研發、生產銷售、施工應用于一體的新型建材企業,主要產品為裝配式ALC墻板、AAC砌塊。
記者了解到,廠區總占地面積140畝,總建筑面積20700㎡,總投資為10080萬元。主要建設內容分兩期:一期建設年產30萬m3AAC砌塊生產線,二期建設年產30萬m3裝配式ALC墻板生產線。目前一期工程已經建設完成,進入到了調試生產階段。
該項目配套了國內一流的自動化裝備生產線,選用的工藝技術具有國內領先水平。公司堅持以工業固廢循環利用、環保節能為前提,堅持走可持續發展道路,致力于工業固廢建材化利用方向。公司積極與大唐秦嶺電廠合作,充分利用了電廠排放的粉煤灰、脫硫石膏及余熱蒸汽,做到了就地消納利用,減少了二次污染帶來的環保壓力。按照一期年產30萬m3AAC砌塊的生產能力,預計每年可消納工業固廢15萬噸以上,對于實現地方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將發揮積極作用。
生態美市——描繪“山水華陰”多彩畫卷
“國家衛生城市”、“省級文明城市”、“國家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區”、“中國最具特色旅游休閑度假城市”、“中國最美山水文化旅游城市”、“全國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示范縣”、“省級森林城市”等一大批榮譽稱號都是華陰市近年來城鄉生態環境質量提升、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及鄉村振興發展的有力見證。
位于華陰市城區以東的華岳生活垃圾中轉站按照“村收集、鎮轉運、市處理”的模式,對全市農村7座村鎮中轉站進行轉運,同時為全市114個行政村及15個社區配備垃圾收集箱800余個,為6個鎮(辦)配備垃圾收集車14輛,從而解決了農村垃圾運輸過程中的運距長、運輸成本高和對環境二次污染等現象,加快了美麗鄉村建設步伐,居住環境得到明顯改善。
在中轉站內,記者看到大型轉運車正在轉運被集中壓縮處理過的生活垃圾,華岳生活垃圾中轉站安環部經理王丹告訴記者,目前全站正常運行的環衛車輛有38輛(其中可卸式垃圾車6輛、大型轉運車2輛、吸污車2輛、壓縮式垃圾車7輛、洗掃車7輛、干掃車1輛、灑水車5輛、多功能抑塵車2輛、村鎮對接式垃圾車4輛、餐廚垃圾車1輛、護欄清洗車1輛)。目前日壓縮轉運垃圾200余噸,承擔著華陰市區及農村的垃圾壓縮轉運工作,車間機械設備運行良好,實現了收集清運全覆蓋,從而保障了城鄉生活垃圾日產日清和無害化處理,對推動美麗鄉村建設起到關鍵作用,有力的推進了華陰市創建省級文明城市進程。
近年來,按照城鄉統籌、一體發展的工作思路,華陰市堅持把城鄉環衛作為踐行群眾路線、惠及民生福祉的重要內容,不斷健全管理機制,加大資金投入,創新環衛模式,建成城鄉環衛一體化運行體系,實現了生活垃圾“管理精細化、收運全覆蓋”的戰略目標,為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篤定前行開新局,踔厲奮發譜新篇。華陰市將會繼續加快推進旅游產業化、特色城鎮化、新型工業化和農業現代化融合發展,為建設“國際山水旅游名市、與華相宜人文福地”而不懈奮斗,奮力譜寫華陰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渭南市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主題采訪團體驗華山冰雪世界。記者 劉凡 攝
游客縱情馳騁在滑雪道上,歡聲笑語此起彼伏。記者 劉凡 攝
進入華山冰雪世界仿佛置身童話世界。記者 劉凡 攝
華山冰雪世界大型冰上情景劇正在排練。記者 劉凡 攝
記者走進華陰前行五八文旅園實地采訪。記者 劉凡 攝
記者走進華陰前行五八文旅園實地采訪。記者 劉凡 攝
前行五八文旅園(華陰)是華陰市大力推動文旅融合,持續探索“文旅+”的新模式、新業態的代表性企業。記者 劉凡 攝
記者走進陜西久泰合嘉建材有限公司實地采訪。記者 劉凡 攝
陜西久泰合嘉建材有限公司內工人師傅正在轉運成品。記者 劉凡 攝
陜西久泰合嘉建材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產品研發、生產銷售、施工應用于一體的新型建材企業。記者 劉凡 攝
陜西久泰合嘉建材有限公司工人正在檢查設備運行情況。記者 劉凡 攝
陜西久泰合嘉建材有限公司生產線負責人為記者介紹生產流程。記者 劉凡 攝
陜西久泰合嘉建材有限公司成是一家集產品研發、生產銷售、施工應用于一體的新型建材企業。記者 劉凡 攝
記者走進華岳生活垃圾中轉站實地采訪。記者 劉凡 攝
華岳生活垃圾中轉站正常運行的環衛車輛有38輛,承擔著華陰市區及農村的垃圾壓縮轉運工作。記者 劉凡 攝
大型壓縮機正在處理收集到中轉站的生活垃圾。記者 劉凡 攝
華岳生活垃圾中轉站工人正在檢查機器工作情況。記者 劉凡 攝
華岳生活垃圾中轉站對推動美麗鄉村建設起到關鍵作用,有力的推進了華陰市創建省級文明城市進程。記者 劉凡 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