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近八旬的曹云祥老人1945年出生,系華陰市岳廟辦青山村人,自幼喜歡剪紙藝術,華陰厚重的歷史文化給他帶來了無盡的創(chuàng)作靈感,一把剪刀剪了60多年。他用剪紙這一民間藝術的形式宣傳社會主義新風尚,贊美幸福美好生活,鞭笞社會不良作風。
在曹云祥家里,院子里的墻壁上、上房客廳的四壁都掛滿了剪紙作品,墻角和書架上堆滿了各種形態(tài)的根藝,讓人感受到一股濃濃的文化氛圍。
曹云祥原籍商洛丹鳳縣,他的外祖母和母親都是丹鳳的剪紙能手,在十里八鄉(xiāng)也是出了名的。他的母親參加過地下黨,由于反動派的追捕,當年帶著全家老小從丹鳳逃出來,先后在潼關和華陰老車站一帶落腳,后來到了秦嶺腳下的華陰市岳廟辦青山村落戶扎根。
由于受過母親進步思想的熏陶,曹云祥的剪紙除了花花草草之外,作品大多以歷史人物和中國共產(chǎn)黨重大歷史事件為題材,剪出了許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代表作品有三國人物、華山風光系列等。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黨領導全國人民進行偉大斗爭和取得的卓著成績,啟發(fā)他創(chuàng)作了以“掃黑除惡”為內(nèi)容的剪紙長卷作品。
曹云祥講,目前他的剪紙作品已有100多部,每一部都歷經(jīng)了數(shù)年的精心創(chuàng)作,凝結著他的汗水和心血。其中《中國四大名著人物500圖》他花費了16年才完成。他還結合華陰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文化資源積淀豐厚的特點,創(chuàng)作了許多富有“華陰特色”的剪紙作品。“天下楊氏出華陰”,他的華陰楊氏歷史名人剪紙70多幅,介紹了從古到今華陰的楊姓名人;他還剪出了華陰老腔人物造型,將王振中、張喜民等30多個老腔非遺傳承人的形象躍然紙上。
他把對于剪紙這門藝術的全部熱情與摯愛都融匯在指間,他把對剪紙藝術的研究和體會都通過筆尖表達在字里行間,也希望后來者能承襲這一傳統(tǒng)文化,剪出更多更美的作品。他說他的三兒子在西安也搞剪紙創(chuàng)作,技藝水平能與他比肩,他感到很欣慰,“曹氏剪紙”當后繼有人。
黨的二十大即將召開,曹云祥老人充滿期待和向往。他從十九大召開之后,就謀劃著作為一位民間藝人怎樣來表達自己的喜悅之情。經(jīng)過構思和選題,他用了五年的時間剪出了這幅長卷。作品表現(xiàn)了自盤古開天辟地到中國新時期改革開放的歷史長河中,從全中國再到華陰市發(fā)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從古到今、由遠到近,用剪紙這種藝術進行生動展現(xiàn)。這幅作品既富有傳統(tǒng)文化魅力,又兼具新時代特色。曹老說,今后還要繼續(xù)通過剪紙藝術來謳歌新時代、贊美新生活, 描繪文明歷史,傳承民間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