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由中共渭南市委宣傳部主辦的“奮斗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主題采訪活動走進華陰市。記者 楊大君 攝
陜西網(記者 楊大君)5月19日,由中共渭南市委宣傳部主辦的“奮斗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主題采訪活動走進華陰市。采訪團來后來到智取華山路紅色遺址、華山中學黨史館、革命烈士陵園、陜西省榮譽軍人康復醫院院史館,追憶華陰市紅色革命史,重溫黨的光輝歷程,傳承黨的優良傳統。
重走“智取華山路” 感受八勇士革命精神
1949年6月,西北野戰軍解放了西安,當華陰縣城解放時,偽保六旅旅長韓子佩,帶一個警衛營和旅直屬隊逃到了華山上,企圖依靠華山天險繼續同胡宗南聯系等待時機,卷土重來。
6月14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大荔軍分區路東縱隊偵察參謀劉吉堯和六名偵察兵前往華山偵察道路。在當地向導王銀生的帶領下,劉吉堯星夜帶領楊建東、路德才、孟俊甫、楊黨成、崔朝山、張自發等8勇士,經過“老虎口”,到達北峰腳下。
他們的任務是偵察道路,任務完成后應當返回。但當時他們面臨兩個難題:這里距離敵人太近,上山不易,下山更難;黑夜下山,稍有不慎就會暴露目標。通過偵察發現,敵人的哨兵已經進入夢鄉。劉吉堯等人決定偷襲敵人。敵人以為只要守住“千尺幢”就萬無一失,但他們萬萬沒有想到,偵察員已經到了他們的眼皮子底下———北峰敵軍駐地“云臺宮”。劉吉堯奮力踢開廟門,高喊“繳槍不殺!一排上沖,三排攻打蒼龍嶺。”敵軍暈頭轉向,亂成一團。一名敵匪企圖向外扔手榴彈進行頑抗,還未來得及拉火,便被偵察員路德才一槍擊斃,其余的敵人立刻乖乖繳槍投降。戰斗只有30分鐘,北峰被8位勇士占領。
隨后在我軍強大的壓力下,韓子佩向解放軍遞交了投降書,與解放軍在西峰翠云宮談判,并在《和談公約》上簽字,向人民投降。華山又回到了人民手中!
瞻仰革命烈士陵園 傳承紅色基因
省榮譽軍人康復醫院革命烈士陵園位于華山鎮街道北側小巷內,建于1950年,園區面積6327.64平方米。原陜西省省主席馬明芳曾為陵園題詞“革命烈士陵園”,文革時被毀,后改為“革命公墓”;2008年經省民政廳同意,恢復稱為“革命烈士陵園”。
陵園內長眠著各個時期為民族解放事業而英勇犧牲的先烈們,其中有政府認定烈士稱號的11人。1997年,華陰市教育局把烈士陵園定為“陜西省華陰市中小學德育基地”,2012年被華陰市評為“華陰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每年接待前來憑吊先烈,開展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的駐地黨政團體、企事業單位、部隊官兵及學校學生等各界人士數千人。
陵園一直由一名休養員及其家屬自愿看護管理。張順京,1958年出生,1979年參加對越自衛反擊戰,在對越自衛反擊戰場上身負重傷,為國家一級傷殘軍人,“中國好人”上榜者。1980年退伍后來到陜西省榮譽軍人康復醫院療養,在榮軍醫院醫護人員的治療和精心照顧下,身體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復。
張順京說:“在戰場上是戰友們冒死救了我,我的生命是戰友們給的”,想到那些和他在一個戰壕里戰斗過的戰友們已經長眠于地下,而他還活著。因此,他決定要為那些逝去的先烈做些什么。
1982年身殘志堅的張順京主動要求來到烈士陵園,為烈士義務守墓,并且把家也搬到了烈士陵園。40年來,張順京在做好守墓工作的同時,還認真查閱歷史資料,整理烈士英雄事跡,向來參加紅色教育的黨政團體、企事業單位、駐地部隊官兵、學校師生講述烈士們的英雄故事,接受愛國主義教育。目前的烈士陵園里一個個大理石墓座整齊排列、錯落有致,陵園里松柏茂盛,綠樹成蔭,四季常青,肅穆靜謐。
參觀榮譽軍人康復醫院院史館 感受革命先烈的豐功偉績
陜西省榮譽軍人康復醫院院史館,始建于1998年10月,復建于2018年6月,主要陳列省榮譽軍人康復醫院自1938年2月建立以來的文史資料。以毛主席給何長工的一封信為起源,再現榮軍教導院的歷史背景,前后經歷,通過音像資料,文獻圖片,留存實物,收集資料,獎章,獎杯,獎牌等,生動記錄和再現了“全國榮軍第一院”80年來的遷徙,變化,發展過程。通過大量文獻和視頻資料對經歷重大事件、重要活動,展現傷殘榮軍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堅強意志和精神品質。尤為重要的是延安時期傷殘榮譽軍人參加南泥灣大生產運動、在旬邑縣城與國民黨軍隊斗爭而爆發的“旬邑事件”,遷建華陰后,成立“血花劇團”數十場經典演出,唱響大西北,改革開放后,成立編織廠、塑料廠、化工廠,創辦豬場,羊場等,進行創業創收的生產勞動場面。
院史館還集中展現了各個時期的模范英雄人物,其中主要有為毛岸英指導農業的勞模郝光華、殺敵英雄李仕亮、騎兵團長王天錫、紅軍媽媽李秀英、戰斗英雄郭玉林等,以及醫院在近年來榮獲省、部級表彰建取得的榮譽。院史館長年對外開放,配備了專職人員講解,接待全國各地相關、省地市企事業單位,部隊,學校參觀人員累計萬余人,2003年被華陰市委、市政府授予“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華山北峰腳下“智取華山八勇士”雕塑。記者 楊大君 攝
采訪團觀看《智取華山路》。記者 楊大君 攝
采訪團觀看《智取華山路》。記者 楊大君 攝
采訪團參觀華山中學黨史館。記者 楊大君 攝
采訪團參觀華山中學黨史館。記者 楊大君 攝
采訪團參觀華山中學黨史館。記者 楊大君 攝
采訪團參觀華山中學黨史館。記者 楊大君 攝
采訪團參觀華山中學黨史館。記者 楊大君 攝
采訪團了解省榮譽軍人康復醫院革命烈士陵園建設。記者 楊大君 攝
辛亥革命中做出卓著貢獻的胡景翼將軍墓塔。記者 楊大君 攝
采訪團向革命先烈敬獻花籃。記者 楊大君 攝
“中國好人”上榜者張順京講述先進事跡。記者 楊大君 攝
“中國好人”上榜者張順京講述先進事跡。記者 楊大君 攝
采訪團參觀陜西省榮譽軍人康復醫院院史館。記者 楊大君 攝
采訪團參觀陜西省榮譽軍人康復醫院院史館。記者 楊大君 攝
采訪團參觀陜西省榮譽軍人康復醫院院史館。記者 楊大君 攝
采訪團參觀陜西省榮譽軍人康復醫院院史館。記者 楊大君 攝
“首任院長何長工和榮譽軍人在一起”雕塑。記者 楊大君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