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山鞭術是經過創新的雜技藝術。華山鞭術所使用的工具——華山鐵鞭的前身是用于駕馭馬車的皮鞭,后來經過多次反復試驗和工藝上的改造,最終制成了現在這種工藝精美、觀賞性高、操作性強的鞭具,但性能和形態還基本上保留了它的原生態。它由鞭柄、鞭身、鞭錠、鞭稍四個部分組成,擁有鏈條鞭、螺絲鞭、葫蘆鞭、鏤空鞭等多種類型。
華山鞭術表演
華山鞭術的表演形式可以分為鞭法、鞭花和套路幾個部分。主要的鞭法有:提、劈、打、點、揮、攬以及起跳,空中接力,空中旋轉,起跳繞身,騰空沖鞭,騰空拋鞭等。不同的鞭法,可以打出不同的鞭花,主要的鞭花有:翻江倒海、鳳凰展翅、鷂子翻身、天女散花、寶蓮開放、沉香試斧、巨靈擗山、武松解甲、武松解鐐、醉拳敬酒等。一系列鞭花的有序組合,就形成了它的套路,其套路可分為個人套路和集體套路兩類。
集體套路又可分為2至3人式、5至6人式、10至15人式等多種,套路的名稱主要有:四門鞭、鎮岳鞭、華山進攻鞭、華山防守鞭、張飛回馬鞭、華山一路鞭、華山二路鞭、華山十一響等。除了套路表演,華山鐵鞭還有一些高難度的個人特技表演:如凌空劈紙、點打煙頭、點飛瓶蓋、點穿瓶孔等。這些鞭法是根據新型鞭具的特點,對傳統鞭法的改造和出新,在表演的難度和可看性上都有所提高。
華山鞭術日常鍛煉
華山鞭術具有狂放的鞭舞動態和響亮的鞭花聲律,二者相互交織,形成較強的沖刺感受,是一種特質的精神享受,其美學價值不言可喻。華山鞭術的形成和完善成熟,是民間文化在傳承和出新歷程中的一個典型,具有一定史料價值。
2015年,華山鞭術被評為華陰市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