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上午,一場歷時近十一年還未塵埃落定的行政處罰案在西安市中級人民法院公開審理,在庭審現場,旁聽的不僅是當事人雙方,還有一群特殊的人——全市77個市級行政執法部門負責行政執法的150余名同志。這場依法行政法院庭審現場觀摩課,是中共西安市委政法委員會聯合中共西安市委依法治市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舉辦為期兩天的全市“依法行政專題講座及庭審觀摩”活動的壓軸戲,是西安市司法部門與行政機關依法行政首次大型創新互動。也是提高全市行政機關及工作人員依法行政水平,規范行政執法行為,推進法治西安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
此次西安市中級人民法院公開審理林增泰訴公安蓮湖分局行政處罰一案——此案前后多次宣判,歷時時間長,在西安市歷年的行政處罰案件中極具典型性和代表性,全市市級行政執法部門行政執法負責人全程旁聽了庭審。
庭審現場,行政處罰案件審理依法有序進行,先是核驗上訴人、被上訴人和第三人的身份情況,隨后依次進行了案情陳述、爭議確認、舉證質證、法庭辯論等環節。從案件開始審理到庭審結束,近兩個多小時里,所有旁聽人員都認真專注地聆聽。
最終,法庭在全面綜合雙方庭審要求后判決:撤銷西安市蓮湖區人民法院(2014)蓮行初字第00001號行政判決;撤銷西安市公安局蓮湖分局公(蓮)決字(2006)95號《行政處罰決定書》;責令西安市公安局蓮湖分局在法定期限內重新作出調查處理,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前來參加庭審觀摩活動的市民政局的一位同志說:“這是我第一次現場旁聽法院的庭審活動,讓我對法院案件的審理工作有了更直觀的了解,也讓我學會了如何將依法行政專題講座中的理論知識,法律法規更好地與自己的行政執法工作結合在一起。我們在今后的行政執法過程中會多注意工作方式,工作細節,確保每一次行政執法依法合法。”
為確保庭審觀摩效果,需要依法行政理論先行。庭審前,西安市委政法委和依法治市辦邀請了西北政法大學行政法學院院長王周戶教授和西安市法學會行政訴訟研究會會長嚴惠仁副教授開展了依法行政專題講座。
在講座中,王周戶教授首先圍繞“政府職能轉變和法治政府建設”進行講授,隨后嚴惠仁副教授結合近兩年來全市兩級法院審理的公安、土地、社會保障等重點行政訴訟案,采用“以案說法”的形式,以一個個鮮活的事例向大家剖析說明了在西安市治安行政處罰中存在的諸如違反法定程序、適用法律不當造成的行政違法問題,行政處罰證據不足、證據相互矛盾、事實不清及違反法定程序的超期辦案問題,行政處罰適用法律不具體、送達不規范等多發問題。
市交通局的同志在聽完講座后感慨地說:“在講座中聽取的一系列行政處罰案例讓我認識到在工作中還應該再接再厲,必須嚴格遵守法定辦案期限,既要公正履職,又要切實保護被處罰人的知情權和申辯權,做到準確恰當地適用法律規定。”
“兩位教授列舉的一件件生動鮮活的典型案例讓大家耳目一新,整個講座過程氣氛熱烈,焦點明確,反映問題突出,達到了良好的‘以案說法’的效果。”全程參與此次活動的西安市司法局法制宣傳處處長夏永順說,“本次活動目的是提高全市工作人員的依法行政的能力,也就是提升依法治理意識,以更好地服務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通過現場體驗庭審觀摩使大家感受更形象更生動,更保障了培訓的效果。對提高大家依法行政的思維,樹立法治意識,牢固地樹立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動改革、推動工作的能力和意識幫助極大。”
堅持依法行政要求我們每個執法者自覺做到理據充分、程序合法、當事人服“判”息“訴”,使每個案例都經得起歷史的檢驗,這是我們做好所有依法行政工作的必要前提和重要基礎。只有時刻樹立“執法為民無小事”的理念,依法行政工作才能落到實處。
西安市此次“依法行政工作專題講座及庭審觀摩”活動,創新了依法行政工作思路,拓寬了市級各行政執法部門的法治視野,也為促進行政機關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強化行政執法部門被訴后的應訴處置能力,避免和減少違法行政行為提供了正確指引。
今后,西安市將全面建立行政機關人員隨機旁聽行政案件公開審理制度,領導干部和公務人員學法用法年度報告制度,繼續把提高行政機關及工作人員依法行政意識納入全市“六五”普法規劃和干部教育培訓工作一起抓,增強全市行政機關及工作人員的依法行政意識和依法行政能力,促進全市各級各部門依法履職、依法行政良好風氣的形成。(西安市司法局 楊文珠、王鵬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