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陽公安“古莘警韻”欄目繼續為您傾情演繹民警的風采。這里有從警路上的喜悅,也有工作上的辛酸,有強勁挺直的警草風貌,也有英姿颯爽的警花風采……點點滴滴將見證他們對生活的熱愛和對公安事業的忠誠!
“作為一個人民公仆,陜北高原是我的根,因為這里培養出了我不變的信念:要為人民做實事!無論我走到哪里,永遠是黃土地的兒子。”閱完全書,我深刻感悟到習總書記在梁家河謀事、創業、做人處處都透露了一個“實”字。
習總書記處處留心百姓的困苦,處處用心為百姓辦實事。陜北耕地少、農業生產條件相當惡劣,習總書記因地制宜,從梁家河實際出發,帶領群眾通過打壩淤地,增加耕地面積,減少水土流失,取得了良好效果。他留心到了村民生活和勞動中的不便,用盡心思打了一口甜水井、辦成了陜北也是陜西第一口沼氣池,相繼又辦了“鐵業社”、“代銷店”、“縫紉社”、“磨坊”、“菜園”,實實在在地解決了村民的難題和困擾,正是這份留心和用心,他和村民們日漸水乳交融。我相信正是有了在梁家河的寶貴經驗,讓總書記能夠“居高位而知基層,攬全局更懂細節”。
只有干部帶頭,才能真正贏得群眾的信任和支持。想當初梁家河缺柴少油,燃料、照明、用水是生產生活最大的問題,習總書記就站在群眾的角度,群眾想什么,他就帶頭做什么,群眾盼什么,他就帶頭干什么。在逆境中他始終沒有放棄理想和信念,沒有放松讀書學習,正是這七年的磨礪,使他學到了大學問,使他的思想和精神境界得到了升華,也為他今后的人生道路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空談誤國,實干興邦”,俗話說“村看村、戶看戶,群眾看干部;說一千,道一萬,不如干部帶頭干。”作為一名基層的黨員干部,今后,我們更應該在服務群眾的工作實踐中,以群眾滿不滿意、實不實惠、幸不幸福來衡量和檢驗工作實績。
干部的形象怎么樹?威信從哪里來?梁家河村在建大壩時,在水溝旁鏟土是個苦差,習總書記總是會主動去水溝旁鏟土,這個微小的細節,體現出了習總書記做人做事實實在在的樸實品質。去了梁家河,聽了總書記事跡后,我覺得干部的形象、威信就是靠廣大黨員干部實實在在、點點滴滴的工作累積起來,我相信自己多一點苦、多一點累,群眾就會少一點愁、少一點難。習總書記多次回陜北回梁家河考察和看望鄉親們,時刻惦記著家鄉的建設和鄉親們的生活,總書記始終將自己看做是黃土地的兒子,正是從農民中來,從艱苦的地方來,才能始終感知人民的需求,始終為了人民的幸福而奮斗。
作者簡介
王軍平,合陽縣公安局金峪派出所所長。他一行、愛一行,兢兢業業、任勞任怨,以高度的責任感和敬業精神站在服務群眾的第一線。
編輯 | 邵含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