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澄城檢察)一次看似尋常的交友,卻撕開了網絡詐騙“精準圍獵”大學生的黑幕。近日,經澄城縣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澄城縣人民法院對一起虛構身份實施網絡詐騙的案件進行開庭審理。被告人錢某偽裝名校學生身份,騙取被害人錢款30000余元,最終以詐騙罪判處其有期徒刑一年,并處罰金10000元。
案情回顧
大學生小劉在網上交友平臺匹配到自稱西安交通大學學生的錢某,兩人從未視頻或見面,僅憑文字聊天便萌生了好感,錢某以“原生家庭創傷”話題迅速博取小劉同情和信任。隨后,錢某以父親重病需要手術費、重病不治要火化需要喪葬費、自己心理出現問題要割腕自殺等為由索要錢財,深陷同情的小劉不僅掏空獎學金賬戶,甚至透支花唄額度,直至自己再也無力承擔,且錢某一直拖欠還錢后,才幡然悔悟。
檢察機關經調查發現,錢某是社會閑散人員。其資金流顯示,詐騙所得均被用于網咖、夜店、酒店、KTV等場所的消費。在面對辦案人員的訊問時,錢某仍態度惡劣地說:“我平時花錢大手大腳,也不想下苦,就想著騙人來錢快點,騙到錢后就沒想過還錢,你們把我關起來吧!
檢察官寄語
屏幕背后的“完美人設”可能是精心設計的詐騙劇本,網絡交友要做到“三不”原則——不輕信未經核實的悲慘遭遇、不透露個人財務信息、不進行非見面轉賬。特別是大學生群體,助人雖善但要守住底線,若遭遇持續索要錢財等情況,請立即保存證據報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