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通訊員:王甜麗)背上背包走出“警務室”,把服務主動送上門,這已然成為合陽縣公安局九龍派出所民警的工作常態。各類宣傳資料、居民身份證、戶口簿、民情日記本……這個看似簡單的背包,把與群眾息息相關的公安業務盡數囊括其中,成功打通了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更“背”出了深厚的警民魚水情。
“背包警務”服務群眾“零距離”
“警察同志,謝謝你們為我父親辦理了身份證”黃先生激動地說道。近日,民警在走訪中得知,轄區村民黃先生的父親因病無法前來辦理身份證。得知這一情況后,民警迅速將相機、白色的背景布等設備裝入“警務背包”,上門服務為黃先生解決了“難題”。“背包警務”工作模式將服務窗口移至群眾家門口,變“群眾跑路”為“民警跑腿”。民警走到哪里,背包就背到哪里,警務就跟到哪里。九龍派出所以民警服務的“加法”,換取群眾跑路的“減法”,極大地提升了服務群眾的質量和效率,打通了服務群眾的“最后一米”。自4月份以來,共計送證上門以及上門辦證20余次。
“背包警務”宣傳防范“零死角”
天氣轉涼,為增強轄區群眾防火、防盜、用火用電用氣安全和防電信詐騙能力,九龍派出所民警將反詐宣傳資料、消防安全手冊等資料裝進警務背包,進村組、進社區、進單位、進企業、進校園,通過現場講解、答疑解惑、以案釋理釋法、發放宣傳資料,點對點、面對面開展多種形式的宣傳工作,把宣傳觸角延伸到村(社區)每個角落,引導群眾樹立法治意識,保護群眾財產安全不受損失。4月以來,共開展各類法治宣傳26次。
“背包警務”守護平安“零缺位”
九龍派出所堅持“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務不缺位”的工作理念,緊盯矛盾糾紛排查工作,積極聯動村支兩委、社區工作人員,充分發揮“人頭熟、情況熟”的優勢,緊盯情感婚戀、財產債務、家庭鄰里等易引發“民轉刑”“刑轉命”的糾紛,通過排查發現一起、登記一起、推送一起、化解一起形成閉環調解機制,從源頭上將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最大限度防范化解風險隱患。4月以來,共化解大小矛盾糾紛179起。
“背包雖小,功能強大。‘背包警務’在實踐中創新,也在創新中不斷升級,這一服務群眾的新模式不僅拉近了警民距離,增進了警民感情,也成為塑造公安良好形象的典范。”九龍派出所所長梁亞偉說道。九龍派出所堅持把宣傳防范背下去、社情民意背上來、群眾所需背下去、群眾意見背上來,深入了解群眾所思所想、所需所盼,面對面為群眾排憂解難,從群眾跑腿到民警跑腿,全面打通聯系群眾的“最先一米”和服務保障的“最后一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