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企聯手共創輝煌
——靖邊縣檢察院、榆林煉油廠攜手抓預防職務犯罪工作紀實
走進陜北,無人不知榆林煉油廠,在當地黨委、政府和檢察機關、榆林煉油廠預防職務犯罪工作那是有口皆碑,各級黨政領導都稱贊榆林煉油廠近幾年來預防職務犯罪工作成績突出。
榆林煉油廠始建于1993年4月。10余年來的發展過程可以概括為三個階段:首期以15萬噸/年常壓、7萬噸 /年催化為主的建設分別于1996年10月和1997年6月建成投產;二期為80萬噸/年常壓、50萬噸/年催化建設,從98年開始籌建,分別于2000年5月和2002年10月建成投產;三期15萬噸/年汽油重整、20萬噸/年柴油加氫裝置于2002年8月開工,2004年10月中旬建成投產。企業目前擁有主裝置6套,9MW廢氣利用發電廠一座,靖—榆120公里50萬噸/年成品油輸油管線一條,定—靖原油管輸工程也已開工建設。目前,員工1450人,8分公司,三個控股單位,固定資產總額14.83億元,截止2004年已累計國工原油391萬噸,銷售收入77.5億元,實現稅利15億元。近幾年來,榆林煉油廠在這些重大工程的施工建設過程和生產中,積極主動地與靖邊縣檢察院聯系配合,認真貫徹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四中全會精神,以原油收購、項目建設、成品油銷售為重點,積極開展預防職務犯罪工作,推動了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深入開展,促進了企業經濟建設的快速發展。采訪中,記者發現
榆林煉油廠預防職務犯罪工作之所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關鍵在于他們的許多做法都有獨到之處。
組織機構完善,領導重視顯關鍵他們的組織領導機構十分完善,和檢察機關聯系緊密。首先他們與靖邊縣人民檢察院共同成立了“榆林煉油廠預防職務犯罪領導工作小組”,由煉油廠黨委書記、檢察院副檢察長任組長、廠紀檢、人事、計劃、財務、工會及檢察院預防職務犯罪科骨干人員為成員,負責煉油廠預防職務犯罪工作的總體規劃及指導協調。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由紀委牽頭,八大公司經理配合開展工作。在日常工作中,根據企業實際,定期或不定期召開座談會,針對出現的新問題、新苗頭,及時改變工作思路,照方抓藥,收集職務犯罪信息,具體實施預防職務犯罪工作。完善的工作機制是促進預防職務犯罪工作有效開展的基礎和保證。兩年多來,靖邊縣檢察院與煉油廠黨政、紀檢密切配合,共同研究制訂了《預防職務犯罪工作制度》、《預防職務犯罪實施辦法》及工程建設專項預案,積極開展送法進廠、依法治企、守法經營等活動。企業各單位以此為契機,把預防職務犯罪工作納入了重要議事日程,與其他工作同部署,同檢查,同考核。同時,預防職務犯罪工作領導小組定期召開專題會議,研究討論并及時解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不斷深化預防職務犯罪工作,逐步形成檢企攜手合作、部門各負其責、點面結合、上下聯動的工作機制,取得了良好成效。
員工素質教育是重點
榆林煉油廠領導告訴記者說:“干部、員工工作作風、生活作風的轉變均歸根于思想的轉變,建設一支政治思想業務素質過硬、愛企如家、潔身自好的職工隊伍,抓思想這個‘源頭’,是減少職務犯罪的根本保證”。幾年來榆林煉油廠在靖邊縣檢察院的指導配合下,在職工的思想素質教育上狠下功夫,在提高職工思想素質的同時,全廠人人參與預防職務犯罪工作,形成了一個良好的態勢。
在具體思想素質教育工作中他們在內容、學習制度和學習方式上不斷創新。每年都為各個支部訂閱《共產黨員》、《求是》等主流報紙刊物,以支部為單位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并通過開展電腦培訓、專業知識培訓、遠程教育等形式,提高員工的專業素質。預防職務犯罪工作開展以來,針對企業自身特點,先后10余次邀請西安交大法學專家及靖中政治教師到企業進行法律知識講座,提高企業職工法律知識水平。靖邊縣檢察院預防職務犯罪科工作人員每季度到煉油廠開展預防職務犯罪知識講座、舉辦圖片展覽等活動,對提高職工的預防職務犯罪意識起到了較好的作用。在學習方式上,煉油廠多年來堅持周六下午各級干部和后勤機關工作人員的學習制度,并有針對性地組織學習了鄭培民、任長霞等新時期盡職盡責、一身正氣、廉潔自律好干部的先進事跡。同時,還通過展示一些反面教材進行警示教育。不斷加強預防職務犯罪的宣傳工作。充分利用企業自辦“榆煉報”、榆煉電視臺、企業網站、宣傳欄等開辟黨風廉政教育欄目,營造反腐倡廉輿論氛圍,擴大反腐敗斗爭工作的群眾基礎和影響。
抓重點環節治理預防走在先
在靖邊縣檢察院指導下,榆林煉油廠圍繞易發生職務犯罪的幾個重點環節做文章,在原油收購環節上,他們吸取以前發生過疵露的重點崗位,完善了監督機制,在防止個人作案和防止集體作案兩方面作重點預防工作。撤銷班組一級管理,由工段長直接帶班、主管主任現場辦公監督、支部書記直接負責的管理機制,杜絕因管理機構臃腫、中間環節太多而造成的管理脫節現象。這一管理模式實施2年多來,客戶普通反映良好,再未出現工作人員濫用職權、弄虛作假現象,為企業贏得了良好的社會信譽。
工程建設是當前社會關注的熱點,也是極易產生腐敗的環節。幾年來,煉油廠基本建設投資逐年加大,每年上億元,但由于措施、制度得當,沒有發生任何腐敗行為,杜絕了“暗箱操作”,在同行業率先推行無底價競標制度,并通過幾年的摸索,逐步建立和完善了《榆林煉油廠技改工程管理制度》、《榆林煉油廠技改廉政建設管理條例》、《榆林煉油廠招標管理制度》。在招標過程中嚴格程序,嚴格把關,堅持“一比四看三公開”的原則,即貨比三家,看誰的技術力量強,誰的質量可靠,誰的價格合理,誰的信譽好,實行公開、公平、公正原則;招標會進行三次公開競標報價,評委打分,按積分決定中標單位。特別是對參與工程建設的全體工作人員嚴明紀律,要求做到“四不準”,即:個人不得決定增減工程項目私自指定施工單位;不得單獨會見、更不準在家里會見投標人;不得接受投標人任何形式的宴請;不得接受投標人的任何饋贈。這種招標方式及制度的建立,不僅受到外來投標單位的一致好評,沒有一起投訴,而且每個項目的決算均比預算低。如重整加氫工程實際投資比概算節約1324多萬元;靖—榆管輸工程實際投資比概算節約260多萬元。既保證了工程質量優質、又為國家節約了資金達到了工程優質,干部優秀,雙優標準。
成品銷售是保證企業效益最大化,同時又是與外界接觸較多、極易產生腐敗的環節。針對這些客觀因素,在價格管理上:煉油廠成立“價格領導小組”,及時掌握了解市場動態信息,集體研究決定油品售價,任何人不得隨意改變價格,杜絕人情價、關系價、下浮價;銷售均實行合同管理:我們每月初根據客戶需求和企業生產經營計劃,集體研究決定與各客戶的合同,按合同均衡供貨,貨款當日結清,不僅規范了銷售行為,使營銷工作有序,而且杜絕了由于求大于供時出現的人情關系銷售行為。
與此同時,煉油廠先后在原油采調公司、運銷公司、財務結算中心和一些外來客商較多的“窗口”部門設立價格公示牌、“舉報箱”、舉報電話,增加透明度。不定期向客戶印發《榆林煉油廠工作人員工作情況意見書》,接受群眾和顧客的監督。這些措施的實施,均對做到提前預防,杜絕職務犯罪的發生起到了良子的效果。
完善規章制度預防職務犯罪
為了使預防職務犯罪工作步入規范化、制度化軌道、榆林煉油廠把建立和落實規章制度作為開展預防職務犯罪工作的重要環節來抓,在貫徹落實中、省、市有關預防職務犯罪工作精神的基礎上,結合企業自身實際,先后制定并出臺了《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考核辦法》、《干部廉政建設制度》、《民主評議制度》、《干部管理考核辦法》等,從制度上保障預防職務犯罪工作的落實。
在人事勞資管理上,他們用工實行全員合同制、干部實行聘任制。堅持以崗定員、競爭上崗、能上能下、能進能出,幾年來,解聘副廠級1名和5名科級干部,辭退開除職工81名,投產以來,平均減員率達1%以上;全廠職工的工資實行噸油含量工資、能高能低、下不包底、上不封頂,基本形成了自己的管理模式。干部管理上,他們每年都開展民主評議活動,采取干部述職,職工代表、職能部門、分管領導從干部“德、能、勤、績、廉”五方面進行打分,實行末尾淘汰。2002年以來,他們末尾淘汰干部5名,黃牌警告1名,戒勉談話2名。
在對各公司二次分配和財務支出的監督方面他們每年由紀委牽頭會同財務部門對各基層單位的工資進行內部審計,重點檢查“收支兩條線”的執行情況,工資二次分配情況,規范帳務,提出整改措施,使基層財務管理不斷完善,保證財務工作規范運作。廠財務每年進行一次省級審計,由于規章制度完善預防工作到位,截止目前沒有發現違規違紀行為。
在廉政建設上榆林煉油廠在檢察院配合下紀委每年與所屬各公司分別簽訂《黨風廉政建設目標責任書》,將責任目標分解細化,建立單位各負其責、領導全面負責、干部職工人人有責的監督約束機制,注重從源頭上預防職務犯罪,同時還通過建立年度《中層干部廉政檔案》,作為企業考核、考查領導干部的依據。對干部的述職報告、測評意見記入本人檔案,對較差的同志再次進行廉政測評,優者上、差者下,促使不斷提高自身建設水平。
榆林煉油廠在搞好預防職務犯罪工作中,與靖邊縣檢察院建立了深厚的情誼,檢察院領導心系煉油廠的興衰,榆林煉油廠全力投入生產建設,為國家的經濟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檢察院充分發揮了監督職能,全力為企業保駕護航、煉油廠則毫無后顧之憂地進行企業的發展和建設。榆林煉油廠的領導深有感觸地說:“我們煉油廠不斷壯大發展多虧了靖邊檢察院領導的關懷支持和配合,要沒有檢察院的重點預防,同步預防,我們企業輝煌是不可能的,我們將一如既往的進一步加強同檢察院的聯系,檢企攜手共創榆林煉油廠的輝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