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揮檢察職能護航“三農”發展
全國檢察機關今年前7個月查辦涉農領域貪污賄賂犯罪案件11020人
“組長一棵樹也沒栽,憑啥補貼幾萬元?”根據村民一句怨言,河南省內鄉縣檢察院順藤摸瓜,一舉查明7名村鎮干部在征地拆遷及地面附屬物清點補償工作中,合伙騙取國家補償資金的犯罪事實。近日,經內鄉縣檢察院提起公訴,該縣湍東鎮政府工作人員王新玉等7人分別被法院以受賄罪、貪污罪、挪用公款罪、濫用職權罪等判處有期徒刑。
記者日前從最高人民檢察院獲悉,今年1月至7月,全國檢察機關共立案偵查發生在涉農領域的貪污賄賂犯罪案件11020人,占同期立案偵查貪污賄賂犯罪案件總人數的37.8%。
深入查辦涉農領域腐敗案件保障“三農”政策落實
近年來,隨著國家對“三農”的投入持續增加,一些國家工作人員和基層農村干部利用職務便利,套取、侵吞、挪用涉農惠民資金及索賄受賄等職務犯罪問題比較突出,不僅影響強農惠民政策的貫徹落實,也損害了農民群眾的切身利益。最高檢決定自2013年開始,部署為期二年的查辦和預防發生在群眾身邊、損害群眾利益職務犯罪專項工作,嚴肅查辦涉農惠民領域貪污賄賂等職務犯罪。
今年以來,最高檢反貪污賄賂總局在上年工作基礎上,要求全國各級檢察機關反貪部門堅持有案必辦、有腐必反,堅持專門工作與群眾路線相結合,充分發揮來信、來訪、電話、網絡“四位一體”舉報體系作用,積極運用偵查一體化機制的辦案功能,實行區域聯動辦案,進一步加大查辦案件力度,深挖涉農領域的貪污賄賂犯罪窩串案,依法查辦發生在農村土地制度改革、扶貧開發、支農惠農資金管理等領域的貪污賄賂犯罪案件,以及在“城中村”改造、城郊農村征地拆遷中國家工作人員與農村基層組織人員相互勾結、發“土地財”、“拆遷財”的貪污賄賂犯罪案件,取得明顯成效。
今年3月,安徽省渦陽縣檢察院以查辦該縣農委原副主任柴某涉嫌特別重大受賄犯罪案件為主線,立案查處該縣農委系統賄賂犯罪系列案件7件9人,涉案金額高達1000余萬元。
據統計,今年1月至7月,全國檢察機關查辦征地拆遷和土地審批出讓、涉農資金管理使用、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農村資源開發、扶貧、環境保護等涉農重點領域貪污賄賂犯罪案件8874人,占查辦涉農領域貪污賄賂犯罪總人數的80.5%。
加強與審計等部門協作拓展案件線索來源
最高檢反貪污賄賂總局負責人介紹,各地檢察機關在辦案中注重加強與職能部門聯系協作,通過走訪、座談、案件剖析等方式,全面了解掌握涉農領域和行業的工作特點、管理流程、關鍵部位以及可能存在的行業“潛規則”,從重點領域、行業管理漏洞及薄弱環節入手,找準辦案突破口,推動辦案工作。
今年2月,浙江省檢察院與該省審計廳加強涉農專項資金審計協作,成立涉農專項資金審計專項協作領導小組,確定檢察機關與審計機關協調對接,加強工作信息溝通,積極開展案件咨詢、審計信息的分析研判、涉嫌職務犯罪線索及相關證據材料移送等工作,形成工作合力。
青海省檢察院與該省審計廳全面深化檢審協作,建立健全協作機制,完善聯席會議、信息交流通報、案件線索移送和備案審查、爭議事項解決等制度,充分發揮審計機關發現、挖掘案件線索的職能作用,進一步拓寬案源渠道。
今年以來,浙江、青海檢察機關分別查辦涉農領域貪污賄賂犯罪案件344人、62人,同比分別上升13.5%和82.4%。
堅持打擊與服務并重預防犯罪
今年初,甘肅省檢察院立足省情,在全省檢察機關開展“保民生、促三農”專項行動,截至目前,共查處涉農領域貪污賄賂等職務犯罪案件160件249人。
浙江檢察機關今年以來開展查辦水環境治理領域貪污賄賂等職務犯罪案件工作,僅第一季度就查辦相關案件24件27人,包括臺州市二期供水工程路橋區指揮部原總指揮葉某、副總指揮張某受賄、濫用職權致使國家供水工程資金損失1442萬元案,以及寧波市城管局原副局長陳某等4人受賄、濫用職權,嚴重影響城市防洪排澇,造成多人傷亡案等重大案件。
最高檢反貪污賄賂總局負責人表示,檢察機關依法深入查辦涉農領域貪污賄賂犯罪案件,不僅使一批貪官應聲落馬,也有利于推動國家“三農”政策落實,維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
據了解,對辦案中發現的制度漏洞等新情況新問題,各地檢察機關加強調查研究,及時向主管部門和黨委政府提出完善制度機制的對策建議,積極推進懲治和預防涉農領域貪污賄賂等職務犯罪制度體系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