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方海鷹的戰友在前線壯烈犧牲,戰友的不幸離去,讓方海鷹特別悲痛。他遵守承諾,去了戰友家里,想代替戰友盡孝,戰友的父親卻遲遲不肯認他,這是怎么回事呢?
方海鷹的老家在安徽銅陵縣,他的戰友胡興龍也是這個縣的。兩人來自一個地方,又進了一個部隊,他們覺得很有緣分,很快就成了關系密切的好朋友。
胡興龍給家中二老寫信時,經常提到方海鷹,稱贊他是一個值得依靠的好戰友。胡興龍的父母,都盼著他能平安回來,帶著他們見一見一直在信里夸獎的好戰友方海鷹。
令人痛心的是,兩位老人苦苦盼了許久,最后只等來了一個噩耗。部隊的人,一臉悲痛地來到胡家,通知胡興龍的父母,他們的兒子,已經為國捐軀了。
胡興龍的父親胡紹棟聽到這個噩耗后直接崩潰了,他做夢都沒有想到,自己居然會等來這么一個結果。胡興龍的母親,被這個噩耗刺激的不斷流淚,險些哭得暈死過去。
村里人知道胡興龍的事情后,都很心疼他的遭遇,懷著沉重的心情,勸他的父母節哀,以免因為悲傷過度影響身體健康。
在村民們的耐心勸說下,胡紹棟夫婦勉強恢復了過來,又開始正常生活。
1985年8月的一天,胡紹棟夫婦像往常一樣,扛著鋤頭去地里忙活,二人辛辛苦苦大半天,干了一大堆工作。
回家的路上,幾個村民突然出現,有些焦急地對他們說,部隊又來人了,現在就在村委會那邊,也不知道這次是什么事情,你們快過去看看吧。
胡紹棟不由得皺起了眉頭,他的兒子已經不幸犧牲,后事都已經辦好了,還能有什么事情?
跟著村民們來到村委會后,胡紹棟見到了一個身穿軍裝的年輕人,看起來大約20歲左右,跟他的兒子胡興龍有幾分相像。
年輕人看到胡紹棟后特別激動,快步來到他的面前,撲通一聲跪在地上,沖他喊道,爸,我要留在您的身邊,以后由我來贍養您,給您養老。
胡紹棟跟這個年輕人素不相識,根本沒有見過他。年輕人為何一見面就跪在地上喊爸,還說要給他養老?胡紹棟想不明白這到底是怎么回事,直接愣在原地,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聚在村委會的村民們,也被這一幕嚇了一跳,他們也不知道這個年輕人葫蘆里賣的什么藥。
年輕人看出了胡紹棟的局促不安,他知道胡紹棟為什么這么困惑,立刻解釋說,我叫方海鷹,是興龍的戰友。
胡紹棟愣了幾秒,才反應過來,跪在自己眼前的年輕人,是兒子生前一直提起的戰友,他當初還想讓兒子把方海鷹招待一番,沒想到兩人初次見面居然會是這種場景。
看著跪在眼前的方海鷹,胡紹棟不由得想起了已經去世幾個月的兒子,再次淚流滿面,過了好一會兒才控制好自己的情緒。
胡紹棟一臉困惑地對方海鷹說,興龍跟我提過你,但是你為什么喊我爸,還說要為我養老?
方海鷹緩緩站起身,把背包放到桌子上,拿出了一些書信,一套衣服,還有一塊手表。他一邊拿東西,一邊述說自己和胡興龍的故事。
兩人在部隊服役時,對越反擊戰雖說已經結束了,但是賊心不死的越南人,還是經常在邊境地區惹是生非,一有機會就騷擾我國的百姓,嚴重威脅了我國的邊境安全。
為避免越南人再像以前那樣得寸進尺,國家安排了一支部隊去邊境駐扎,對敵人嚴防死守。
中越兩國的邊境,環境相當惡劣,來自五湖四海的年輕戰士,剛來邊境駐扎時,經常因為環境惡劣吃苦頭,但是沒有人叫苦叫累。
他們都知道,自己肩負著保家衛國的重任,必須時刻打起精神,絕不能給敵人留下任何可乘之機。
在這種時代背景下,已經在部隊服役許久的胡興龍和方海鷹也到了前線。他們都對自己的軍人身份非常自豪,愿意為國家奉獻一切。
他們不害怕在戰場上壯烈犧牲,但是害怕家中父母沒有人照顧,每次奔赴前線與敵人戰斗,心里都會有些忐忑不安。
他們接連參戰了幾次,陸續消滅了不少敵軍,由于表現相對優秀,得到了上級領導的表彰,但是他們并不興奮。
因為他們有很多戰友都在戰場上犧牲了,勉強活下來的人,也留下了終身難以痊愈的殘疾。
戰友們的遭遇,給胡興龍和方海鷹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壓力。不過,他們沒有當逃兵的念頭,仍在堅守崗位,努力地與敵人抗爭,希望早日贏得勝利。
1985年2月,方海鷹和胡興龍所在的部隊,奉命到一個小山坡上駐扎,執行偵察任務。
有一天晚上,胡興龍突然有了一種不妙的感覺,翻來覆去總是睡不著覺。方海鷹看他如此焦慮,趕忙湊過去問他,到底怎么了,是不是生病了?
胡興龍知道,方海鷹是在關心自己,勉強笑了笑,有些無奈地解釋說,我不是生病了,只是心里有點不踏實。戰爭無情,我們隨時都有可能犧牲,這一點我們早就已經有了心理準備,但是我們要是沒了,老家的父母該怎么辦,誰來照顧他們?
方海鷹聽著胡興龍的話,也不由得嘆了一口氣,他想起了家中的父母,想起了美味的家鄉飯。
胡興龍知道,自己這句話引起了方海鷹的鄉愁,他不想讓方海鷹也陷入悲傷,開口建議說,好兄弟,我有一個想法。這一次我們的任務非常艱巨,如果我們真的遭遇不測了,有幸活著回去的一方,就回去照顧對方的父母,你看怎么樣?
方海鷹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建議立刻答應。兩人就地取材,各自寫下一封證明信,鄭重其事地寫下承諾,不管兩人誰能活著,回去之后都要負責照顧對方的父母。為表示誠意,兩人專門咬破手指,在證明信上按了一個印記。
方海鷹之前拿出來的信中,有一封就是他之前和胡興龍一起寫下的證明信。
胡紹棟看到那封帶有紅色印記的證明信后,又一次激動落淚,他艱難地張開嘴巴,用沙啞的聲音對方海鷹問道,孩子,你能不能告訴我,興龍具體是怎么犧牲的嗎?
之前,部隊的人,只是通知胡紹棟夫婦,胡興龍已經不幸犧牲,沒有跟他們說明細節。
胡紹棟也沒有心情追問,一直有點稀里糊涂。如今方海鷹來了,胡紹棟不想再糊涂下去了,想弄清楚兒子到底是怎么犧牲的。
方海鷹詳細地說了一下胡興龍犧牲時的情況,他和胡興龍立下約定后,很快就奉命離開那個小山坡,去偵查敵軍的狀況,意外遇到了越南的大部隊。
雙方一見面,越南軍隊就對我軍發起猛攻。我軍戰士趕忙躲避炮彈,四處尋找掩體,一邊對敵人進行反擊,一邊與大部隊聯系,請求領導盡快派人增援。
由于戰況太過慘烈,我軍的對外通訊受到了干擾,沒有辦法與大部隊及時聯系。負責領導這支部隊的軍官,為避免出現更大的人員傷亡,立刻決定帶人突圍。
很快,我軍戰士就找到了敵軍的一個薄弱點,順利撕開敵軍的包圍網。可惜,我們的戰士并沒有因此脫離危險,敵軍仍在對他們死纏爛打,一直都不肯放棄。
班長余斌知道,如果任由敵人繼續追趕的話,我軍戰士很有可能全軍覆沒,這是一個誰也不愿意接受的結果,想要順利擺脫敵軍,必須留下幾個人斷后,攔住敵軍的去路,為戰友的撤離爭取寶貴時間。
班長余斌是一個很勇敢的人,他之前在突圍的時候,憑著精準的槍法,擊斃了十幾名越軍,但是以他一個人的力量很難攔住所有敵軍,至少需要留下一名戰士與他并肩作戰,才能完成斷后的任務。
余斌知道胡興龍是一個很優秀的戰士,決定讓他留下來,跟自己一起戰斗。胡興龍沒有一點猶豫,立刻表示自己愿意服從命令。
方海鷹知道,留下來斷后非常危險,但是他沒有辦法違背軍令,只能遠遠地看向胡興龍,用眼神向他道別。
方海鷹跟著大部隊撤離時,一直盼著胡興龍能夠順利完成任務,跟著班長余斌一起凱旋而歸,結果意外還是發生了。
胡興龍和余斌為掩護戰友們撤退,主動開槍吸引敵軍注意,把敵人引到了一個很狹長的地帶。
越軍誤以為兩人就是主力部隊,迅速撲上來,對他們發動猛烈進攻。兩人邊戰邊退,最后退到了一個懸崖旁。
越軍明知道他們已經被逼上了絕路,還在不停地靠近,試圖將他們活捉。余斌和胡興龍不愿意淪為敵軍的俘虜,抱著必死的信念跳下了懸崖,越軍不敢下去搜索,無奈退去。
部隊領導發現余斌和胡興龍遲遲沒有歸隊,趕忙派人尋找。當天晚上,戰士們來到了兩人跳下去的懸崖,在懸崖下找到了兩位英雄的遺體。
戰士們把他們帶回去后,專門為他們舉辦了一場簡單的追悼會。方海鷹是一個很堅強的男子漢,他不害怕流血和犧牲,但是看到胡興龍遺體的那一刻,他悲痛萬分,哭得像個孩子一樣。
其他的戰士,也因為胡興龍和余斌的不幸去世,流下了痛苦的淚水。
1985年5月,昆明軍區為已經去世的胡興龍追記一等功。此外,安徽省人民政府也給胡興龍追授了人民功臣的稱號。
部隊領導擔心胡興龍的父母承受不住喪子之痛,專門叮囑送信的人,不要跟胡興龍的父母描述他壯烈犧牲的細節。
1985年8月,部隊領導因為方海鷹的優秀表現,親自找到他,問他愿不愿意去軍校深造。
依照常理,方海鷹這樣在前線立過戰功的人,去軍校深造后,肯定會有更遠大的前途。但是他不愿意去軍校,反而向領導遞交了退伍申請。
領導很詫異,問他為什么突然申請退伍。方海鷹拿出了他和胡興龍寫下的證明信,說自己想要回家遵守諾言。
領導看了他和方海鷹的境界,對他的守諾精神很敬佩,不僅直接答應了他的退伍申請,而且還特別向組織領導申請,為方海鷹在銅陵縣電廠找了一份不錯的工作,方便他照顧兩個家庭的老人。
8月25日,方海鷹回到了闊別已久的家鄉,方父看著風塵仆仆的兒子,又是心疼又是欣慰。
方父是一名老戰士,他年輕時懷揣著保家衛國的崇高理想進入部隊,努力奮斗了很多年。方海鷹渴望參軍報國,跟父親的耳濡目染有很大的關系。
方海鷹回到家后,立刻說出了自己和胡興龍立下的承諾,希望父親能夠答應自己,允許他去胡家,代替已經犧牲的胡興龍盡孝。
方父知道,兒子與戰友感情深厚,很理解他的想法,支持他遵守諾言。
方海鷹的母親只是一個普通人,她有點無法理解兒子和戰友的情誼,甚至很納悶地問他,哪有人因為一句話就放棄自己的前途的,這可真是天方夜譚?
母親舍不得孩子離開,希望他能留在家里,陪在自己身邊。方海鷹很理解母親的心情,但他還是決定,遵守對戰友的承諾。
方海鷹對母親懇求說,興龍是他們家唯一的兒子,他已經為國捐軀了。他的父母現在肯定傷心欲絕,您生養了我們兄弟4個,就算是我不在家也沒有什么影響,您只當少養了我一個兒子就行。

母親很傷心,但她無法阻止方海鷹的決定,最后只能無奈妥協,答應讓他去胡家。
胡紹棟知道事情的來龍去脈后,心情格外復雜。沉默了許久,才對方海鷹說道,孩子,你回家吧,我們不用你照顧。
方海鷹堅持說,我已經答應了興龍,他的父親就是我的父親,我不會回去的,我一定要信守諾言。
胡紹棟還是不肯答應,但是方海鷹堅決不肯離開。當天晚上,他就住進了村委會。
第二天一大早,方海鷹就跑到了胡紹棟家里,干農活做家務,但是胡紹棟對他卻很冷淡,一個笑臉都沒有。
村民們知道胡興龍不幸犧牲的噩耗后,一直在留意胡家的事情。方海鷹的到來,讓胡家又成了村民們議論的焦點。
大家都很納悶,方海鷹這么有誠意,胡紹棟為什么不肯接受他呢,這背后是不是有什么不為人知的隱情?
方海鷹沒有理會別人的猜測,一直很努力的工作,一會都不舍得休息。他的所作所為,感動了胡興龍的母親。她不想讓方海鷹總是跑冤枉路,專門找胡紹棟商量了一下,讓方海鷹住到了自家的偏房里。
胡興龍有一個妹妹,她叫胡桂蘭,也是一個很有理想的人,一直想參軍報國,知道哥哥不幸犧牲后,胡桂蘭消沉了很長一段時間。
方海鷹很理解她的心情,總是以哥哥的身份,對她噓寒問暖。胡桂蘭知道方海鷹跟胡興龍關系密切,也愿意接受方海鷹的幫助。
相處了一段時間,胡桂蘭和方海鷹越來越親近。她經常找方海鷹打聽部隊里的事情,有時候也會詢問一下哥哥生前的經歷。
胡桂蘭和母親都很喜歡聽方海鷹說胡興龍在部隊的事情,胡紹棟卻總是板著一張臉,看起來似乎很生氣,有時候甚至會呵斥他們,不讓他們繼續說話。方海鷹不想惹胡紹棟生氣,每次都會乖乖的閉上嘴巴。
胡桂蘭知道,父親態度如此不好,是因為他還沒有從哥哥去世的陰影中走出來,被父親呵斥了幾次后,不敢再跟方海鷹公開談論哥哥的事情。實在忍不住時,就避開父親,偷偷找方海鷹聊天。
胡桂蘭本來就對部隊很向往,知道哥哥在部隊的事情后,更加渴望參軍。方海鷹很理解她的心情,給她提供了一定的幫助。在方海鷹的介紹下,胡桂蘭順利的進入部隊,實現了自己的參軍夢。
胡桂蘭參軍之前,部隊領導給方海鷹發過一封電報,上面寫著,根據有關部門的規定,胡興龍的妹妹確實有資格參軍,但是考慮到胡家父母身體多病,胡桂蘭是否參軍,需要征求兩位老人的意見。
方海鷹回電說,桂蘭可以去當兵,胡家的兩位老人由我照顧。胡家父母知道女兒也想參軍,沒有阻攔,給了她足夠的自由。
胡桂蘭進入部隊之后,方海鷹繼續留在胡家幫忙,照顧兩位老人。那時候,方海鷹的生活,基本上是兩點一線,不是在電廠努力工作,就是在胡家干家務或是做農活。
他辛苦工作掙來的工資,全都用在胡家,幫助兩位老人改善生活。他已經做了這么多,但是胡紹棟還是不愿意認他當兒子,這又是怎么回事呢?方海鷹想不通,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什么。
胡興龍的母親害怕方海鷹胡思亂想,偷偷找到他,小聲解釋說,我家老頭子就是個刀子嘴豆腐心,我每次做飯,他都讓我給你多加點菜,你以后少提興龍,老頭子想起來興龍會很難受,另外你不要急著喊他父親,多給他一點時間,他一時半會還接受不了。
方海鷹知道實情后,立刻說道,沒問題,只要老爺子高興,我做什么都行。
方海鷹默默地等待了4年,終于迎來轉機,1989年,方興龍的父親突然腿疼,情況越來越嚴重,發展到最后,連上廁所都要讓人背著。方海鷹不離不棄,一直陪在他的身邊悉心照料。
有一天,方海鷹剛躺下準備睡覺,突然聽到胡紹棟的慘叫聲。他直接跳起來,沖進胡紹棟的房間查看情況,連衣服和鞋子都沒有穿。
胡紹棟當時犯病了,他口吐白沫,看起來極為痛苦,方海鷹不敢耽誤,背著他狂奔了好幾里地 及時把他送到衛生所進行治療。
胡紹棟恢復意識后,衛生所的醫生,頗為羨慕地對他說,你兒子可真孝順,那么冷的天,連衣服和鞋子都沒有穿,就把你背過來了,孩子的腳,磨的到處都是血,看著都讓人心疼。
胡紹棟非常感動,他把方海鷹叫到身邊,真正承認了他的身份,愿意把他當成兒子看待。
方海鷹雖然早就知道胡紹棟是個嘴硬心軟的人,但是被他真正認可的那一刻,方海鷹還是激動地哭出了聲。
已經進入部隊服役的胡桂蘭,一直很思念方海鷹,一有機會就給他寫信。胡桂蘭雖然是個女生,但是一點都不扭捏,勇敢地表明心意,方海鷹卻有些不敢接受。
在他看來,自己來胡家盡孝,只是為了遵守對戰友的諾言,娶戰友的妹妹,不是占人家便宜嗎?
胡紹棟很喜歡方海鷹,知道女兒的心意后非常高興,直接把方海鷹喊到身邊,語重心長地對他說,你在我們家做了這么多事,沒人說你占便宜的,你娶了我的女兒,以后就是我真正的兒子了。
方海鷹其實也很喜歡胡桂蘭,胡紹棟的耐心勸說,讓他放下了心里負擔。1994年5月,方海鷹和胡桂蘭正式結婚,第二年生了一個健康活潑的男孩,胡紹棟夫婦的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后來,方海鷹為了更好地照顧兩位老人,專門花錢給他們買了一套房子。他為了一句承諾,為胡家二老盡孝27年,用實際行動,彰顯了當代軍人的忠信大義,方海鷹的故事傳出后感動了很多人。
2011年,方海鷹榮獲第二屆安徽省道德模范榮譽稱號。2014年,方海鷹家榮獲全國“最美家庭”稱號,還去了北京人民大會堂參加全國100個“最美家庭”頒獎儀式。
2017年,方海鷹又獲得了第二屆安徽省道德模范、第三屆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等榮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