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曼的這一表態,延續了美方在外交方面,一貫的對華無理打壓態度。但考慮到中美高層才在瑞士蘇黎世達成共識,舍曼的態度無異于下戰書,不禁讓人唏噓美方的反復無常。
舍曼在會見印度外交秘書斯林格拉時表示,美國將繼續在保障印度安全方面做出努力,以幫助印度應對來自阿富汗、伊朗、俄羅斯和中國方面的威脅。雙方在民主和人權方面達成了一致,認為兩國很有必要,在共同面臨的挑戰方面保持密切合作。
在訪問印度時,舍曼將美國在對華關系上,試圖好事占盡的態度,鮮明展露出來。舍曼表示,美國已準備好同中國展開激烈的競爭。舍曼隨后強調,美國將在應該同中國競爭的領域與中國激烈競爭,在對美國有益的領域,同中國進行合作。而當中國威脅到美國的利益時,或挑戰有益于美國的既有規則時,美國將繼續奉行對中國的打壓對抗政策。
舍曼為代表的美國政客,顯然并不清楚“和而不同”四字的內涵。我國在多個場合多次強調,中美合則兩利,斗則兩傷,美國作為世界大國,一味奉行損人利己的霸權主義,在競爭得過中國的領域則一味打壓中國,在競爭不過中國的領域則尋求合作。美國這樣的表現,將美方色厲內荏的態度,展露無疑。
準備讓我接招?在中美會談剛結束的情況下,舍曼就對華做出這番強硬表態。這使得對于美方落實會談精神的誠意持懷疑態度。
在剛剛結束的中美蘇黎世會談中,中方要求美方立刻停止對中國內政的干涉舉動,尊重中國主權和和平發展的基本利益,同時不應以“競爭”來對中美關系進行定義。中美兩國作為世界性大國,兩國的關系發展不僅與兩國的根本利益息息相關,更關系著世界將走向何方。
在中美關系一度陷入冰點的情況下,中美兩國在改善兩國關系的原則問題上,達成了共識。首先兩國間應互相尊重彼此核心關切,這樣的情況下,美方再度對自身的一個中國原則進行了重申。其次兩國間應加強分歧管控渠道,以免雙方陷入惡性競爭的惡循環。其三應保持雙方對話機制的長期暢通,以促進中美相關問題的快速解決。
這樣的會談結果,實現了雙方關系的緩和,也為雙方關系的進一步發展,定下了一個較好的基調。但聽其言,觀其行,對于我國提出的兩項糾錯清單中的大部分內容,美國仍未予以落實,中美關系是否會持續緩和,取決于美方能否恪守自身承諾,以實際行動展現自身誠意。
實際上,這已經是繼三月份安克雷奇會談和七月份天津會談后,中美雙方今年的第三次高層會談。相比于前兩次會談中,美方的蠻橫無禮表現,這次會談中,中美間難得達成了一致。
但舍曼在訪問印度時的對華表態已經說明,指望美國改變自身的強盜本性并不現實。美國對談判精神的遵守,并不建立在契約精神上,而是建立在國際形勢變化的大勢所趨下。美國的兩面三刀和背信棄義,已經成為中美談判中的常態。而真正推動中美關系發展的,是我國源源不斷增長的綜合國力,和在全球范圍內,日益增加的國際話語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