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編十場古裝戲A版本
蔭徳匾 (二)
編劇:秦福長
第六場 義結兄弟
幕啟:(張雄照秀才打扮背包袱上。)
張雄照:
(唱) 離開了興林莊急往東趕,
訪恩人覓賢良離了家園;
心有事只覺得腳步輕便,
不覺間走進了華陰縣。
思想起落榜事怒似火焰,
與華陰張照雄結下仇冤。
我本是頭名舉奪了魁元,
張照雄做手腳把我替換;
讀書人不應把他人美占,
這樣的丑行徑枉讀圣賢。
到華陰把這偽君子訪見,
我佯裝以文會友來覓賢;
探一探作假的圓圈咋轉,
究一究官面上誰是靠山。
查明了真情況再作理斷,
雪恥辱鬧他個地覆天翻。(下)
二道幕啟:張照雄家,(第一場景)張照雄在院中讀書。(張母上)
張母:兒呀歇息一會當心累壞了身子。
張照雄:媽,兒每日擔柴都不覺累,這讀書寫字更不覺累。
張母:傻孩子身子不累腦子累呀。
張照雄:媽,咱們貧窮之家只有狠下苦功才有出頭之日,雖然這次官錯中了舉,可這不是兒的真本事考得,一想起這事心中就慚愧。我一定要加倍努力下科憑真才實學考取個真舉子。
張母:
(唱) 我兒真正有志氣,
貧窮能把大志立;
面對虛榮不奪取 ,
做人道德藏心里。
讀書人都明事理,
當官就不把人欺;
官府能把虛榮棄,
貪官污吏就絕跡。
張照雄:媽,孩兒只是本本分分地做人,憑著良心做事,看你把孩兒夸的簡直成了圣賢。
張母:媽說的都是實話我兒不比圣賢差,你看現在那官場上個個爭名人人爭利,能有幾個真心為國家和百姓謀利益的。你如果能做官的話,一定要為老百姓辦事莫做那誤國誤民的渾官。
張照雄:母親放心,孩兒真能做官一定為老百姓辦事。
張母:媽信,我兒若能做官一定是個好官、清官。
(張雄照上)
張雄照:
(唱) 原以為張照雄門庭高大,
卻原來茅草屋柴門將塌;
胸中的怒火焰瞬間低下,
腹中的怨恨氣化作煙花。
這樣的貧寒人咋能作假,
難道是村中人指錯了家。
(白)難道這就是張照雄的家,竟然如此貧寒,待我喊叫一聲看到底是也不是。(喊)張舉人!張舉人!張舉人在家嗎?
張照雄:(開門)誰呀,我最怕人這樣喊叫。
張雄照:這可是張照雄張舉人的家?
張照雄:是,你是哪里人找我何事?
張雄照:
(唱) 我叫雄照本姓張,
家住華州興林莊;
自幼讀書愛詩文,
以文來把知音訪。
今科考舉你高中,
三秦大地把名揚;
今把名士來探望,
承蒙教誨心歡暢。
張照雄:千萬別這樣講折殺人了。
(唱) 大哥講話禮太長,
說的我臉紅心中慌;
以文會友是雅事,
莫把中舉掛嘴上。
張雄照:張舉人你也太謙恭了。
(唱) 中舉榮耀傳四方,
既非偷來又非搶;
金榜題名才自高,
談談考題有何妨。
敢問今科文筆情,
做的啥詩啥文章?
張照雄:大哥呀!
(唱) 提起文筆愧滿面,
說到中舉更羞慚;
今科我本未赴考,
官錯中舉實荒誕。
張雄照:適才間聽村人都講你有德有才,縣考第一怎么沒去考,那咋能中呀。
張照雄:說來話長不值一提。
張雄照:咱們以文會友隨便說說有何不可。
張母:他呀就這脾氣,做了好事就怕人講。
(唱) 我兒自幼生貧寒,
飽讀詩書心良善;
擔柴鋤地不釋卷,
三九酷暑苦鉆研。
扶老攜幼人稱贊,
助人為樂好心田。
今科赴考去長安,
一早起程半早還。
張雄照:大娘,這是為何?
張母:
(唱) 進入華州好地面,
一婦人井臺淚漣漣;
家中丟了十兩銀,
公婆妯娌逼她還;
婦人無銀尋短見,
以死鳴冤實可憐。
我兒慷慨把銀捐,
救那婦人回家園;
我兒無銀赴長安,
扛著扁擔上南山。
賣柴再把盤銀攢,
針尖挑沙積塔難。
可恨出了漿子官,
錯把紅榜送門前;
未考中舉心不安,
我兒為此暗長嘆。
張雄照:(跪下急拜,給張母、照雄連連磕頭)哎呀恩人哪,我總算找到你了。
張照雄:大哥快起這事為何?(扶張雄照起)
張雄照:賢弟呀,你救那婦人正是在下之妻,我在長安寄讀為商一年多,今科考場失意回到家中妻子敘說了蒙冤被救一事;我今番一是尋訪舍銀救妻命的恩人、二是訪查你中舉的根底。
(唱) 我今科考場上十分如意,
金榜上未提名甚覺離奇;
花銀兩通關節查出情細,
頭名舉本是我卻中的你。
不知你在官場是啥根底,
想追問又怕捉雞不成反蝕米;
今日來會文友實是詭計,
把君子當小人后悔不及;
救命恩未曾報反將仇記,
恩和怨顛了倒愧對天地。
賢弟你心良善德才兼備,
頭名舉發給你符合天理;
救妻命全我家恩與天齊,
我張家千秋萬代永牢記。
轉過身掏出了紋銀百兩,
這一點小意思恩人收悉。
張照雄:這可使不得。
張母:這位秀才,我兒做好事從不收人酬報,快把銀子收起來。
(張照雄進屋拿出中舉紅榜。)
張照雄:張兄這是今科中舉的紅榜,本是你的今天物歸原主也去了我這塊心病。
張父:(上)秀才收下吧,我兒為這中舉的事一直耿耿于懷,提起這事就嘆氣。
張雄照:伯父伯母,這紅榜我萬萬不能收,照雄是我家的大恩人大恩未報咋能收這紅榜;這一百兩銀子是我夫妻二人的一片心意,一定得收下。
張父:哎!這可不行,我家貧窮可從不收別人的錢財,救人危難是應該的,可收了銀子不叫人笑話。
張母:這位秀才,我們咋敢收你的銀子。
張照雄:大哥!快把銀子收起來。
張雄照:你救了我妻子的命這區區一百兩銀子算個啥,你們這一家人真是。
(唱) 張照雄一家人情操高潔,
家貧寒視銀錢如同枯葉;
施大恩拒回報古今少見,
我有幸結識了一家良賢。
我這里再跪拜將銀奉還,
不收銀我夫妻于心怎安。
張照雄:大哥快起,收了銀子這不玷污了斯文,我不就成了助人圖報的偽君子了嗎。
(唱) 叫張兄收回銀聽弟一言,
救危難收酬報不是好漢;
接銀兩玷污我潔心一片,
人笑我枉讀了十年圣賢。
我這里舉紅榜將兄再勸,
鳳歸巢物歸主理所當然。
張雄照:恩人哪,這一點報恩的銀子你都不收我焉能收這紅榜,我也是讀書識禮有血性的男兒,怎能做這不盡人情的事,這紅榜發到你家就是你的,你做這頭名舉子憑才憑德都是當之無愧。
(唱) 你今科未赴考卻積陰德,
冥冥中有神明掌握公心;
天作巧頭名舉將功報恩,
種牡丹得紅花天道公允。
張照雄:張兄,你十年寒窗奪得頭名舉,這奪人之美我受之有愧。
張雄照:張兄這樣講我心中更感不安了。
張雄照:(背唱)
張照雄有德才是個良賢,
身貧賤氣質奇志向不凡;
英少年美情操實實少見,
儒士中算得上俠義好漢。
初見面我二人心已相連,
恨只恨知音人相識太晚。
張照雄:(背唱)
張雄照身富貴志向稱奇,
居豪門無半點紈绔之氣;
飽詩書有修養品德高尚,
稱得上富人中正人君子。
初相逢便好似故友相遇,
恨只恨有緣人相見太遲。
張照雄(張雄照):(同背唱)
我有心與他結為兄弟,
效桃園學管鮑奮飛比翼;
怕只怕話出口賢弟(仁兄)不許,
反誤了朋友間友好情緒。
這句話如魚骨梗喉阻氣,
講出來心胸暢皆大歡喜。
張雄照:賢弟,兄有一言講出來不知妥也不妥。
張照雄:仁兄,弟也有一言講出來不知妥也不妥。梗在喉中憋得難受,但請仁兄先講。
張雄照:咱二人雖是初識但相見恨晚,如同故友相遇,我想、、、、、、
張照雄:仁兄你想咋,講嘛。
張雄照:我想與賢弟結為桃園之好,不知妥也不妥。
張照雄:哎呀,我心頭憋得也是這句話。咱二人心心相通意氣相投,結為兄弟皆大歡喜。哥哥在上先受小弟一拜。
(張雄照跪下二人對拜。)
張雄照:伯父伯母在上,侄兒給你磕頭了。
張父(張母):免禮,快起快起。
張雄照:伯父伯母侄兒今天有幸結識了你們這一家賢良真是前生有緣,照雄兄弟德才兼備有仁德之心是我們讀書人的楷模,我們二人今結拜為兄弟今后定當互勉互勵苦讀圣賢,做國家的棟梁。我回家后稟明父母告訴妻子,改日攜妻帶子拜望伯父伯母拜望這救命恩人。
張照雄:大哥,咱們既然已結拜就再莫把恩人啦報恩呀的庸俗話掛在嘴上,既是兄弟便成一家人以后再莫說那兩家話。
張母:對呀,以后就別客套了。
張父:今天真讓人高興,我給咱打酒去咱們這一家四口痛痛快快喝幾杯。
張母:好,我給你們撈泡菜去。
(張母進屋,張父拿酒壺下。張照雄、張雄照二人兩雙手緊握在一起,歡快的音樂起。)
幕落
第七場 上書退舉
幕啟:張照雄家。(第一場景)
張照雄:(手拿書本讀書)
(唱) 前幾天與張兄結為兄弟,
我心中如同灌滿蜂蜜;
我二人互敬仰相見恨遲。
張兄他出豪門卻無傲氣,
文才高品行端當今少希;
我二人雖相處一朝一夕,
論學問談時政都很投機。
在華州他是那頭名秀士,
家業大才德高無人不知;
他今科憑才學奪取頭舉,
可官家出誤差他才落第。
十年的寒窗苦化為煙氣,
我退還紅榜文他堅不取,
倒叫我更敬仰愧在心底。
張母:(上)兒啊,自那張雄照走后你一直心事重重,為娘的看了心中也添了幾分憂愁。
(唱) 照雄兒你不該郁郁不樂,
有心事有煩惱當對娘說;
你與那張雄照結為兄弟,
應把那劉關張英雄仿學。
好男兒心胸廣光明磊落,
敢思想敢作為有話直說;
你中舉實屬那庸官差錯,
非兒罪你何必郁藏心窩。
張照雄:娘啊!
(唱) 中舉子雖非是兒的過錯,
怎忍心把他人美事來奪;
兒自幼讀詩書把圣賢仿學,
他落榜我榮耀于心不樂。
思想起這件事良心有過,
寢不安食無味苦惱煩多;
這完璧歸了趙才是正果,
成全了張兄美我心喜悅。
村保:(上)老嫂子,你娘倆啥事說的那么認真,家中出了舉子咋愁眉苦臉?
張母:兄弟啊。
(唱) 我的兒性忠厚心地良善,
未赴考中了舉于心不安;
時常里暗嘆氣自責自賤,
為他那結拜兄弟鳴屈叫冤。
我母子為此事討論理斷,
不退這中舉榜兒心難安。
村保:老嫂子、照雄侄兒。
(唱) 照雄侄中了舉全村歡喜,
街中談巷中議人人贊譽;
救危難舍銀兩心如白玉,
與華州張雄照結為兄弟;
救人妻全他家功高無比,
他赴考你中舉不違天理,
這樣的巧事兒喜逢巧遇,
舍玉壺得金碗兩全其美。
張照雄:村保叔,救人危難理所當然無功受銜就陷于不義了,這舉子榜文不物歸原主侄兒將終生不安。
村保:賢侄啊。
(唱) 你中了頭名舉世人稱頌,
全村人都把你視為英雄;
縣老爺也為你叫好高興,
你退舉全華陰無人贊成。
如錦繡好前程輕易斷送,
村中人為你把怨氣來生;
縣老爺難封賞把你恨憎,
穿小鞋再看你走路腳疼。
這樣的虧本事勸你莫弄,
順自然領了這順水人情;
當一方清正官萬古留名,
為咱們窮百姓也把氣爭。
張照雄:
(唱) 村保叔一番話情真理正,
似一股春日風暖我心中;
侄兒我生就這忠厚秉性,
讀詩書不應該奪人之功。
村保:你呀真難開竅。
(唱) 我一番好言語將你規勸,
你不該認死理愚思固頑;
人一生好機遇不會多見,
拋卻了好前程后悔便難。。
張父:(上)兄弟呀。
(唱) 你的話出肺腑情真意長,
一字字一句句暖人心房;
為父母做牛馬千般苦償,
子成龍父母也無限風光。
華州的張秀才確實冤枉;
自古來有德人把圣賢敬仰,
退舉子還紅榜順理成章。
村保:你這一家人真正品德高尚,有這樣的好父母當然會有這樣的好兒子。
(唱) 老哥你一家人品如華山,
高而潔美而俊光芒閃閃;
家貧窮品德高志氣不短,
父母賢兒德潔當今圣賢。
退舉子把他人美事成全,
為華陰眾學子樹立典范;
普天下讀書人效仿學驗,
我華夏好美德萬古流傳。
張母:兒啊,做事就應該光明磊落拿得起放得下,堂堂正正老老實實,不負天地和良心。
張父:兒啊,你怎么想就怎么做,為父支持你,當斷不斷會痛苦一輩子的。
張照雄:爹、媽,你們的教誨兒一定銘記心中,老老實實做人,踏踏實實做事,牢記貧苦老百姓,繼承中華美德,不做負心虧人的事,把這假舉子退了,成全張兄,讓這頭名舉子榜物歸原主。
(唱) 我今日就把那書信寫寄,
向省府言明這官錯中舉;
割卻了心中愁皆大歡喜,
為張兄驅散那胸中冤屈。
頭名舉還張兄金榜重題,
鳳還巢看長空彩虹翩飛。
張母:我兒講的在理,這才是我們張家人講的話辦的事。
張父:男子漢做事就要坦坦蕩蕩,心地無私天地寬,永留清白在人間。兒啊快寫信去吧。
(張照雄從屋內拿來紙筆在院中桌上寫信,父母站在一旁觀看)
村保:(豎起拇指)這一家人真是絕了。
幕落
第八場 撫臺接書
幕啟:撫臺書房。中央一幅山水畫配一副對聯,一旁是書柜,整齊的放滿了書;另一旁是古瓷器、根雕之類的藝術品,充滿書香氣。
撫臺:(坐在案頭看閱書信。)
(唱) 昨日里收到了一封書信,
看的我熱血涌上了心;
看了一遍又一遍,
忍不住心中笑吟吟。
今科里考場上發榜失誤,
頭名舉在華州卻中華陰;
華州的張雄照不見追問,
華陰的張照雄退舉寫信。
按理說華陰張得了好運,
持紅榜去做官假自成真;
這紅榜蓋有那皇家大印,
何人敢翻鐵案把底追尋。
華州張既知曉錯發華陰,
卻為何不見他片言辯申。
這其中的奧妙真奇神,
百思不解難明白,
秀才們為功名心血用盡,
硯磨穿書讀爛費盡苦心;
十幾年寒窗苦無人過問,
只求那登金榜喜傳佳音。
有的人為功名門路找盡,
走后門買關節不惜金銀;
有的人為學位不惜害人,
為虛榮忘卻了天地良心。
張照雄家貧寒世代寒門,
做了官有俸銀自然脫貧。
父母親能把那榮華享盡,
親朋們也能把榮耀沾分;
越思想越覺奇疑慮難盡,
張照雄難道是天宮之神。
師爺:(上)大人因何不樂?
撫臺:就是昨天這封信,華陰這張照雄來信申訴,今科不是他的頭名舉要退還紅榜呢。
師爺:自古來秀才們都把功名看的比生命還重要,為了金榜有名考場作弊,收買考官,不惜金銀攀權貴找門路,出盡了丑事,這世上還真有人金榜題名不要的,太陽還能從西邊出來。
撫臺:師爺講話何必偏激,書信在這里你一看就明白了。(師爺接過書信看)
師爺:哈哈哈、、、!
撫臺:師爺為何發笑?
師爺:大人這事真假易辨,素聞那華州張雄照家十分富華,一定是那華州的張雄照不惜金銀買通華陰的張照雄州。
(念):這個案子很簡單,
金錢買的鬼搬山。
華州張家富萬貫,
不惜金銀來買官。
華陰張家實貧寒,
愿用紅榜換銀錢。
一愿打來一愿挨,
害的老爺不喜歡;
他愿退舉讓他退,
自找苦吃不喊冤。
瓜娃里面尋瓜漢,
實實一個傻瓜蛋。
撫臺:你呀,真是自作聰明,用金錢買通焉能過了省府這一關。
(唱) 師爺講話欠思襯
自作聰明辨黑白。
未查證不能胡冤人,
閉門造車難出門。
張照雄缺錢家中貧,
做官難道無俸銀,
讀書人最重是榮耀,
常把金銀視土塵,
我已派人去查詢,
是否錯發看回音。
公差:(上)老爺現已查實今科頭名舉確屬華州興林莊張雄照,但中的卻是那華陰興仁莊張照雄。這華州華陰、興林興仁、張雄照張照雄。縣名村名人名都是一字之差,二人在名冊上緊排在一起,考官的粗心失誤填寫榜文時將華陰的張照雄誤填了,等發現時這榜文已經發出木已成舟;考官們深怕上司追問降罪也就將錯就錯含糊了事弄出了官錯中舉的笑話。
撫臺:這些庸官真正荒唐,糊涂發榜制造冤案,要不是這張照雄來書險些誤了國家棟梁,一定要追究這些庸官的瀆職之罪。
師爺:那這華陰的張照雄為啥要做這傻事?
(唱) 華陰的張照雄真是傻蛋,
接紅榜又退舉為了那般;
登金榜他不愿實在罕見,
又何必守寒窗苦讀圣賢。
撫臺:人與人的思想境界不同,你用小人之腹度君子之心咋能理解。
(唱) 世間的稀奇事萬萬千千,
讀書人最愛創標新奇觀;
自古來就有那無數圣賢,
不貪財只求那道義當先。
張照雄退舉事若無雜念,
他便是當今之世一圣賢。
是美玉是頑石全憑檢驗,
真金子不怕那熊熊火焰。
我定要將此事詳查明斷,
撥云霧揭開這廬山真面;
著便服暗巡查那華陰縣,
暗訪查張照雄是否良賢。
訪明了棟梁才為國舉薦,
為大清選賢良美名遠傳。
(白) 師爺,我有心到華陰私訪此事,這張照雄果真是個良賢我一定奏明圣上破格錄用。
師爺:大人微服私訪的確是件功德無量的大好事啊。
(唱) 暗巡查訪賢良功德無量,
此一番查詢得兩個賢良;
這正是大清朝興旺之兆,
愿大人把駿馬送上疆場。
我也愿隨大人東巡游逛,
登西岳觀賞那險峰風光。
撫臺:好,咱們明天喬裝打扮去那華陰訪賢去,可記著咱們這是出公差訪賢良,可不是讓你去登山玩水,可要認真仔細。
師爺:小人明白了。
幕落
第九場 撫臺訪賢
幕啟:碧水青山,華山峰頭高昂,田野阡陌桃紅柳綠小橋流水,一派美不勝收的田園景色。(撫臺、師爺扮商賈主仆上。)
撫臺:
(唱) 扮商賈訪賢良離別長安,
沿途中覽不盡碧水青山;
在府衙每日里讀書賞卷,
鄉野的好景色另一層天。
白晝行夜晚宿不覺疲倦,
邊行走邊賞玩情緒盎然。
師爺:大人。
(唱) 你看這好山水勝似畫卷,
小橋流水和茅屋實在耐看;
牧童兒騎牛背對歌呼喚,
那老翁鶴發童顏真像神仙。
長安城把原野風光隔斷,
到這里才曉得白云高山。
撫臺:
(唱) 賞風光莫把咱正事遺忘,
觀山水須牢記訪查賢良;
昨夜晚在客棧聽人傳講,
華陰的張照雄品德高尚。
救危難義舍了盤銀十兩,
無盤銀難赴考實實感傷;
貧窮漢遇人危慷慨解囊,
勝過那有錢人舍飯放糧。
錯中舉他不把虛榮領享,
把他人榮與辱掛在心上;
張雄照在華陰將他尋訪,
他把那紅榜文恭敬獻上,
兩秀才講義氣相互推讓,
義辭那報恩的白銀百兩,
二賢良情意投結為管胞,
好品德好才華傳揚四鄉。
張照雄寫書信省府退榜,
關中道成美談四處傳揚;
今日里又聞聽多人稱頌,
張照雄果真是國之賢良。
這里的好山水有些異樣,
水更綠山更青無限風光;
遠瞧那山勢峻峰頭高昂,
定是那西岳山俊秀模樣。
(白) 師爺,你看山勢雄偉峰頭擎天,一定是西岳華山了,咱們可能已進入華陰縣。
師爺:大人,待我打聽一下便知。(喊)鄉黨,這是華陰縣嗎?
(內應)是華陰縣。
師爺:前邊是何村莊?
(內應)是興仁莊。
師爺:現在已進入華陰縣前邊就是興仁莊,正是那張照雄的家鄉,咱們去村中訪一訪。
撫臺:好,前邊引路。
師爺:
(念) 好個興仁莊,真是好地方;
城高足兩丈,城墻四方方。
城壕水清清,楊柳泛綠光;
田野有歌聲,勞作人歡唱。
歡居又樂業,男耕女織忙。
世外桃源地,此處勝仙莊。
撫臺:這興仁莊真是個好去處。
(唱) 好一個迷人興仁莊,
一派田園好風光;
背靠華山聽鳥語,
面迎渭水聞花香。
男耕女織有修養,
安居樂業喜洋洋。
李老漢(身背竹簍中有柴草上。)
(唱) 為度日到村邊撿拾柴棒,
見兩個生意人來到村旁;
東看看西望望喜氣洋洋,
贊賞咱興仁莊美麗風光。
師爺:老伯伯你好啊。
李老漢:好好,你們在這里賞春呢還是觀光呢?
撫臺:我二人經商路過此地隨便看看,你們村的風光真好。
李老漢:你們這些識字的人就愛看山看水,我老漢在這里生活了一輩子只覺日子苦難熬,卻看不出啥地方好看,讓我說這風景再好也不能當飯吃當衣穿。
師爺:這就叫少見多怪常看不愛。
撫臺:聽說你們村有個張照雄今科中了頭名舉子。
李老漢:有這人也有這事,咋,這么大的事關中道上廣為流傳你們路上沒聽人講?
師爺:聽人講了但不知這張照雄文才德品如何。
李老漢:要說他的文才和德品啊。
(唱) 論文才張照雄華陰第一,
論德品人世間他算稱奇;
家貧窮但懷有丈夫志氣,
助人為樂好風格德布鄉里。
我老漢苦伶仃生活無依,
張照雄平日里把我助濟;
送柴水做家務暖人心扉。
農忙時還幫我收割種地。
不為名不為利針線不取,
這樣的好后生世間少希。
他今科雖未去考場奪舉,
憑德才中狀元也不稀奇;
庸官錯他中舉不算偶遇,
積蔭德天道公神明佑庇。
師爺:照你這么說張照雄是憑蔭德中舉的?
李老漢:可不,讓我說這憑德中舉比那考場奪魁更難更奇更光榮。咋,你們還不服氣,看,那是我們的村保來了,讓他再給你們講講。
村保:(上)大伯,在此做啥?
李老漢:這二位先生向我打聽咱照雄呢。
村保:二位先生是哪里人氏為何打聽張照雄?
師爺:我們是從長安來的生意人,路上聽人講張照雄舍銀救危中了舉,深感離奇,順便打聽打聽想證實一下是否真有其事。
村保:這還能有假,張照雄舍銀救危關中婦幼知曉,你們不信且聽我道來。
(念) 張照雄退舉成美談,
關中道上廣流傳;
義舍盤銀救危難,
拋卻前程心無怨。
官錯中舉非他愿,
耿耿于懷心不安;
華州真舉來訪查,
尋得恩人心喜歡。
拿出紋銀一百兩,
要把恩德來酬還,
張照雄心地如白蓮,
拒銀反把紅榜還。
二秀才相見只恨晚,
義結兄弟效桃園。
照雄生來心良善,
不把他人美事占;
退舉書信寄省府,
心中才算息波瀾。
富貴不移人稱贊,
高風亮節萬古傳,
樁樁件件都屬實,
我愿為他做證見。
撫臺:
(唱) 聽罷言我心中疑團盡散,
張照雄果然是曠世圣賢;
華縣的張雄照也不一般,
有才學也有那豪爽氣焰。
二秀才可稱得東府雙賢,
都懷有濟世的棟梁才干。
若不是此一番東巡訪看,
埋沒了賢德人終生遺憾。
此一番回府衙圣賢舉薦,
寫奏章保舉這二位良賢。
轉過身我把這村保呼喚,
(夾白)村保!
你帶路我把那照雄召見。
村保:他耍的倒大,一個過路的生意人憑啥指手畫腳調遣人。
師爺:村保,老爺喊你呢。
村保:誰是老爺,這荒郊野外哪來的老爺。
師爺:這是撫臺大人,此次來華陰專程來私訪你們村那張照雄,為國家選薦良才。
村保:哎呀,原來是撫臺大人到了。老爺在上恕小人有眼無珠怠慢了老爺,小人給你磕頭請罪了。
撫臺:起來,起來。不知者無罪,我二人喬裝打扮一路訪賢,現已查明這張照雄確是個仁德君子,你快為我們帶路我要見見這位品德高尚德張秀才。
李老漢:哎呀,原來是撫臺老爺,這下張照雄有出頭之日了。老爺,我老漢也愿帶路。
撫臺:有勞老人了。
村保:
(唱) 撫臺大人來訪賢,
村保心中實喜歡;
賢德人有人來舉薦,
好人幸運能做官。
百姓把好官來呼喚,
如同久旱把雨盼,
照雄若能為官宦,
大清又添一青天。
但愿老天隨人愿,
順風推這順水船。
(四人下)
幕落
第十場 御賜金匾
幕啟:巍峨俊秀的西岳華山高聳入云,青山突兀,蒼松挺拔。田園風光楚楚動人,山青水秀美麗如畫。 (欽差、撫臺帶隨員上,四名差人抬著紅底金字大匾上書“蔭德舉人”四字。)
欽差:(唱)傳圣旨來到了華山腳下。
撫臺:(唱)覽不盡好山水俊秀如畫;
欽差:(唱)到華山腳下停轎住馬,
撫臺:(唱)賞風光更愛我錦繡中華。
欽差:撫臺大人你可稱得上是位忠君愛民的好撫臺啊,多虧你去華陰暗訪私查訪得了賢良,為國家舉薦精英。
(唱)多虧你有那伯樂心胸,
去華陰訪查得舉世賢能;
上奏折褒獎那張氏照雄,
為國家薦棟梁報效朝廷。
萬歲爺見奏折心花開盛,
揮御毫題金匾皇恩騰騰;
御賜了蔭德舉啟用賢能,
復還那頭名舉華州精英
千里馬馳疆場良才盡用,
撫臺你立下了千秋之功。
撫臺:大人過獎了,為國舉才人人有責,愛才惜才之心人皆有之,我作為一方撫臺遇見賢良為國舉薦是我分內之事。
(唱) 選賢良本是我份內之情,
效國家我不敢貪圖己功;
張照雄積蔭德德才兼盛,
關中道成美談世人稱頌。
德報德本是那人間正道,
有德人就應該還個公平;
啟用了賢能人國家昌盛,
褒獎這正人君子端正世風。
中軍:老爺,華陰知縣參見二位老爺。
欽差:有請。
中軍:老爺有請華陰知縣參見。
知縣:二位老爺一路風塵,請到驛館歇息,現在時逢五月風和日麗,山上景色正麗請大人登山一玩。
欽差:身負圣上重任不敢懈怠貪游。
撫臺:我們一不歇息二不登山賞玩,先去那興仁莊傳圣旨,完了公事這心中方安。
知縣:如此這般下官在前引路打道興仁莊。
二道幕啟:(張照雄家,第一場景。)
張母:
(唱) 風和順日色麗陽光普照,
枝頭上喜鵲兒歡歌跳躍;
藍天上白云朵結成五彩,
院中的大公雞昂頭鳴叫。
狗兒歡貓兒跳真正蹊蹺,
莫不是喜神要把我門敲。
我張家世代貧從未榮耀,
錯中舉我兒已退榜當朝;
自古來喜鵲兒全是喜兆,
難道是哪路的福神來到。
(白)這是咋啦,喜鵲一個勁叫、貓狗滿院跳,公雞老打鳴連麻雀兒也不住的鬧,難道真有喜事不成。
張父:(上)老婆子看你眉開眼笑,窮日子還過得喜滋滋的。
(唱)老婆子你真是越活越少,
窮日子過得你眉開眼笑;
窮骨頭見不得三天飯飽,
粗茶飯吃的你頭腦發燒。
一個人在院中手舞足蹈,
傻笑鬧就不怕閃了你腰。
張母:老東西光會拾我的楞,你不看這喜鵲枝頭叫貓狗院中鬧,公雞也唱歌都是好征兆,我能不樂我能不笑。
張父:你呀,越活越不省事,真是叫花子唱亂彈窮開心,咱們這窮家能有啥喜事。
張母:窮開心就窮開心,反正我心中今天不知咋哩,就好像有幾只兔子在跳鬧靜不下來,說不準有啥好事呢。
張照雄:(上)媽,你二老在爭執啥呢?
張母:
(念)枝頭喜鵲叫,雞歡貓狗鬧;
我說是喜兆,你父把我笑。
張照雄:哪來的喜事,這是整日為孩兒操心想的哩。
張雄照:(攜妻帶子上)伯父伯母,照雄弟。
張照雄:(開門)哎呀,是雄照兄,大嫂、侄兒也來了。媽,雄照兄和大嫂、侄兒來了。(張雄照夫妻孩子進院。)
張雄照(牛翠花):伯父伯母,侄兒(侄媳)有禮了。(跪下磕頭)
張父(張母):起來,起來,快起來。
張母:哎呦,我這孫子多親啊,來讓奶奶抱。
牛翠花:伯父伯母,要不是照雄兄弟舍銀救危,我早已是井底冤鬼了。侄媳終生不忘救命大恩,這是我親手為伯父伯母和照雄兄弟縫制的幾件衣服,萬望恩人笑納。
張父:你看太客套了,你們人來了就行了,還勞你親手為我們縫制衣物。
張雄照:你們一家人清高的很,銀子不收,翠花心中實在過意不去就縫制了這幾件衣服。這點薄禮不能算報恩,只是侄媳的一片孝心,要說報恩這救命之恩比山高比海深終生也報不盡。
張母:咱們已是一家人今后就別客套。你上次走后照雄就向省府寄了一封信為你鳴屈。向撫臺表明了官錯中舉的事,撫臺親自微服私訪,表明要奏明圣上給你金榜重題呢,還說要向圣上舉薦你照雄兄弟呢。
張雄照:這撫臺為官錯中舉一事能微服私訪也算的上是一任清官。
村保:(急上)大哥、大嫂兄弟給你們報喜來了。
張父:你呀光愛捉弄人,我家能有啥喜事。
村保:兄弟啥時敢在老哥跟前說謊,今天真正是有喜事。
(念) 說個喜道個喜,張家今日有大喜;
舍銀救危傳京都,龍顏大悅獎賢侄。
欽差撫臺來我村,隨員官差隊伍齊;
快快準備接圣旨,全村老幼要賀喜。
(內喊)圣旨到!
(張照雄、張雄照、張父、張母、牛翠花、村保一起跪下,欽差、撫臺、知縣一行上。)
欽差:張照雄接旨!
“華陰頭名秀才張照雄,趕考途中舍銀救危放棄赴考,舍銀救人功德無量。官錯中舉不奪他人功名,品行高潔世人稱頌;張照雄今科雖未赴考但才高品正德布鄉里。身貧賤不移其志,遇功名不動其心,德才兼備實乃我朝棟梁,皇恩浩蕩任人唯賢,御封張照雄蔭德舉人,我皇圣明褒獎賢能御筆親書“蔭德舉人”金匾一塊,官封商州知府擇日赴任。華縣張雄照金榜重題,復領頭名舉子銜。”
欽此!
張照雄、張雄照、張父、張母、牛翠花、村保齊呼: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張照雄等人起,張照雄接圣旨,李老漢眾徐上。)
李老漢:老天有眼皇上圣明,御賜蔭德舉人這是我們全村人的大喜事,多虧這位撫臺大老爺舉薦良賢。
(眾鄉親跪拜):感謝撫臺老爺、欽差大人!
欽差(撫臺):鄉親們快起,快快請起。
欽差:張照雄,皇上惜才重德御筆賜匾,又封你官職,此番到任一定要戒驕戒躁盡心盡力,莫負圣恩。
撫臺:你一向德布鄉里,愿你為官一任造福一方不負關中父老的厚望。
張照雄:二位大人,學生出身貧寒最知百姓疾苦,反腐敗倡廉風,竭盡全力報效國家,不負皇恩,不負二位大人保舉之恩。
張雄照,(跪拜,欽差、撫臺。)多謝二位大人舉薦之恩。
撫臺:快起來,為國舉才當仁不讓、莫言謝恩,只要你永保賢良品德不忘廣大勞苦民眾就行了。
張雄照:小人一定牢記大人教誨磊磊落落堂堂正正的做人,以張照雄為楷模繼承我中華民族的美德,造福一方。
欽差:有這樣的優秀青年我大清何愁不盛。把金匾抬來。(眾差役抬過金匾,張照雄張雄照二人接過金匾,眾人將匾掛到張照雄家門楣上。村保同一村人抬過一壇酒,村保打開酒,張父、張母從屋中抱出碗,村保倒酒,張父將一碗酒先敬欽差。)
張父:感謝欽差老爺,感謝圣上,老爺請喝這碗酒。
張母:(端酒敬撫臺)飲水思源,我兒有今日全仗撫臺老爺私巡訪賢上折奏功,這碗酒是我一家人的心意。
(張照雄,張雄照分別給撫臺欽差敬酒,村保、李老漢、眾鄉親分別給知縣、隨員們敬酒,一派喜氣洋洋的氣氛。
撫臺:鄉親們,今天是張照雄、張雄照的大喜事,也是你們全村人的大喜事,更是我們三秦父老的大喜事,鄉親們我們同飲這碗酒。
撫臺:鄉親們,干,干杯!
眾鄉親:干!干!
(全場一派喜氣洋洋,歡快的音樂起。)
(內唱) 華山腳下花爛漫,
渭水揚波笑開顏;
興仁莊上傳佳話,
蔭德舉人譜新篇。
御賜金匾光燦燦,
貧寒之家出圣賢;
高風亮節千秋頌,
蔭德美名萬代傳。
幕落
全劇終
一九九八年五月四日于華陰一稿。
一九九八年七月七日于華陰二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