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學院是商洛文學的一個高地,這里有熱愛文學的領導,有一批文學創作和文學批評的人員。多年來,幾乎商洛籍的作家都被關注著、推介過、研究過,舉辦過無數的會議和活動。今天又召開陳彥作品的研討會,邀請了國內這么多一流的專家學者,這是商洛文學的盛事。我作為商洛人,作為陳彥的鄉黨、朋友、同行,我特別高興。首先向陳彥致以衷心的祝賀, 向商洛學院致以真摯感謝!
我肯定得來有個發言。但我不是評論家,在這里只簡單地談一談自己的感想。
我平時看待一個作家,閱讀這個作家的作品,習慣了從兩點入手。一點看他在生命中、人生中、社會中、大自然中發現了什么東西,看到了什么東西。這些東西是否前人已發現過,看到過?他的發現和看見的東西是否表達得充分和飽滿?當然這發現和看見的東西是大是小,是深刻是浮淺,是獨特是平常,取決于他的能量,視野,本身容器的大小。但是,只要是新的發現,新的看見,這就是原創。文學重要的就是原創。第二點,發現了別人沒有發現的東西,看見了別人沒有看到的東西,也就是說找到神,他又是如何與神聯系的,溝通和交流的,這就是他的風格,這就是他的敘述方式。我這樣的觀念不一定對,但我看待一個作家,閱讀這個作家作品的時候,習慣了如此。正是基于以上兩件,我認為陳彥是一個好作家,優秀作家,杰出作家。他在題材上拓展了新的領地,他發現的東西,看到的東西,深刻而且新奇,他把生命狀態寫得飽滿,他的敘述別具一格。
我在閱讀他的作品,尤其是小說,我最有興趣的是看他兩個方面,因為我們都是一塊土地上生長的人,受的教育都差不多,文學的環境也大致相同。一個方面,是我們經歷著傳統文學教育,又都有很強的現代意識,那么,如何保持本來的特色,吸取現代生活,現代別的文學藝術的營養情況,怎樣使傳統的東西在新時代里能產出新的生命力。再一方面,小說是講故事的,但小說不是以故事而故事,如何透過故事傳達一種虛錄,怎樣以故事寫出觀念。這兩個方面陳彥處理的很好,有他的經驗,給我好多啟發。在閱讀他的作品時,我時常在想:哦,他是這么處理的,要我面對這些人物和情節,我會怎么寫?陳彥確實有他的高明,他寫的不同凡響。
我認識陳彥幾十年了,那時他十幾歲,記得第一次見他,他還在一個小縣城里,我那時不知道他干什么。我和文友打麻將,他忙活地生爐子煮茶。他在那以后開始寫戲,后來到省城戲劇研究院,寫戲、寫歌詞、寫電視劇,他對戲曲行當那是太熟悉了,就像半夜里吃飯,筷子摸黑就能送到嘴里。他的劇作獲得了很大的成功,當他以劇作家的身份進入到小說家行業,轉換神速,成就斐然,令人眼前一亮,成為一道風景。這真是商洛人說的,會推碾子,就會推磨子。
我和許多作家在談起他,我都在說,我們要向他學習。他是有極高文學藝術天賦的,他的山里有礦藏,豐富礦藏的山,總會有一天會開發的。而我們學習他,我覺得一是他思維開放,視野廣大,看問題從大局著眼。這或許與他除了寫作才能外,他還有行政才能,行政管理使他的思維、視野得到了很大的訓練。思維開放,視野廣大,這對文學寫作是非常重要的,它決定著一個人的格局和境界。二是他大量讀書,又會讀書。以前他在西安時,每次見面,他都在說讀了什么書,什么書他不茍同,什么書使他醍醐灌頂。這個時代能認真讀書的人不多,會讀書的人更不多。他那么認真地拓展自己的閱讀面,又那么聰慧的讀書,使我十分佩服。三是他更有一個過人之處,就是潛心創作。陜西有個作家叫紅柯,紅柯在世時,我在作協的許多會上,呼吁大家向他學習,紅柯也是天才型優秀作家,杰出作家。他是從來沒是非,不起風波的人,除了教學外,就是一心在寫作中。陳彥同樣如此,他也是政務繁忙,但他一有時間心就能靜下來,埋頭寫作。他的寫書速度也是非常快的,創作量也是非常大的。當許多人都陶醉在微信微博里而獲得點贊,他從不浪費他的才華,只盯著他的大部頭長篇。
商洛這個地方美麗而不富饒,但能寫作的人太多了,能寫出好作品的也太多了,小說、散文、詩歌各個方面都出了在國內叫的響的人。陳彥是其中最脫穎而出者,是爬上了山巔的人,他讓我們學習的東西很多很多。
最后祝陳彥有風就多揚幾木锨,寫出更多更好的作品。祝商洛作家踴躍驅馳,使商洛文學,陜西文學繁榮昌盛,為中國文學貢獻我們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