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資深媒體人張正楷先生以跪贈父母的方式自費出書《何處買青春》,三年后,中國文化出版社正式出版了他的精心之作——《何處買青春》。
廣州市文聯主席喬平先生(原廣州日報副社長)親筆題寫書名“何處買青春”。全國眾多知名書法家紛紛題詞祝賀新書正式出版。
一句“何處買青春”,出自中國第一位詩人屈原留給后人的名言:“百金買駿馬,千金買美人;萬金買高爵,何處買青春?”詩意可謂一針見血。
資深媒體人張正楷先生在《何處買青春》一書寫道: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我發覺年齡不再值得炫耀。從小孩到哥哥,從哥哥到叔叔,從叔叔到更高輩份……我的青春悄然漸逝。我羨慕那些有沖勁的小伙,羨慕那些蹦蹦跳跳的美眉,羨慕那些未諳世事的孩子,他們正處花季青春,盡管存在著許多缺點,但是我覺得那些缺點也是完美的。不同年代的人有不同的青春體驗:60年代流行紅娘牽線;70年代異性對話猶抱琵琶半遮面;80年代女孩性感直逼男孩的生理底線;90年代男女幾乎實現了愛情平等的夙愿……
誠然,我們漸逝的青春是無法用金錢買回的,我們所謂的成熟,所謂的融入社會,所謂的杯酒肉欲……不良的生活方式加速了青春的黯然離去。許多所謂的成功,往往用疾病和死亡作為交換條件。如果追求成功要身殤,如果富得漏油注定折壽,這樣的代價你會選擇嗎?這些沒有必然聯系的聯系,如今卻變得無法分割出來,健康更深層的反思不由得你引起高度的重視!
5年不見的牛郎,10年不見的織女,都不是當初和他(她)見面的景象了。同齡人當中,有老得特別快的,走得特別快的……是啊,雖然我走過了如詩的年華,但是我應該永遠擁有如詩般的心境,不要因為生活的富裕變得病態的肥頭大肚,也不要因為現實的焦灼變得精神的麻木空虛。
斬斷青春尾巴的兇手是生活和工作中的陋習。直接地說,就是連自己都沒有察覺到的一些人生“壞習慣”啊!“爽”的大都是壞習慣,好習慣一般都“不爽”。這是張正楷在《何處買青春》中的片段……滴水并不強大,但是水滴可以石穿;鐵杵縱然粗悍,但是鐵杵能夠磨成針。時間改變的不光是思想,更重要的還有傷痕累累的身體。青春早逝不是青春本身的錯,而是使用者本身的過錯。
電器,它有說明書。作為主人,若能按照說明書的要求好好地使用,它的壽命可以達到廠家規定的年限甚至超越使用年限。反之,它就會中途報廢。遺憾的是,人類哇哇落地的時候都沒有這份人體說明書,父母不懂使用,自己也不知道如何正確使用自己。摸著石頭過河吧,膽子越來越大了,人不如物啊,磕磕碰碰,遍體鱗傷!
何謂“青春”?若僅僅體現在年齡上的小是不對的,她應該體現在各個年齡層面,即使到了老齡階段,只要身心健康,無病無痛,身體和心靈都愉悅充沛,這就謂之青春吧!你看,老來俏的人群不是在享受著“第二春”嗎?人生從小老頭(嬰兒)最終返歸到小老頭,這是生命的一道美麗傳奇!
現實生活中,藥罐式和病痛式的人生又如何能夠“青春”得起來呢?這些壞家伙如影隨形,實在防不勝防!我們的國民子女,常年浸淫在繁殖壞家伙的生活土壤里,與狼為伍,輕視敵情,一不小心“健康”中招了。好比野馬群里那些瘦弱的馬匹,最終都是被獅子、老虎追殺的對象啊!
青春不是少年人的專利,她應該屬于天下所有人的專利!世界上乃至每個角落的人都應該拋開年齡的束縛,追求健康身體,追逐人生的新境界。
說白了,青春用金錢買不到。我們唯有時時重視,時時警覺,時時呵護,時時加強訓練她,才能讓青春較長時間停留在自己的身邊。
作為一名老媒體人,張正楷先生在不惑之年有感而書《何處買青春》,對社會的不良現象用文字發點牢騷,正是基于這個“不健康時代”大環境下內心積極的吶喊!盡管他的文字逆耳良言,卻能撥弄讀者麻木的神經,能夠讓人如大熱天跳進清澈涼快的河水里,狠狠地享受一番;如久旱逢甘露的草木萬物,獲得了透心的滋潤。這樣的文字,一定會有它另類的價值。在日常生活中,有人總是刻意把健康、事業、家庭、愛情、親情、友情等人生面對的事對立起來看,認為“魚和熊掌不可兼得”。如要事業,就少不了要損害健康;要愛情,就少不了損害友情。其實,這些事情根本就沒有因果關系。
善于安排人生的少數人,所有美好都可以兼而得之。一名優秀的健康講師,不只會停留于“講解”,而是虛心與大家實踐養生的精髓。沒有健康意識的人群對養生態度的褒貶,我們唯有報以友善的微笑!
(張正楷先生出書跪贈雙親)
【作者介紹】
張正楷,字泰源,資深媒體人,先后在《南方日報》、《羊城晚報》、《廣州日報》報業集團擔任管理職位。對中國文學、儒釋道、中醫文化有深刻研究。社會職務有:中國儒商研究院秘書長、國學老師、健康講師、中國第一家JCI國際認證醫院宣傳負責人。張正楷推廣健康生活方式,推廣傳統文化得到了全國媒體廣泛關注。張正楷擅長演繹養生經典、孔子經典、孝學經典、民歌經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