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操视频在线/国偷自产AV一区二区三区/欧洲黄网站/国产无套粉嫩白浆免费观看

  您好,歡迎光臨《絲路情韻》網, 網址:www.siluqingyun.com; www.tj-hsx.com  投稿信箱:2569427969@qq.com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網站首頁    絲路要聞    魅力西部    國外風情    絲路在線    絲路頭條   多彩渭南    法制之窗    反腐打黑    絲路論壇    軍事瞭望    公益慈善    秦聲秦韻    東盟在線
光影華山    今日華山    人文華山    山水華陰     驢友在線    文化在線    紅樹林影視   財富人生    企業家風彩    景點推介    旅游世界    軍旅在線    杏林風景    農業科技
西部公安    西部檢察    西部法院    資源與環保   歷史名勝    歷史典故    傳奇故事    歷史名人    藝術精品    社會萬象    旅游文化    傳統工藝    奇石根雕   民間藝術
華陰政法      攝影家      風光攝影      人物攝影     書畫長廊    名人書畫      綜藝在線      小說       散文       詩歌       劇本      雜文隨筆      紀實文學    生活百科
 
   □ 絲路在線
· 全球瞭望丨阿曼媒體:美軍 ..
· 人民觀察 | 三個關鍵詞 ..
· 金秋時節處處好“豐”景 ..
· 陜西渭南一公交女司機暴雨 ..
· 網信部門公開曝光第四批涉 ..
· 第四屆消博會丨創新消費融 ..
· 青瓦土墻 溪水潺潺(走 ..
· 新年好消息!房貸利率又降 ..
· 中央軍委舉行晉升上將軍銜 ..
· 油價6連降 ..
詳細內容
大型古裝戲《蔭德匾》
大型古裝戲《蔭德匾》
 
編劇:秦福長
時間:清中期
地點:陜西省華陰縣
人物:張照雄,男,十九歲,華陰興仁莊人,出身貧寒但德才兼備,華陰的頭名秀才。
張父,近六十歲,張母,五十六、七歲。
張雄照,男二十六歲,華州興林莊人,華州首富有名學子,有德有才。
牛翠花,女,二十五歲,華州興林莊人,張雄照之妻。
撫臺,胡知縣。   隨員。
官差,縣丞,村保,捕快,書童,眾衙役。
 
第一場  舍銀救危
幕啟:
(張照雄身著灰布長衫,背著包袱一副窮秀才打扮上。)
張照雄:(唱)天蒙蒙霧漫漫秋風寒冷,
晨色暗曙光淡萬物凋零;
離鄉境別父母趕早起程,
要去那古長安奪取功名。
張照雄我雖然出身清貧,
自幼兒卻立志改換寒門;
效圣賢修德品忠厚做人,
操家事做樵夫夜攻詩文。
幸喜得天有眼功夫不虧,
縣考中憑才學我得頭魁;
全村人都為我拍手叫好,
樂壞了望子成龍好雙親。
母親她翻箱覓柜費心神,
拿出了幾代人的血汗銀;
未開言老人家淚流紛紛,
一句句肺腑言慈母之心。
十兩銀三代人苦掙苦攢,
為的是有一日后輩有人;
臨行時父和母心長語頻,
鄉親們熱衷腸盼我佳音。
懷揣這十兩銀牢記情恩,
趕考場堅定了奪魁信心;
但愿得到長安全榜顯貴,
了卻了二老愿報答鄉親。
(內)牛翠花:苦啊!苦命的我,可憐的兒啊,我死后誰能代替你的親娘啊!
張照雄:哎,這大清早是誰在這荒野泣哭,聽這哭聲凄慘定有重大苦情,我不免近前觀看。(下)
二道幕啟:田野阡陌,樹木葉落枝禿,野草枯干,冬日景,空曠的田野臺中有一井臺,一婦人坐在井臺上泣哭。
牛翠花:苦哇!我真苦命,真可憐啊,兒啊我死后誰來撫養你呀,夫啊,你可知我的苦情啊。
張照雄:(上)這位大嫂,一大早坐在這里痛哭有啥苦情?
牛翠花:你是何人,問這干啥?
張照雄:我是去長安趕考的秀才,路過此地聽你哭得悲痛故來相問。
牛翠花:秀才啊,你是個趕路的管不了我這苦情,多謝一片好意,你還是趕你的路吧。
(張照雄轉身走開那婦人又泣哭)
牛翠花:痛煞人啊,痛斷腸啊!
張照雄:(唱)那婦人一聲聲哭得凄慘,
大清早坐井臺必有大冤;
我若是離她去誰來勸管,
田野里空無人定有兇險。
我自幼讀詩書仰慕圣賢,
豈能夠眼看她自尋短見,
我若是忍看她投井不管,
枉為了讀書人終生不安;
我這里停腳步回身再勸,
定解救此婦人脫離危難。
(白)這位大嫂究竟有何冤屈,哭得這樣傷情?
牛翠花:這位秀才好不曉事,我心中痛苦哭都哭不安寧,你一個過路的既管不了又何必糾纏不休。
張照雄:大嫂啊,這大清早四野無人,你一個婦道人家坐在井臺哭泣哪有好事,我是個讀書人自幼敬仰圣賢,你萬一有個三長兩短我不背了個見死不救遇危不管的罵名。
牛翠花:多謝秀才一片善意,我一個婦道人家見識淺薄,皆因心有苦情亂了方寸,言語失禮望秀才見諒。
張照雄:你心中痛苦我能諒解。可你到底有啥苦情說出來也許我能幫你。
牛翠花:秀才請聽。
(唱)未開言禁不住泣不成聲,
我姓牛名翠花家道貧窮;
翠花我生貧家實在苦命,
偏嫁給富貴家更添苦情。
張照雄:嫁到富貴之家脫了貧困,不愁吃穿享用榮華富貴,怎么更添了苦情?
牛翠花:(唱)我夫家在華州興林村莊,
華州府大首富姓氏為張;
田千傾牛百頭還有商行,
錢萬貫車百輛余糧十倉。
我的夫讀詩卷是個賢良,
他慕我賢惠品俊俏模樣;
差媒人進我家紅線牽上,
害得我到他家有頭難昂。
張照雄:才子佳人美滿姻緣,你咋說有頭難昂?
牛翠花:(唱)    婆家共有四兒郎,
我與老三配成雙;
妯娌都是富家女,
財大氣粗把人傷。
公公婆婆偏心腸,
欺我娘家無錢糧;
 動不動罵我是窮鬼,
 時常里說我生窮相。
夫君待我十分好,
天倫之樂在洞房,
夫郎自幼愛詩章,
常把功名記心上。
舍恩棄愛長安往,
寄讀為登名利場;
     可憐我孤孤單單無依傍,
常把苦水肚里藏。
前日家失銀十兩,
公婆妯娌惡言傷;
罵我窮鬼品不良,
偷了銀子敬新娘;
限我三日還銀兩,
無銀就莫回家鄉。
 翠花我身貧血氣剛,
豈能忍受這冤枉;
含憤坐這井臺上,
一死方能表心腸。
死后清白萬古揚,
難舍夫君和兒郎,
想到我死兒無娘,
悲淚紛紛似長江。
 
張照雄:(唱)聽罷言來情滿腔,
鐵石男兒也悲傷;
翠花一死實可悲,
更悲幼子無親娘。
大嫂忍悲聽我講,
千萬莫把絕路上;
 你家雖然有錢萬貫,
 萬貫錢也難買親娘。
你若一死表冤枉,
冤沉千古在鬼鄉;
自古天道最公平,
冤屈最終會亮堂。
 
牛翠花:(唱)秀才講話理情端,
我也為此心悲慘;
母子生離情難斷,
夫妻恩愛更可憐。
只恨娘家無糧錢,
更恨錯嫁富家男;
一文錢難倒英雄漢
十兩錢子我用啥還。
張照雄:大嫂你千萬不能尋短見,你萬一死了誰來替你辯冤,就會永遠背個臟名。再說你家是華州首富,難道連這十兩銀子的私房錢也沒有?
牛翠花:秀才呀,我婆家雖富貴,可自我嫁到他們家從不讓我沾半文錢,丈夫又長年在外我那能有私房錢,就是有也不能給,不能認這黑帳背這黑鍋。
張照雄:大嫂呀,你這話就欠思慮了,只要你心底潔凈冤屈最終會明,為了幼兒夫君能夠永遠團聚,享受那人世間的天倫之樂,你暫且忍辱,一旦冤情昭雪你仍能保一世清名,還能保全你們這恩愛完美的家。
牛翠花:哎呀秀才呀,我就是想這樣辦可到哪里去尋這十兩銀子啊。
張照雄:這,這倒是個難事。
(背唱)我身上帶銀剛十兩,
是我的盤銀與口糧;
我若舍了這十兩銀,
去長安赴考便泡湯;
我若不舍這銀十兩,
她母子團圓無指望;
常言說救人一命德無量,
不救危哪算好兒郎。
罷罷罷舍了這十兩銀,
放棄登那名利場。
大嫂,我這里有十兩銀子你拿回去母子團聚吧,放心吧,你的冤情最終會明的。
牛翠花:秀才哪,我看你穿著樸素也不是那富貴人家,你這十兩銀子一定來之不易,我咋能忍心收你的銀子。
張照雄:常言說救人如救火;你現在有了急難救急要緊,我這赴考嘛早遲都能行,再說這考場上的事本來就無個定數去了也不一定能考上。
牛翠花:讀書人十年寒窗為的是一朝名顯,我咋能眼睜睜看你為了我放棄赴考,這銀子我萬萬不能收。
張照雄:大嫂呀,請放心這不會誤我赴考,我自有辦法,倒是你不收銀脫離不了危難我心中就積下疙瘩,就是去考也考不好。
牛翠花:這,這咋能行啊,這是你的盤費啊。
張照雄:大嫂請放心收下吧,你不想你的夫君和幼兒,你還想含冤受苦嗎?快,收下吧。
牛翠花:恩人請留下姓名住址,日后夫君回來定當報此大恩。
張照雄:區區十兩銀何須留名。
牛翠花:不留名姓我斷然不收。
張照雄: 好,我姓張是華陰人,你就記個張秀才吧。
牛翠花:(跪拜)多謝大恩人,我全家終生不忘你的大恩。
張照雄:大嫂,快起來,你看這華陰華州一界之隔,我姓張你夫家也姓張,三百年前說不定還吃的一鍋飯呢,不必過分拘禮,快回去吧你那孩子這時正在家哭著要娘哩。
牛翠花:(磕頭接銀)
(唱) 手捧著十兩銀熱淚滾滾,
          就好似捧顆火熱的心;
          張秀才你與我萍水路人,
          舍銀救危好品德情感魄魂。
          天下人都像你高尚德品,
          這世上就沒有苦難之人。
張照雄:大嫂回去吧。
(牛翠花又磕了一個頭抹淚下,張照雄目送牛翠花下。)
幕落
第二場    無銀停考
 
幕啟:古樸的農家院、茅屋、瓦舍,院中放有桌凳,墻角放靠農具。
張母:(唱)   照雄兒去長安趕考奪舉,
我心中樂悠悠好似澆蜜;
我張門世代清貧人忠厚,
常被那豪強官府惡勢欺。
窮苦人也想登高上天梯,
牛馬子盼成龍祈求歡喜;
但愿得照雄兒今科中舉,
憑才德求得個一官半職。
為張家改一改貧寒門楣,
為窮人爭一口正義之氣;
天保佑我的兒一路順利,
但愿得考場名顯步云梯。
張父:(上)哈,哈!……
(唱) 老婆你頭腦兒實在簡單,
考舉子非同那砍柴上山;
咱照雄雖然是縣考奪冠,
普天下飽學人萬萬千千。
須知那高人之外有高山,
自古來官場道路多兇險,
窮苦人莫要把那榮華攀;
橫財兒永遠不發貧窮漢,
牛馬子想成龍難如登天。
張母:老東西,老愛和人抬扛,榮華富貴咱攀不上想一想還不成,憑咱照雄那德品才學考他個前幾名準能。
張父:你呀把事情想得太簡單了,官場上的事咱們布衣百姓弄不懂,你看哪戲上唱的多了:“不讀書有權,不識字有錢,不會做文章倒能做官。
張母:老天爺有眼咱娃平日扶困助孤敬老愛幼人人稱贊,憑咱娃這德性蒼天也不會虧他。
張父:話是這么說,其實我心中也盼娃高中,中了咱臉上榮光鄉親們也都高興,咱照雄當了官也準是個好官。
張母:這話人還愛聽。
張父:老婆子咱別抬扛了,安心在家等咱娃的好消息吧。張照雄:(上)
(唱) 救人危舍盤銀放棄赴考,
歸程上步履慢時光難熬;
離家時父和母諄諄教導,
十兩銀是先輩血汗灌澆。
為攢錢父和母常吃半飽,
一文錢千滴汗水火煎熬;
受苦難為的是讓我趕考,
父做馬兒成龍顯顯榮耀。
我今日舍銀兩救人險道,
慈父母望子貴如煙云消;
這樣的結局我無顏相告,
進家門該如何說明分曉。
(白)媽!孩兒回來了。
張母:(開門)兒啊,你怎么回來,這是咋回事啊?
張父:是啊,怎么回來了?
張照雄:我……我……
張母:你怎么啦?
張照雄:我……我沒有盤纏了。
張母:你那銀子呢?
張父:你那銀子呢?
張照雄:我……我送人了。(跪下)
張父:(打兒子一個耳光。)你這個不成器的東西盤銀是幾代人的血汗咋能隨便送人哩。臨行前我和你媽是咋樣囑咐的,人都說你知書達禮今日咋這樣不懂事啊。
張母:兒啊,你這是成心想氣死我們,你難道不知咱們那十兩銀子來的堅艱難,你成天讀書哩咋就這樣不長進,咋越讀越癡咧,為這十兩銀子你爺爺擔柴挖藥傷了腰,爹爹累得吐了血,你奶奶給人家縫衣看娃討著飯回來也舍不得花一文錢,就為的是讓張門后代爭口氣顯顯榮耀,這樣的銀子你竟敢送人,咱家現在哪里再去找銀子為你作盤纏。兒啊,你真的不想讓我們老兩口活了。
張照雄:媽,孩兒不孝,孩兒讓二老生氣了。
張父:我們這還都不是為了你,你十年寒窗為的啥?你白天干活晚上讀書為的啥?你……你這一失足成為千古恨,機會不會再來呀,你……人都夸你聰明可你今日咋做這蠢事。
張照雄:二老暫且息怒,孩兒不孝讓二老生氣了,但請聽孩兒細述原由。
(唱)  二老暫把怒氣消,
聽兒把原由表一表;
兒讀詩書懂禮教,
非是紈绔子不肖。
今早行至華州道,
一婦人井臺哭嚎啕;
她家中丟失十兩銀,
公婆妯娌向她討。
此婦身貧德品高,
以死來把清白表;
坐到井臺思幼兒,
哭得兩眼似紅桃。
父母常把兒教導;
見義勇為品行高;
兒不忍看她尋短見,
舍銀勸她把命逃。
兒今不能再赴考,
但把仁德留他鄉。
    張父:哎呀,我娃原來是舍銀救危,作了一件仁德事,為父的錯打我娃了,你咋不早說呢。
張母:你不問清紅皂白就打,娃咋講哩。
張父:遇人有危應當見義勇為,可咱們家窮,你當初就不為你的前途想想。
張照雄:孩兒當時只想救人,這人的生死只在一念之間,我若不舍銀相救那婦人必尋短見,人死不能復活,可這功名嘛今科未去下科還能去,想到此兒就放棄趕考救那婦人。
張母:我娃做了件積德的事,可就委屈了我娃不能赴考奪功名了。
張照雄:媽,今科未考下科也不遲,我辛苦一年擔柴賣錢積攢銀錢下科再去考。
張父:擔柴賣錢攢到何年何月。
張母:我知道你說的都是安慰我們的話,兒啊,你也要想開些,這天下學子無數,比你才學高的多的是,就是去了也不一定能考中。
張父:就是嘛,咱們窮人家就沒有那富貴命,以后就再別想那功名官宦,那都和咱們無緣。
張照雄:媽,我現在就擔柴去。
張母:別急,媽給我娃做飯去。
幕落
 
第三場    管錯中舉
 
幕啟:張照雄家同前場景。
張母:(上)
(唱)昨夜燈花紅艷艷,
              花開朵朵光燦燦;
              看得我心中喜浪泛,
              至今心中似蜜甜。
              我老漢忠厚人勤儉,
              照雄兒苦讀詩書勤耕田;
              前番兒舍銀救危有主見,
              舍棄赴考心無怨。
              如今他打柴操農干的歡,
              夜讀詩文勁更添;
              兒有志娘心中實高興,
              想到家貧又心酸。
              無奈只好怨蒼天,
              勤奮人為何偏貧賤;
             (喜鵲叫聲起)
              咋聽得喜鵲叫得歡,
              難道有好事降貧寒。
              我這是白日做夢幻,
              貧苦人命定受可憐;
              世上的好事萬萬千,
              輪也輪不到我門前。
張父:(上)老婆子,別為娃哪事念叨了,趕考的事實實是湊熱鬧呢沒去就算了,莫要老掛在心上,讓我說這務農有何不好,咱們雖然粗茶淡飯可安安寧寧,娃考上個舉子當個官又能咋。
(唱)一家和睦窮而歡,
為農之樂樂無邊;
每日三餐有粗飯,
穿衣有那布衣衫。
不爭權來不奪貴,
不怕降職與升遷;
當官的奪位鬧翻天,
咱安安寧寧有吃穿。
不羨富豪山珍宴,
不媚官府穿綢緞;
務農為樵樂無窮,
心地無塵天地寬。
張母:你呀;老東西,人都說你老實,我看你是吃了煙袋水銹氣在內,還真能自安自慰自尋開心。
張父:我說的都是大實話,娃未赴考也有未赴考的好處,省得又生那考不中的閑氣,戲上唱的多好:“世人都把高官坐,誰是牽馬墜鐙的人。”都去當官誰來種地,其實那些當官的還不是靠咱們這些種地受苦的來養活,沒有咱們他們的官給誰去當,誰來供他們吃穿,你這樣一尋思心中就開心多了。
官差:(上)
(念)省府發紅榜,好事咱攤上;
      照雄中了舉,我也要沾光。
喜酒與賞錢,樣樣不得少;
可跑了幾十里,涼水未喝上。
我這兩年真他媽的財運不順,老攆下水,賭場輸、酒場贏,養雞成了一窩公雞娃,老婆生娃一生一個女子,養頭豬一年多了還像貓大,養條狗長的像小牛犢可就不看門,見了生熟人都搖尾巴。這次硬給上司要了這趟差事實想討點賞錢喝杯喜酒,你看這房子爛成這樣準是個窮光蛋,這賞錢和喜酒恐怕要黃了。(大聲喊叫)張照雄開門!張舉人接報來!
張照雄:(開門)誰呀,你咋這樣亂叫,找誰呀?
官差:我找張照雄大人。
張照雄:這里只有張照雄,沒有大人。
官差:那你是誰?
張照雄:我是張照雄。
官差:可是那頭名秀才張照雄。
張照雄:不才便是。
官差:哎呀張大人,張舉人,我是來給你報喜的。
張照雄:我有何喜?
官差:這可是大喜事,你今科考中了陜西的頭名舉子了。
張照雄:官差大人,你這喜報錯了,今科這頭名舉子絕對不是我。
官差:那能錯?這紅榜上寫的很明白,華陰縣興仁莊張照雄,你們村有幾個張照雄?
張照雄:就我一個。
官差:那就沒錯,這紅榜你拿去自己看吧。
張照雄:(看榜)這,這一定是弄錯了,我今科根本就沒去考,咋能中呢。
官差:你看,這倒霉事盡讓我碰上,人家送紅榜敲鑼打鼓迎,我來送紅榜人家還不愿意要。哦,我明白了,一定是家中貧困怕我要賞錢,我說小伙子,不,張舉人,這賞錢喜酒有沒有沒啥,但你別頂我的差事,讓我報喜都報不出去,回去后不給同事們笑死,讓上司打我的板子。
張照雄:官差老爺,我實在是未赴考,這舉子的確不是我的呀。
(張父、張母走出)
張父:兒哪,你與官差大人叨叨啥呢,這官家人咱們別惹。
官差:(念) 你兒中了舉,紅貼送門前;
硬是不肯認,怕我要賞錢。
張母:照雄,你咋這樣沒禮節,客人到門前先請進屋,官差大人快進屋來坐。
官差:這還差不多。
張母:到底是啥事呀?
官差:你兒中了今科頭名舉子了,我是來報喜的,可你這兒子生怕我要賞錢就是不認不接。
張母:哈哈…!官差大人這事怕真的弄錯了,我兒真的沒赴考。
官差:咋能呢,沒赴考哪能中。
張父:這官府的紅喜貼可不是開玩笑呢,我兒今科就是未去赴考,這咋敢接呢。
官差:你兒是咱縣的頭名秀才,胡知縣都指名讓他赴考為華陰爭光呢,咋能未去考,這到底是咋回事?
張父:我兒今科去長安赴考,路途中遇一婦人坐在井臺哭泣,我兒上前詢問,原來她出身貧窮嫁給華州一大富家,家中丟失了十兩銀子公婆妯娌欺她娘家貧寒硬說是她偷了,公婆妯娌逼她交出銀子,這婦人生性剛烈咽不下這口冤枉氣,來到井邊尋短見,但她家中還有一個不滿周歲的孩子,丈夫又在長安,思夫戀兒哭的很傷感,我兒就將他身上僅有的那十兩銀子送予那婦人,救了那婦人一命,回家后我們再沒有盤纏了就放棄赴考。
官差:原來是這樣,你的家中如此貧困你兒還能見義勇為舍銀救危,真是難能可貴,不愧為咱華陰頭名秀才,真是才德雙全。
張照雄:官差大人過獎了。
官差:說了這么多可這喜榜咋辦呢,總不能讓我再帶回去。
張照雄:不是我的我實實不能接受。
官差:大哥,大嫂,你看人家花錢買都買不到,我今天送來了還是接了吧,你娃雖未赴考可路遇危難慷慨相求,積下了陰德,今紅喜榜送門前,這是老天爺有眼賞賜你兒呢。
張母:這不行,我兒未考中舉一定是上邊誤錯,這一接不誤了真舉子一翻刻苦,這樣的事我們張家人不做。
官差:憑你兒的才德去了也準能中個頭名舉子,論才論德接了也當之無愧了,還是接了吧。
張照雄:不能接。
村保:(上)啥不能接,和人家官差爭執啥呢?
官差:老兄,你來了就好了,你說這事咋辦呢?
村保:到底是咋回事,啥事呀?
張父:你知道,照雄今科未去赴考可這位官差大人卻來報喜,送來紅喜榜說是我兒中了頭名舉子,你看怪不怪。
林保:這倒是件奇事,照雄確實因舍銀救危不能赴考,咋會中舉,一定是上面弄錯了。
官差:錯,肯定是上邊的錯,可這紅榜如何處置。
村保:這倒是件難事,你說這咋辦?
官差:讓我說這上邊錯發我就錯送,張照雄也錯接。照雄這娃有才有德,他接了榜中了舉可以為咱們老百姓做一方好官。
村保:憑我們照雄這才、這德中個頭名舉子也不是啥難事,既然送來了我看還是先接了的好。
張母:
張父:萬萬不可。
村保:哎,這事聽我安排,照雄雖未赴考可才德過人,舍銀救危名楊四方,今日官錯中舉實乃蒼天有眼賜福良賢。
張照雄:我接了此榜不誤了真舉人的前程,豈不讓天下讀書人取笑,還是退回去吧。
官差:退,退給誰,怎么退?你以為這是店鋪中買東西想退就退。這喜榜上有官府大印發給你就是你的,再說這秀才中了舉知縣老爺也有獎賞,你不接知縣老爺的獎賞就吹了,縣老爺你惹得起嗎?
張父:這接了不仁,退了又不妥,這真叫人做難。
官差:想開了就不難。
張照雄:怎樣才叫想開?
官差:(念)
照雄你年青沒經驗,
不知水深橋多寬;
我在衙門吃官飯,
奇事怪事見萬千。
如果遇上漿子官,
是錯是對莫言傳;
他說是對就算對,
他說是錯就錯辦;
你若給他提意見,
定會討雙小鞋穿。
張父:這事還真難辦哪。
村保:老哥,有啥難辦的,既然送來了咱們就先接了,以后有人來找有我和官差作證還他就是了,如沒人來找就讓娃為咱老百姓做一方好官吧。
張母:這合適嗎?
官差:有啥不合適的,送來了就應當接,不接反而不合適。
張照雄:這,這接了我良心怎安。
官差:你還是頭名秀呢,你把書念到鼻子上去了,這樣的好事人家花錢走后門都求不到,送到你門前了你還這樣,我看是書把你念癡了。
張母:兒啊,事到如今也只好先接了吧,莫讓官差從中為難。
張照雄:媽,我總覺不妥。
村保:有啥不妥的,以后有事,有我二人擔保作證。
張照雄:那就聽從大叔的安排吧。
官差:這就對了,我的差事就算了結了。好,給你們這紅喜榜。(照雄接過紅榜)我走了。
張父:別急,走這么遠的路吃了飯再走。
村保:還沒喝喜酒討賞錢呢。
官差:喜酒不喝賞錢不要,這樣的清貧人家我豈能讓他們破費,我今日有幸見識這樣賢德的一家人,認識才德雙全的張舉人也算是前生有緣,我今天這心里比喝了喜酒拿了賞錢還高興呢。我走了。
張照雄:官差慢走。
(官差下、眾人送)
幕落
 
第四場   上書退舉
 
幕啟:張照雄家,同前景。
張照雄:(手捧著書本滿面憂慮)
(唱)前幾日官錯中了舉,
          我心中不安寧充滿憂慮;
自兒幼讀詩書熟知禮儀,
無功勞受銜位甚覺理屈。
自古道君子不奪他人美,
今接受別人榜愧對天地;
讀書人十載寒窗為及弟,
最痛苦莫過那考場失意。
我今日成為那頭名文舉,
真舉子這時候悲痛心里;
我當了頭名舉功名順利,
可那位失意郎蒙受冤屈。
將心比心都是理,
越思越想越愧疚更覺心虛;
我若是心安理得享虛譽,
豈不讓眾學子笑破肚皮。
想到此我心中更覺憋屈,
一陣陣羞慚情折磨心扉。
張母:(上)兒啊,自從接了這舉子紅榜后你一直悶悶不樂精神不振,這是上邊的過錯,非是我兒用那不義手段竊奪他人功名,你心中不要老壓著這塊石頭,為人處世一定要正直磊落,正視人生樂觀生活,有啥心事說出來娘也能為你分憂。
( 唱) 照雄兒你不該郁郁不樂,
有心事有煩惱當對娘說;
錯中舉實屬那庸官差錯,
非兒罪你何必郁藏心窩。
好男兒心胸闊爽直磊落,
敢思想敢作為有話直說;
讀書人應把那圣賢仿學,
莫讓那一葉障目眼光弱。
歷史上眾圣賢品如花朵,
一個個如日月光把目奪;
你要學眾英賢仁義緊握,
莫為那賤瓦全敢為玉破。
中文舉非是兒鉆營竊奪,
大丈夫挺直腰桿莫守錯;
進和退兒應當認真斟酌,
萬莫把痛苦情埋在心窩。
張照雄:娘啊。
(唱)  中文舉雖非是兒的過錯,
怎忍心把他人美事來奪;
思想起這件事良心有過,
寢不安食無味苦惱煩多。
兒自幼立下誓圣賢效學,
接紅榜心底里結下苦果;
毀別人利自己兒不愿做,
他人悲我榮耀心中怎樂。
退紅榜全人美隨兒心愿,
這完壁歸了趙心才喜悅。
張父:(從屋內上)
兒啊,你怎么想就怎么做吧,咱們家世代忠厚不做那不仁不義事。
張母:我兒有主見,你的想法娘支持,為人就要這樣無愧天地,無愧自己的良心。
張照雄:爹、媽、兒已想好了,準備向省府寫一封書信,講明今科發錯紅榜一事,退還這頭名舉子紅榜,成全那下了一番苦的真舉子。
張母:好,我娃就寫書信吧。
村保:(上) 榜已接了,侄子就安心做他的舉子,只等上面封官吧。
張父:照雄已決定上書退還這舉子。
村保:這可萬萬不能退啊,娃中了舉全村人都高興,照雄雖然未赴考可這憑蔭德中舉比那考場奪魁更榮耀,前番既已接榜木已成舟;聲名遠揚,若再上書退舉惹出啥事端來不是自討苦吃嗎。
張照雄:村保叔。
(唱)  人活在塵世上忠厚第一,
欺世人盜虛名千古唾棄;
讀書人更應該實事求是,
我豈能無功受祿作假虛。
未赴考我怎么厚顏領取,
做了這偽舉人心難踏實;
自那日接紅榜良心受屈,
心靈上就好似烏云遮蔽。
在人前我好像低人頭地,
到大街像小偷將人躲避;
這樣的愁日子度日如季,
多一天心靈上多份壓抑。
早一日退還了虛銜偽譽,
早一日便將我心波平息;
好叔叔一片情我永牢記,
請恕我癡心不改堅退舉。
我寧愿終生擔柴賣苦力,
也不做奪人之美偽君子;
那怕是得罪官府頭落地,
我也要堂堂正正人世立。
    張母:他叔,自那天錯接舉子紅榜后,我娃一直郁郁不樂,就好似做了啥見不得人的事,整日里愁眉不展,
讀書也不安心,讓人看了心疼,我看還是娃想得對,拿別人的功名心難安,退了舉去了這塊心病全家人也就都輕松愉快了。
村保:這可是關系到娃終生前程的大事啊,你們做父母的可要認真考慮,世上沒有后悔藥。
張父:兄弟呀。
(唱)這件事我也是思慮很久,
照雄的才與德我最清楚;
他自幼學圣賢把德養修,
敬君子最恨那丑惡下流。
兒接榜全村人為他拍手,
卻忘了失意人蒙受冤羞;
假若是我的兒考中銜丟,
全家人和鄉親氣沖牛斗;
心比心方知道這事欠周,
已不欲施于人我兒不求。
退還了舉子榜兒心無憂,
兒歡樂為父母也無苦愁;
只要娃下苦功認真研讀,
憑真才考場上能占魁頭。
到那時鄉親們共同慶祝,
兄弟你要來個一醉方休。
張母 :對呀,等咱照雄堂堂正正地考上頭名舉子時一定請兄弟來喝酒。
張照雄:叔,你一番好意侄兒打心底里感激,但這偽舉子的榜書侄兒一定要退,下科我要堂堂正正地考他個頭名舉子回來,讓叔和全村人高興一回。
村保:你一定要退我也擋不住,你們這一家人,真是世上難尋的仁德之家啊,這天下秀才若都能像照雄這樣官場上就沒有那偽君子,世上父母都像你們二老這樣,這塵世上就沒有那紈绔子弟了。
張照雄:媽,孩兒寫書信去了,村保叔侄兒失陪了。
村保:賢侄、去吧、真是個才德雙全的讀書人。
幕落
 
第五場  怒尋仇冤
 
幕啟:(張雄照衣冠楚楚,儒雅英俊,富秀才打扮,后隨一書童背著包袱。上)
張雄照:(唱)
       張雄照我家住華州府縣,
田地廣余糧豐富有銀錢;
自幼兒喜讀書敬仰圣賢,
立下了考場上奪魁誓愿。
兩年前在考場名落孫山,
打那后數載里埋頭學研;
為赴考在長安寄讀一年,
修煉得筆尖生花經綸滿。
今科里在考場答卷隨愿,
好文章如錦繡光芒燦爛;
滿以為文壓群秀為頭冠,
誰料到金榜上名不沾邊。
我心中起疑心托人查驗,
原來是我高中榜發他縣;
華陰的張照雄本未奪冠,
卻成了頭名舉讓我蒙冤。
我今日尋仇家離了家園,
把這個張照雄小人訪見;
探一探他做假圈圈咋轉,
究一究官面上多大靠山。
待尋見偽君子再作理斷,
雪恥辱要鬧個地覆天翻。
書童:老爺那張照雄竊奪你的功名實實可惡,該責該罰,要在咱華州這事好辦,可到了華陰縣怕就有點辣手了。
張雄照:如何辣手?
書童:常言說得好,強龍不壓地頭蛇,想那張照雄絕非尋常之輩,我怕咱們在華陰難告倒他,弄不好老爺你還要吃虧呢。
張雄照:沒看出你小小年紀還會動心計,我呀,早有準備。
(唱) 我有個表兄名叫李鑒,
在華陰為縣丞是個小官;
找表兄衙門內上下打點,
為明冤我不惜破費銀錢。
書童:老爺光想著找仇人尋功名,夫人臨行前囑咐你尋找那舍銀救危的大恩人的話可別忘了。
張雄照:(唱)
提起了考場事怒似火焰,
反把那尋恩人事兒沖淡;
夫人他蒙危難遇人相救,
臨行時尋恩公囑咐再三。
雪仇恨也要把大恩思念,
尋恩人要牢記不能怠慢;
先把那竊功名的賊人見,
暫且把尋恩人緩放后邊。
書童:小人還以為你把尋恩公的事忘了。
張雄照:哪能忘,只是考場上這口氣實在難咽,一提起就怒氣滿胸,出了這口氣再安心尋找那恩公。(下)
二道幕啟:張照雄家,同前景。
(張照雄院中讀書,張母從室內走出,上)
張母:兒呀歇息一會,剛干完活就讀書當心累壞了身子。
張照雄:媽請放心孩兒不累。
張母:你呀白日擔柴干活,晚上讀書寫字媽怕你累著了。
張照雄:媽,你常教導我能吃苦中苦方成人上人,不恨下苦功下科咋能考中呢。
張母:我娃只要能吃苦有志向娘就打心底里高興放心,你就在家好好讀書吧,媽到你丁大嬸家去一下。(下)
張雄照:(同二捕快上)
(唱)  找見了表兄縣丞李鑒,
花銀兩買通了大小衙官;
衙門中有靠山事就好辦,
我強龍不怕他地頭蛇悍。
今到了興仁莊氣沖肝膽,
見仇人恨不得將他吞餐;
非是我張雄照手硬心短,
十幾年寒窗苦不同一般。
讀書人應有那正直氣焰,
除邪惡懲腐敗理所當然;
我雖然出豪門有正義感,
最恨那奸佞小人亂弄權。
今日我斗奸人道義在肩,
懲丑惡討公道就看今天。
有捕快在身邊壯我腰桿,
衙門中我有人更有銀錢。
捕快甲:張公子,這就是張照雄的家。
張雄照:不對吧,張照雄的家咋能破成這樣子。
捕快乙:沒嘛達,村中人剛指點的那能有錯。
張雄照:
(唱)原以為張照雄錢粗勢大,
卻原是茅草屋土門將塌;
這樣的窮酸樣咋來做假,
也不知在官場靠的那家。
論道理比財勢我全不怕,
我拔根汗毛兒比他腰大;
非是我愛與人爭個高下,
偷我梁換他柱該罰該殺。
怒沖沖走上前將門磕打,
偽君子在家中請來回答。
(白)張照雄!張舉人開門來!
張照雄:(開門)誰呀,喊啥呢,快別這樣喊了,我最怕人喊舉子。
張雄照:你就是那張照雄今科的頭名舉子?
張照雄:我是張照雄,可不是那頭名舉子。
張雄照:堂堂的頭名舉子還不敢承認,是不是其中有假?
張照雄:大哥,這一言難盡。
張雄照:有啥一言難盡的,怕是其中有鬼,作假,心虛?
張照雄:我心中能有啥鬼,更不心虛。你是何方人氏找我何事,為何一見面便出言不遜?
張雄照:做了虧心事還能裝正經,真是不見棺材不落淚。
張照雄:大哥,你我素不相識一見面便惡言相欺是何道理。
張雄照:你也講道理,你講道理為何偷天換日竊奪他人功名。
張照雄:大哥,你說的是那中舉的事,哈哈……,這是官府的錯,我當時不接不行啊。
張雄照:說的真好聽,不接不行啊,騙鬼去吧。
張照雄:這頭名舉本不是我的,只因上面錯發弄出了這事。
張雄照:好一個能牙利齒,人家吃盡苦頭好不容易考了個頭名舉,你不費吹灰之力竊到手中,現在倒裝起正經來了。走,咱們一同見官到縣衙大堂上再辨個你是我非。
張照雄:大哥,別急聽我說呀。
張雄照:你是個讀書人做下這等見不得人的事,還能言巧辯。
(唱)張照雄你莫要巧言犟辯,
做下了虧心事就難遮掩;
你不該竊功名換日偷天,
害得我考了頭名卻蒙冤。
你也是讀書人寒窗十年,
損別人利自己于心何安。
張照雄:(唱)
錯中舉我也是有口難辯,
也不知考官們如何操辦;
今科里我赴考半途回返,
舉子榜偏偏地送我門前。
張雄照:(唱)
張照雄再莫要自欺自騙,
不做假怎么能全榜名簽;
天下的讀書人成千上萬,
紅喜榜咋唯獨送你門前。
今日我找上門花言巧辯,
當婊子休想把烈女名傳;
到縣衙大堂上任你巧言,
辨曲直咱一同大堂見官。
(白)走,咱們到老爺大堂上去講,不和你在這里閑費口舌。
張照雄:大哥,你聽我給我細講原由。(捕快上)
捕快甲:誰聽你啰嗦,走,到縣衙大堂上再說。(上前將張照雄鎖了。)
張照雄:大哥,你聽我說,我冤枉啊!你們咋不講理呀。
捕快乙:快走,那來得那么多的理跟你講。
幕落
 
第六場   公堂蒙冤
 
幕啟:華陰縣衙大堂景。(一陣擊鼓聲,(內喊:何人擊鼓)
(胡知縣上,后隨縣丞李鑒。衙役們吼威。)
胡知縣:何人擊鼓。
衙役:報老爺衙門口有一姓張的秀才扭著一青年書生擊鼓喊冤。
胡知縣:傳他們進衙。
衙役:傳張秀才進衙!
(張雄照上后邊緊跟的張照雄。)
張雄照:(跪),老爺、冤枉!
胡知縣:膽大的刁民,狂妄擊鼓,有何冤屈快快講來。
張雄照:秉老爺。
(唱) 我叫雄照本姓張,
家住華州興林莊;
寒窗十載讀詩文,
華州境內美名揚。
長安寄讀為奪魁,
為了功名苦寒窗;
考場之上甚如意,
奪了頭舉應風光。
胡知縣:這么說是你考了頭名舉子,還真有兩下子。
張雄照:(唱)
誰料禍事起蕭墻,
華陰有個陰毒郎;
偷梁換柱竊功名,
頭名文舉發他鄉。
今將賊人扭當堂,
老爺把正義來伸張。
縣丞:老爺,咱們華陰乃文明古縣、禮儀之邦,今出了這等歹毒的偽君子有辱于華陰名聲,老爺你這樣的英明縣主臉上也無光彩,大人您可要嚴懲小人端正學風,明斷是非千古流芳。
胡知縣:本縣自有主張何須你來拍馬屁,嗨!這一賊秀才,你是何村人氏性啥名誰,作為讀書人不守本分,不刻苦讀書竊人家的功名為何,給我如實招來。
張照雄:大爺,小民冤枉!
縣丞:你竊取了他人學位,做了虧心事還有啥冤枉?快快如實招供,免得皮肉受苦。
胡知縣:對,如實招供,省得本縣用刑。
張照雄:老爺。
(唱)張照雄我家住興仁莊中,
家清貧世世代代都為農;
父母親皆忠厚教我德行,
因此上我自幼不沾壞風。
家雖貧我也知立志功名。
愛勞動喜讀書肯下苦功。
縣考中我今年獨占上風,
贏得了頭名秀才全縣稱頌。
胡知縣:噢,你就是那頭名秀才,好端端的一個秀才為何做這等下流事。
張照雄:(唱)
       我自幼讀詩書重視德行,
一沒竊二沒偷實有冤情;
今科里考舉子我本未去,
錯中舉我實在不明內情。
縣丞:老爺,你聽,他今科根本就沒去考,未考卻中這其中一定大有文章。
胡知縣:未考咋能中,一定是你這小子托人買官用那卑劣手段弄來的,快招!
張照雄:小人心如日月沒做那下流丑事,該招什么?
縣丞:一看就是個刁民,人常說賊無贓硬如鋼,可如今已被人家扭來了還想抵賴。
張雄照:老爺,我已在上面查明,就是張照雄這小人從中作祟,害得我名落孫山。
縣丞:張照雄,如今人證在堂還敢狡辯嗎?你放明白些胡老爺可是有名的青天,公正英明執法如山,可不是那糊涂漿子官。
胡知縣:嗨,張照雄你這刁秀才。
(唱) 今科你未赴考卻中了舉,
分明是用銀錢買通關系;
若不是你小子從中作弊,
頭名舉為什么偏偏給你。
今日在大堂上你還執迷,
分明是把本縣當傻瓜欺。
你如實招供了才是正理,
惹惱了我可有惡劣脾氣。
張照雄:老爺呀。
(唱)張照雄我如今有口難辯,
錯中舉實在是于心不安;
當初我接紅榜推卻不愿,
是村保和官差好言相勸。
到如今他告我竊功買官,
秀才我實在是蒙受奇冤。
縣丞:好一個刁頑的秀才,不如實招供一個勁巧言詭辯,分明是藐視老爺,真是狂妄至極。老爺,我看不用大刑他是不會招的。
張雄照:張照雄,咱們都是讀書人,不做那丑惡勾當,你還是招了吧,免得老爺用刑。
張照雄:我張照雄走的端行得正,不做虧心事遇險心不驚,雖然官錯中舉非我所求,況且我已上書退了這舉。
縣丞:哈哈……你這張舌頭真能煽出花朵來,你走的端行得正還上書退舉,騙三歲小孩去吧,又來欺蒙老爺,我看你是想讓老爺發脾氣用大型才肯講實話。
胡知縣:張照雄,你到底招不招?
張照雄:小民沒有有買官竊舉如何招供。
縣丞:老爺,不用大刑我看這小子不會招供的。
胡知縣:大刑伺候。
縣丞:這小子硬的很,打他二十大板。
張照雄:老爺,小民冤枉!我家中一貧如洗哪有錢銀去買官。
縣丞:老爺,這小子刁頑不化不用大刑豈能老實,快用刑吧。
胡知縣:用刑!(幾位衙役將張照雄拖翻剛打了兩下)慢,我看這事怪怪的有點吃不準,關進大牢以后再審。
 
幕落
 
第七場  路遇明恩
 
幕啟:(撫臺與隨員上)
撫臺:(唱)
前幾日收到了一封書信,
才知道華山下有位奇人;
錯中舉他不把虛榮領受,
退還了舉子榜高尚精神。
自古來考場上丑事常聞,
賄考官買功名污染靈魂;
撫臺我初接信還有疑問,
差官員將考官細細查問,
原來是華陰華州地相近,
二秀才村名縣名人名都近音。
考官們誤發榜錯報喜訊,
才惹出官錯中舉一奇聞。
張照雄有才學又有德品,
遇榮華神不亂古今難尋;
為國家擇棟梁親自查巡,
效伯樂覓良驥來到華陰。
(白)小的們現在到了什么地方?
隨員:撫臺大人,現在已進入華陰縣,前邊便是那興仁莊。
撫臺:可是那張照雄的家鄉?
隨員:正是,在下剛差人打聽回來,那張照雄因誤中頭名舉一事已被人誣告蒙冤入獄了。
撫臺:啥?張照雄蒙冤入獄了,到底是怎么回事?
隨員:秉老爺,這詳情小人不知,只打聽得張秀才蒙冤入獄是實,當地百姓都為此喊冤叫不平。
撫臺:這華陰胡知縣一向清正,這次咋辦了這糊涂案,打道華陰府衙快去救那張秀才。(眾下。)
(張父、張母、村保上。)
張父:(扶攙張母。)
(唱)憤悠悠奔衙庭,
張母:
(唱)擅巍巍上路程。
張父:
(唱)我的兒官錯中舉蒙冤情,
      可憐他襟懷坦白入獄中。
張母:
(唱)自古來好人總無好報應,
照雄兒上書退舉誰領情。
為什么把好人往牢中送,
老天爺為何不把神眼睜。
我渾身無力好似得大病,
為了兒鳴冤屈扎掙前行。
張父:老婆子慢慢走,心放寬些,這世道黑白顛倒把你氣死也不頂用。
張母:村保,我兒學仿圣賢舍銀救危,上書退舉,反招來這不白之冤,你最知情可要為我兒作證啊。
村保:大哥、大嫂請放心,侄子的人品才學四方百姓無人不曉,我就是拼了性命也要救照雄出獄,你看,我還帶著全村鄉親八百人的聯名保書呢。這知縣一向挺清正的,這次卻辦了這糊涂案,說不定受了奸人利用,看了這眾鄉親簽名的保書,一定會放侄兒出獄的。
張父:這事就全靠兄弟你了。
村保:大哥,放心吧。(三人同下)
牛翠花:(上)
(唱)在家中操女工心神不穩,
夫君他在華陰有了傳聞;
他與人打官司眾說紛紜,
有褒言有貶語難辨偽真。
今來到華陰縣前來探尋,
問明了真情況才能放心。(下)
(張父、張母、村保上。)
村保:大哥、大嫂走吧。
張父:你嫂子這病身子,我不讓她來她非來不可,你看這走著、走著就走不動了。
村保:那就歇息一會。
(牛翠花上。)
牛翠花:大伯,大媽這上華陰縣衙怎么走?
張父:從這條路走。你去縣衙可是也有冤枉?
張母:你呀,自己的苦都受不完還問人家,這世道少操閑心少惹閑事。
村保:這位娘子,你是何方人氏去縣衙有何事?
牛翠花:我家住華州,我夫君在華陰與人打官司,我放心不下前來探望。
村保:原來是這樣,咱們是同路,我們也去縣衙。
張母:這世道官司難打,好人難做哪。這位娘子,你丈夫與人打的啥官司?
牛翠花:大娘啊。
(唱) 我家住興林莊華州府縣,
在華州稱首富頗有糧錢;
我丈夫張雄照喜讀書卷,
既有才又有德是位良賢。
他今科憑才學考舉奪冠,
全榜上未題名喜報他縣;
我夫君回家來怒容滿面,
氣沖沖來到了這華陰縣。
要尋那張照雄來把理辯,
不討回那公道不愿回還。
在家中聞聽得官司立案,
有說好有說壞話不一般。
張母:啊,原來是你丈夫害了我兒,你……你這賤婦人,你那喪盡天良的丈夫,我兒舍銀救危放棄前程,今反被他誣陷入獄,我和你拼了。(撲上去撕打牛翠花。)
牛翠花:大娘,你為何無故打人?
張母:無故打人?
(唱)我的兒今科里長安考舉,
路遇見一婦人井臺哭泣;
她家中失銀兩公婆相逼,
這婦人品行好蒙受冤屈。
我的兒舍銀兩心懷仁義,
無盤銀便把那功名放棄;
誰料到官府又錯報中舉,
我的兒上書退舉有出息。
可現在好人沒有好結局,
蒙屈冤受酷刑關進監獄。
這都是你丈夫唱的好戲,
難道他好良心全被狗吃。
牛翠花:(唱)
      大娘你一番話晴天霹靂,
卻原來恩公之母就是你;
我便是華州那蒙冤婦女,
若不是你兒救命早歸西。
我夫君害恩公實在無理,
我這里先賠罪磕頭作揖。
我見了張雄照再作論理,
恨不得罵三日撕他臉皮。
(白)大娘:大伯,你們暫且息怒,等我找見那恩將仇報的夫君再給你們出氣。
張母:有你這句話大娘就放心了,大娘錯打你了。
牛翠花:大娘打的對,打得好,要不是你這一打我還找不到恩人呢,我夫君臨出門前我曾再三叮嚀要他找尋恩公,可他……。
張父:這下好了,有你一同作證照雄的冤案定能平反,救人要緊,咱們快走吧。
牛翠花:大娘,我來扶您走。
張父:走。
村保:走。(眾下。)
 
 
幕落
 
第八場  公堂明冤
 
幕啟:縣衙公堂,衙役們站列齊整十分威嚴。(撫臺知縣上。)
胡知縣:撫臺大人請。
(撫臺坐正堂、胡知縣、李縣丞站在側旁。)
撫臺:胡知縣,一向政務可好?
胡知縣,全憑老爺栽培,下官自上任以來銘記皇恩,清正為民,履行公務謹慎小心,所轄百姓有求不敢怠慢。
撫臺:這么說你的政績很好。
胡知縣:下官不敢自夸,只是盡心盡力無愧與心罷了。
撫臺:可有冤案?
胡知縣:絕無冤案。
撫臺:聽說你近日辦了一個假舉子案可是實情?
胡知縣:確有此案,本縣刁民張照雄,身為華陰頭名秀才不思考場用功卻竊取他人功名,有辱我華陰禮儀之邦,我已將其關進監牢里了。
撫臺:你將他入獄案情可查實,有無真憑實據?
胡知縣:這張照雄人證具在但死不認帳,下官有點吃不準只打了他兩板子,暫押在監要祥查再審。
撫臺:沒查實就用刑,實在荒唐。
胡知縣:這……下官一向痛恨那奸佞小人,一見這張照雄就怒從心起此案有點欠思慮,少穩妥。
撫臺:你把那原告被告帶上來,我倒想見識一下這張照雄其人。
胡知縣:全聽大人吩咐,帶張照雄、張雄照上堂。
衙役傳:帶張照雄、張雄照上堂!
(張照雄、張雄照被帶上堂。)
撫臺:張照雄,抬起頭來,你可是竊取他人功名的那位假舉子嗎?
張照雄:老爺,小人冤枉!
撫臺:張雄照,你就是家中豪富的華州秀才張雄照?
張雄照:小人是。
撫臺:你家中豪富,他家中清貧如洗,他怎么能買通考官竊奪你的功名?
(堂外擊鼓響起,牛翠花喊冤。)
胡知縣:何人擊鼓?
衙役:報老爺有一婦人在衙門擊鼓喊冤。
撫臺:喊她進堂。
(牛翠花上)
牛翠花:老爺冤枉!
張雄照:娘子你……你來干啥?
牛翠花:(牛翠花一見張雄照怒從心起)我來告狀,告你這恩將仇報的混賬東西。(上前打張雄照一耳光。)
撫臺:嗨!大膽刁婦,大堂之上竟敢撒野。
(牛翠花不理撫臺、知縣、扭頭看見身戴刑具的張照雄,哭跪到跟前。)
牛翠花:恩人哪,你受苦了,你受冤了。
撫臺:大膽野蠻婦人,進得堂來不跪不拜卻一味撒野,難道就不怕刑律懲罰殺你的頭嗎?
牛翠花:老爺寶刀雖快卻不殺無罪之人,我牛翠花雖是一介婦人卻不拜無義昏官。
胡知縣:大膽賊婦口出狂言給我用刑。
撫臺:慢,這一婦人你是何方人氏,這張雄照、張照雄是你的什么人?
牛翠花:老爺呀。
(唱)張雄照是我的恩愛夫君,
張照雄救危難我的恩人。
撫臺:一個是夫君,一個是恩人
胡知縣:那你咋吃里抓外狀告自己的丈夫。
張雄照:翠花,你咋這樣說哩。
撫臺:這一民婦消消氣慢慢的細講。
牛翠花:老爺請聽。
(唱) 我名叫牛翠花華州府人,
家貧窮卻與那富貴接親;
自進了興林莊張家的門,
因家貧遭歧視從未稱心。
前些時我的家失了錢銀,
十兩銀逼得我路途窮盡;
井臺上幸遇得救命之恩,
張照雄舍銀兩勸我回村。
張秀才本是那貧窮之人,
舍盤銀放棄了功名上進;
官府錯中頭舉愧心難忍,
退舉信逞省府日月之心。
我的夫今科里憑才奪魁,
中頭舉榜無名冤亂心神;
來華陰找仇家也把恩尋,
誰知他不辨是非怨報恩。
大堂上見恩人刑具在身,
就好似一把尖刀插我心;
這件事罪全在我的夫君,
也怨這當官的黑白不分。
求老爺明是非褒獎恩德,
懲罰這恩將仇報負義人。
張雄照:啊呀,恩人哪。(跪行到張照雄跟前。)
(唱)聽娘子一席話語重情真,
卻原來我將恩人當仇人;
悔不該衙門上下用錢銀,
悔不該功名心切走邪徑,
悔不該見了恩公仇恨深。
到如今恩公受刑傷在身,
悔淚兒流滿面愧對良心。
(白):恩公啊,我的好兄弟,你受冤了,你受苦了,我有罪,我不是人,我不對起你,愧對良心啊!
張照雄:大哥,事情已經這樣了你也不必過分愧疚,人非圣賢孰能無過,你這樣反讓小弟心中不安。
(擊鼓聲起,張父、張母、喊冤。)
胡知縣:又是何人喊冤?
衙役:報老爺,衙門口有一老頭、老婆和興仁莊的村保在擊鼓喊冤。
撫臺:傳他們進堂。
衙役:老爺有令,傳擊鼓人上堂!
(張父、張母、村保上)
張母:
張父:
村保:老爺冤枉!
撫臺:你們有何冤枉一個個慢慢道來。
張母:(見張雄照。)兒啊,我娃受苦了,受屈了。
張父:照雄兒受苦了,我兒冤啊。
村保:報老爺,小民是興仁莊村保,這二位老人是張照雄的父母,張照雄實在冤枉啊。
撫臺:張照雄如何冤枉。
村保:張照雄自幼喜讀詩書,在村中敬老愛幼,樂于助人德傳四鄉,今科赴考路遇這位娘子有危舍銀相救,因家中貧窮再無盤銀放棄赴考,誰料官錯中舉榜文送來時他堅不接受,是我和報喜的官差再三勸說才勉強接了榜,后又上書退舉,今有人告他買官竊功實在冤枉,這里還有我村鄉親八百人的聯名保書,請老爺明斷。
    差官:(慌忙上)老爺,小人也愿作保,村保所言屬實,小人剛出差歸來知曉此事后趕緊上堂作證。
張父:老爺明斷,我兒的確冤枉。
張母:我兒冤枉啊!
撫臺:胡知縣,你剛才講你絕無冤案,你說此案冤不冤?
胡知縣:哎呀!這張照雄若真的舍銀救危又上書退舉,那就的確冤枉了他。
撫臺:今日大堂上這么多人為他作證你還敢有疑問,我這里有張照雄的退舉書信你拿去仔細奉讀。
胡知縣:(接書信觀看。)這張照雄的確是個難得的正人君子,可金榜題名乃是國家選用良賢的大事,怎能錯發。
撫臺:說起來真是個千古笑談,只因那張照雄、張雄照一個是華陰興仁莊,一個是華州興林莊,地址僅一字之差,且姓氏相同,名字也只是照和雄二字先后的不同,雖然張照雄未赴考,可他的名子早已上了冊,同張雄照列在一塊,在填發榜文時考官們粗心出誤鬧出了這千古笑話,惹出了這個官司。
村保:老爺,這些庸官一字之誤差點壞了一位良賢君子,該罰該打。
撫臺:我已辦了他們的瀆職之罪了。
村保:老爺英明。
胡知縣:撫臺大人,小人昏聵冤枉了圣賢甘愿受罰(跪在堂前)
縣丞:小人也有慫恿之罪。(跪在胡知縣旁)
胡知縣:都怨你。 (上前親為張照雄卸刑具)
撫臺:好,現冤情已明聽我裁決,胡知縣身為一縣之主不能明查案件,差點壞了一位賢良君子,罰你三月俸祿作為張照雄賠償養傷之用,念你一向為政勤懇免追其罪,以后如再犯錯重責不饒。
胡知縣:大人寬大為懷小官心悅誠服。
撫臺:張雄照誣告他人陷良人入獄,打二十板,罰銀二百補償張照雄。張照雄舍銀救危,官錯中舉后又上書退銜,品行高尚,被他人錯告入獄,實屬冤枉今當堂失放昭雪平反。
牛翠花:老爺明鑒。
張照雄:老爺,冤枉!
胡知縣:你現在還有啥冤?
撫臺:張照雄,你有何冤,難道本撫臺判的不公?
張照雄:小民無冤,只是那胡知縣和張雄照有冤。
撫臺:他們有冤,冤從何來。
張照雄:大人哪。
(唱) 胡知縣不明真相有情可原,
       罰俸祿補償我受之不安,
應念他疾惡如仇是初犯,
體諒他平日里為官清廉。
張雄照今科里奪了魁元,
榜無名空費了寒窗十年
讀書人為的是一朝名顯,
原諒他受委屈怒生胸膽。
塵世上怨怨相報哪是岸,
既糾錯就不必再結仇怨。
望老爺收回這兩項罰令,
照雄我心胸內方無波瀾。
張雄照:老爺。
(唱) 雄照我有罪孽不可赦免,
受了打挨了罰我心方安。
胡知縣:
(唱) 胡某我真是個糊涂蛋,
造怨獄差一點誤了良賢;
罰俸祿我心中沒有埋怨,
論情理應打我四十大板。
  (白)大人這俸祿一定要罰啊!不罰我心中不安。
張母:老爺,我兒講的有理,現在冤情明了就別再打人罰人了,還我兒一個公道就行了我們可不要這銀子。
張父:是啊,我兒的冤案既然明了就不要再罰人打人了,這一打一罰不又冤了嗎。
胡知縣:老人家,這賞罰分明有何冤哉,我辦下了這糊涂案不罰心中咋能踏實啊。
撫臺:你們這一家人真正品德高尚,好了,本撫臺從輕發落,張雄照免打,罰銀一百補給張照雄養傷,胡知縣免罰俸祿,當堂向張照雄認過賠情。
胡知縣:(跪拜)張秀才,圣人,小官這廂賠罪了。
張照雄:大人請起,人非圣賢孰能無過,知錯改過敢于認錯就是圣明之人。
張雄照:恩公啊,我的好兄弟!
牛翠花:恩人哪。
張照雄:大嫂的冤情可明。
張雄照,明了,是我那四弟偷了銀子到長安玩,差點惹出了人命。
張照雄:那就好。撫臺大人今日小民冤情已明,小民還有一事請求。
撫臺:請講。
張照雄:今科那頭名秀才本是張兄的,請老爺判還給他。
張雄照:撫臺大人的,此事萬萬不可,我今科雖考上了頭名舉子,可論才論德都不及張照雄,再說張賢弟舍銀救危在前,官錯中舉在后,這是天意,如判還給我豈不違了天意。
撫臺:二位秀才不必爭執,舉子一事本官定當奏明圣上給你們一個滿意的裁決。
張雄照:賢弟呀,我有一言如魚骨梗喉不吐不爽,說出來又怕賢弟為難。
張照雄:大哥有話但講無妨。
張雄照:今日大堂之上見賢弟的德品,為兄打心眼里敬慕,欲與你結為金蘭之好不知賢弟肯與不肯。
張照雄:只要仁兄看得起不嫌棄,小弟就有一個好哥哥了。
撫臺:好、好、妙、妙、二位秀才明事理講義氣,盡釋前嫌義結金蘭,真是不打不成交,一場官司結和好,胡知縣,后院設宴祝賀二秀才結拜,為張照雄壓驚。
胡知縣:好,這事大人請放心,今天用我的俸銀請客。
 
幕落
 
第九場  御賜金匾
 
幕啟:(撫臺、胡知縣、一班衙役,上。衙役抬著紅底金字大匾,匾書“蔭德舉人,”又抬兩棵華山松。)
撫臺(唱)
前些日到華山巡查訪賢,
糾正了一樁離奇錯案;
糾錯中喜覓得文中奇賢,
張照雄一家人非同一般。
華州的張雄照德才也賢,
釋前嫌二秀才義結金蘭。
平冤案得良才好事圓滿,
回府后逞奏折圣上達傳;
皇上他看奏折笑綻龍顏,
揮御筆書金匾再加封官。
皇恩高浩蕩蕩澤光齊天,
御封了華陰華州二良賢;
撫臺我費心機賢能推薦,
也算是把功德留在人間。
今日我奉圣旨到華陰縣,
要讓那蔭德舉人萬古傳。
胡知縣:多虧撫臺大人你上奏朝廷舉薦良賢,才有今日這傳圣旨封官褒獎賢良的仁義之舉,這圣旨一傳達國家就多了二位棟梁之材,大人你也千古留芳名。
撫臺:為國家舉薦良賢人人有責,二位秀才有德有才當之無愧,我有何芳名可留,胡知縣不要胡亂奉承。
  衙役:秉老爺前邊到了興仁莊。
撫臺:好,打道興仁莊傳圣旨(眾下)。
 
 
二道幕啟:張照雄家,同前景。
張母:(上)
(唱)風和順日色麗艷陽普照,
枝頭上喜鵲兒歡歌跳躍;
藍天上云朵兒結成五彩,
院中的大公雞昂頭鳴叫。
狗兒歡貓兒跳真正蹊蹺,
難道是哪路的喜神來到。
張父:(上)老婆子看把你高興的。
(唱)老婆你真格是越活越少,
窮日子還過得眉開眼笑;
貧骨頭見不得三天飯飽,
瘋顛顛不知那溝深山高。
張母:你呀,老愛拾我的楞,你不看今日這,喜鵲叫,貓狗鬧,公雞麻雀都跳躍,我能不樂我能不笑。
張父:真是叫花子唱亂彈——窮開心。
(張雄照攜妻牛翠花上)
張雄照:伯父、伯母、照雄弟!
張母:(開門)呀,是雄照,快、快進來。我說呢,今天喜鵲一個勁叫,這不,貴客臨門了。
張雄照:
牛翠花:伯父、伯母好,二老在上侄兒這邊有禮了。(二人跪拜磕頭。)
張母:快起來,一家人何必多禮。
牛翠花:伯父,伯母侄女給二老縫制了兩件衣服盡點孝心。
張母:人來就夠大娘高興了,還帶啥衣服來。
張照雄:(從屋內上。)大哥,大嫂你們來了。
村保:(上)大哥、大嫂、喜事來了。
張父:兄弟,看你急的啥喜事來了。
村保:這可是大喜啊,撫臺大人和知縣還有一班公差衙役們,抬著大匾吹吹打到咱村了,說是傳皇上的圣旨為咱照雄封官立碑呢。
張母:你呀,真會逗人樂,開啥玩笑呢。(內樂聲起。)
村保:誰敢開這玩笑,你聽,他們到了,快準備接圣旨吧。
內喊:圣旨到!
(撫臺、知縣、后隨一班官差衙役,抬著大匾、松樹。張照雄、張雄照等急忙跪下。)
撫臺:張照雄聽旨。
華陰頭名秀才張照雄,趕考途中舍銀救危放棄赴考,品德高尚德傳鄉里,官錯中舉不羨榮華,不授虛譽,上書退舉情操高潔,蒙怨受屈但心懷惻隱美德崇高。張照雄雖未赴考但才德非凡,貧賤不移其志,榮華不動其心,堪稱世人楷模,實乃我朝棟梁。皇恩浩蕩任人唯賢,張照雄御封“蔭德舉人,”御筆親書“蔭德舉人”金字大匾一塊,御賜華山松兩棵,以彰其功傳頌萬代。張照雄官封商州知府,擇吉日赴任。華州秀才張雄照,才學過人今科奪得陜西頭名舉子,但官方出誤金榜無名,今皇上御筆親批復還張雄照頭名舉子銜。  欽此!
眾呼:吾皇萬歲!萬萬歲!
撫臺:張照雄,皇上惜才愛德,賜匾封官,此番到任一定要戒驕戒躁,盡心盡力報效皇恩,莫負圣意。
張照雄:大人放心,學生出身貧寒最知平民百姓疾苦,到任后一定愛民如子,敬民如父,反腐敗倡廉風,磊磊落落做人,為百姓干實事造福一方。
張雄照:多謝撫臺大人舉薦,今日金榜重題小人當永記大人的恩典。
撫臺:這都是皇恩浩蕩,本官只不過是傳達圣意罷了。
張父:撫臺大人,我兒能有今天全靠老爺舉薦,小老兒這里有禮了。(跪拜)
撫臺:老人家快起,照雄今日榮耀非是我舉薦之功,這是你二老教子有方,也是我朝興盛之兆。
(眾鄉親上。)
村保:鄉親們,皇上今天給咱們照雄封官賜匾,給咱照雄家栽華山松,傳頌后世,咱們先把這匾掛起來,樹栽好。
眾鄉親:好,咱們掛匾,栽樹,立碑。(眾鄉親與眾衙役一同,豎碑,栽樹,掛匾,歡樂輕快的音樂起,全場一派喜氣洋洋。)
                           幕落
 
                                                                                       (一九九八年五月四日一稿   七月七日二稿 
                                                                                                十二月二十八日三稿 2011年7月9日再改)
 
【作者:秦福長】  【發表時間:2014/8/24】  【打印本頁】  【關閉窗口
 
和諧陜西網 銅川慈善協會 渭南文物旅游網 環球網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 國際日報 中國檢察網 中國法院網
人民日報 新華網 央視網 中國公安 中國文物信息網 太華索道 陜西 西部法制報


網站備案:陜ICP備14008634號-1       投稿信箱:2569427969@qq.com 

地址:中國·咸陽        電話:131-5212-8066       傳真:029-33765110

您是第 位客人

版權聲明:本網站所刊內容未經本網站及作者本人許可,不得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等,違者本網站將追究其法律責任。本網站所用文字圖片均來自作者投稿和公共網站,凡圖文未署名者均為原始狀況,但作者發現后可告知認領,我們仍會及時署名或依照作者本人意愿處理,如未及時聯系本站,本網站不承擔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