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均波委員還建議廣電總局加強對“娛樂快餐文化”的監管,對純粹娛樂沒有實際傳播價值的節目堅決取締。 “作為青少年的‘偶像’,公眾人物在青少年教育中應該樹立正面的‘英雄’形象,通過公益、影視作品、綜藝節目輸出正確的世界觀、社會觀和價值觀,鼓勵青少年不斷進取、勇于擔當,成為中華民族未來的‘英雄’。”
公眾人物的一舉一動都會被無限放大傳播
從學術造假到挑唆粉絲“互撕”
從億萬漏稅到公然吸毒
從嫖娼出軌到代孕棄養……
公眾人物“德不配位”的現象越來越常見
少年將父親的160萬元存款打賞主播
小學教師組織學生為明星應援等
“飯圈”亂象
也引發全社會關注
在滬全國政協委員、中科院院士葛均波,在滬全國政協委員、同濟大學副校長顧祥林分別提交提案,呼吁加強管控“劣跡公眾人物”,建立“劣跡公眾人物”黑名單庫,分門別類整治“飯圈”應援亂象,戴上制度的“緊箍”,幫助青少年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建立黑名單庫
在葛均波委員看來,雖然對限制劣跡演藝人員出臺了相關管理通知,但各類劣跡公眾人物通過各種形式改頭換面繼續出現在各類活動中,對青少年的世界觀、價值觀造成不可磨滅的負面影響。
全國政協委員、中科院院士葛均波。受訪者供圖
由于缺乏對公眾人物劣跡事件的等級評估,很難確定劣跡事件的性質。中國演出行業協會2月5日發布《演出行業演藝人員從業自律管理辦法》,明確指出了劣跡演藝人員懲戒復出的程序。但該辦法管轄范圍較小,對演藝人員之外的其他領域公眾人物缺乏劣跡事件對應的懲罰標準,不明確劣跡事件等級可能造成一定的輿論風險。
“我國尚缺乏類似‘失信被執行人’的‘劣跡公眾人物’黑名單,我們對大多數公眾人物的劣跡往往只能通過非官方、不正規渠道得知,在信息不對等的情況下,大多數青少年會對‘偶像’的劣跡沒有明確的認知,甚至出現‘無論某某怎樣,我們都支持他’等無腦應援。”葛均波委員建議廣電總局繼續完善《演出行業演藝人員從業自律管理辦法》,對劣跡事件按照諸如道德問題、法律問題等明確詳盡分類,初步形成行業標準方案,并最終形成管理條例,獲得相關法律的強制執行力。
參照最高人民法院建立“失信被執行人”黑名單庫的做法,葛均波委員認為,可以由最高人民法院建立“劣跡公眾人物”黑名單庫,定期對外公布。同時根據劣跡事件等級,從交通、財稅等多方面不同程度地限制“明星待遇”。
葛均波委員還建議廣電總局加強對“娛樂快餐文化”的監管,對純粹娛樂沒有實際傳播價值的節目堅決取締。 “作為青少年的‘偶像’,公眾人物在青少年教育中應該樹立正面的‘英雄’形象,通過公益、影視作品、綜藝節目輸出正確的世界觀、社會觀和價值觀,鼓勵青少年不斷進取、勇于擔當,成為中華民族未來的‘英雄’。”
分門別類整治
“青少年正處在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飯圈’應援行為會導致以金錢和名利為導向的價值觀,也會影響學習,對他們的成長非常不利。”顧祥林委員表示,互聯網時代帶來的這個新問題既關乎青少年的培養,也是文化領域的社會治理問題,因此他建議分門別類整治“飯圈”應援亂象,給它常念制度的“緊箍咒”。
全國政協委員、同濟大學副校長顧祥林。受訪者供圖
顧祥林委員表示,應根據“粉絲”群體分類,對成年人的過度應援行為以勸誡為主,對未成年人則要明令禁止;按應援送禮的“初衷”分類,對自發應援行為可以不作過多限制,但一些“粉頭”以應援為由私自斂財,就需要加強監管;按應援行為的性質分類,如果應援主體是自由行為無可厚非,但如果是利用職務之便,如小學教師組織學生為明星應援,就應介入制止;以收取應援物品的人員身份和目的分類,區別于收取普通紀念品,變相斂財行為應予以取締。
新民眼工作室江躍中 方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