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鴻飛:用好藝術這門“世界語言”,講好中國故事
2月22日,當《南方》雜志記者走進位于廣州市海珠區的石磨坊工作室,全國政協委員、廣州雕塑院院長許鴻飛正創作一座巨幅浮雕。墻面的泥稿在許鴻飛的刮拭下,人物輪廓清晰起來。火熱的創作熱情和室外的寒冷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作為一名土生土長的廣東藝術家,許鴻飛因其“肥女”主題的系列雕塑被公眾熟知。2018年以來,身為全國政協委員的許鴻飛共提出個人提案6件、集體提案16件。履職期間,他有怎樣的感受?即將召開的全國兩會,他將帶著什么樣的提案赴京?許鴻飛擦去手上的紅泥,在工作室接受了《南方》雜志專訪。
圖為許鴻飛雕塑世界巡展哥倫比亞站
藝術和幽默是世界語言
赴京參加全國兩會,許鴻飛的提案是《講好中國故事 助力文明交流》。
“藝術家要通過作品講好中國故事、貢獻文化力量。”多年來,許鴻飛積極參與社會考察和調研,持續關注踐行送藝下鄉,呼吁貢獻文化力量、產藝融合助力鄉村振興以及促進對外文化交流多元化、全面增強國際影響力。
2013年起,許鴻飛完成了法國、澳大利亞、意大利、西班牙等地共43場“許鴻飛雕塑世界巡展”,“抗疫”、鄉村振興、體育等系列作品以獨特的雕塑語言,傳播著中國正能量,形成了一個獨具符號性的藝術IP,深厚的中國文化元素在海外大獲好評。隨著全球巡展,許鴻飛不斷積累沉淀,有了中國文化從“走出去”“走進去”到“請出去”“請回去”的見解。
圖為許鴻飛雕塑世界巡展哥澳大利亞站
“中國文化不僅要能‘走出去’,還要‘走進去’,爭取‘請出去’‘請回去’。‘走出去’不難,但是我們還需要走進主流,要得到從民眾到媒體、政府等全方位接受才是真正地‘走進去’了。作品得到了認可,我們作為藝術家還會被邀請出去。這些年很多國家都在邀請我們,這就是‘請出去'。因為作品內容好,還會再次被當地政府邀請,這就是‘請回去'。”許鴻飛說。
虎年春節,名為“你好虎年”的展覽同步在廣州和西班牙薩拉曼卡舉行,引起圍觀。其中,體態豐腴、憨態可掬的“肥女”和老虎互動——這座名為《虎虎生風》的雕塑前歡笑聲不斷。西班牙薩拉曼卡的市民對于這批來自中國的“肥女”并不陌生,對于來自中國的雕塑家許鴻飛也并不陌生,因為這已是許鴻飛第四年應邀在薩拉曼卡參展了。
圖為許鴻飛雕塑世界巡展土耳其站
造型就是雕塑的語言,簡潔有力,空間感強,不需要翻譯,這是雕塑的共通性。從豬年的作品《肥年肥舞》、牛年的“你好!中國牛”系列作品到今年的“2022•虎虎生風”系列作品,中國傳統生肖和“肥女”的快樂風格,作品受到當地市民的喜愛,每一次展覽都吸引大批市民游客在雕塑前合影留念。不少人對許鴻飛點贊,認為這些雕塑給城市帶來了歡樂。今年春節的這組雕塑更是被薩拉曼卡市民們稱之為“用這份幽默為城市沖淡了疫情的壓抑”。
“無論在倫敦市政廳廣場,在薩拉曼卡的街頭,還是悉尼歌劇院廣場……每一個地方的展覽都能夠在城市的重要場地直接跟民眾互動,讓他們發現原來中國人也這么幽默。幽默和藝術一樣,是‘世界語言’,具有強大的感染力。”許鴻飛深信“肥女”等一批雕塑作品作為文化使者,讓世界更加看到中國的富足和自信,這是對外交流的好方式。
采訪中,他多次表達希望創作具有獨特性、創造性和共通性的作品讓外國人感受到中國的變化,通過作品講好中國故事,在世界舞臺上展示中國健康、快樂、幸福、自信的形象。
圖為許鴻飛雕塑世界巡展西班牙站
幸福山鄉就是絕佳的中國故事
許鴻飛的世界巡展中,動物成為“肥女”系列不可缺少的元素。而許鴻飛告訴《南方》雜志記者,這些雕塑的靈感都無一例外地來自中國鄉村。
“鄉村是我藝術生涯的出發點,我的藝術來源于生活,來源于基層,來源于這片土地,和可愛的人民。”在這份初心下,許鴻飛已經走過“藝術助推鄉村振興許鴻飛雕塑藝術百村展”第17站。
2021年11月,許鴻飛帶著自己的雕塑作品《肥年肥舞》走進了連南的瑤寨。80多歲的老奶奶也跟著大伙一起研究起雕塑。她先是摸了一下雕塑說“感覺很滑”。緊接著她又說:“你這個豬不能馬上殺。”兩句樸實的話讓許鴻飛不禁開懷大笑起來。在老人家眼中,一般家里的豬至少要喂到150斤以上,所以眼前這個雕塑就遠“不達標”的。這種純粹質樸的視角令許鴻飛驚喜感慨不已。
圖為許鴻飛雕塑世界巡展秘魯站
“肥女”和豬的互動,這份快樂的作品感染了外國觀眾,而走入鄉村,又有了別樣的共鳴。藝術品從展覽館里的“高高在上”,如今走入鄉村田間,讓許多可能一輩子沒有接觸到雕塑展覽的村民觸摸到了藝術。
“在高高低低的山寨里,在綠油油的稻田里,在鄉間小路,藝術的加入讓鄉村更顯詩意和浪漫。整個環境的變化,讓村民們對藝術有了親近感。孩子們也會在不知不覺中得到藝術的啟蒙。”許鴻飛說。
這些感性認識,經過許鴻飛的系統調研和思考,變成了他“送藝下鄉貢獻文化力量,產藝融合助力鄉村振興”的提案建議。
圖為許鴻飛雕塑世界巡展德國站
“提案在調研和藝術實踐中產生,這是我履職的方式。”許鴻飛告訴記者這幾年共調研了近50個廣東鄉村,一邊調研一邊將雕塑藝術帶進鄉村。以連南千年瑤寨為例,2009年許鴻飛的肥女系列展覽就曾來過這里。藝術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活力,當十二年后再次來到瑤寨,許鴻飛發現越來越多的游客被吸引來到這里。
這份經歷也反哺許鴻飛的藝術創作,他將這種來自廣東山鄉巨變的幸福感融入雕塑中。在他的眼中,因為這些作品反映了時代的變化,因此無論雕塑帶到其他哪里,都會自然而然地引發共鳴。
“當這些作品一站站地在國外巡展時,它展示的是鄉村的,而這份情感也是世界的。從這個角度來說,幸福山鄉就是絕佳的中國故事。”許鴻飛說。
圖為“少年歸來”許鴻飛雕塑藝術百村展·連南站
用作品記錄時代
位于石磨坊地下一層的工作臺上,一個待完工的紅泥造型吸引了《南方》雜志記者的注意。用鋼絲扎成的人形結構狀似騰空,旁邊的墻壁上貼著運動健兒滑下U型場地的瞬間照片。
從2008年的“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到2022年的“一起向未來”,許鴻飛不斷用雕塑作品記錄著時代。2020年,許鴻飛以足球為主題的《突破》被皇家馬德里足球俱樂部收藏。雕塑中,兩個“肥女”正在奮力爭搶一個足球。力與美,嶄露其間。
圖:許鴻飛雕塑在黃埔長嶺開展以藝術助推鄉村振興
“時代滾滾向前,藝術家也要不斷有作品,新時代要有新作品,用作品記錄時代。”許鴻飛告訴記者,目前繼續在全國調研,以調研促創作,以原創作品帶動國際交流。接下來他將在新疆、西藏、貴州等村落開展雕塑的下一站。
許鴻飛正用行動讓藝術創作成為傳遞中國新形象的有力載體,傳播當代中國價值觀念,同時堅持獨特的藝術表達形式,讓中國故事更加精彩。
圖:英倫邂逅——許鴻飛雕塑世界巡展英國倫敦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