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臨洮縣公安局大院,突然開進了一輛省廳的警車,從車上下來四名全副武裝的公安人員,闖進公安局會場,不由分說,將兩名干警帶走。
他們一個是公安局副局長,一個是緝毒大隊隊長,都是緝毒英雄。
目睹這一幕,到會的所有干警驚呆了,這是怎么回事?
這一切,還要從一起“8.11”特大販毒案說起。
在出租車司機荊愛國的車上,公安人員發現毒品,而且是數量巨大,被判處死刑,這就是轟動一時的“8.11”特大販毒案。
當事人不服判決,提出申訴。
隨著案件的審理,一個由緝毒警和毒販聯手,精心炮制的驚天冤案呈現在法官面前。
他們為什么陷害荊愛國?這個案子又是如何翻過來的?
2001年8月11日上午,蘭州市出租車司機荊愛國駕車正在路上行駛,突然被一個男乘客攔住去路。
荊愛國隨意打量了一下對方,此人40多歲,西裝革履,氣質非凡,帶著一副金絲邊眼睛,頗有學者風范,又像科學家。
“師傅,您到哪里去?”荊愛國彬彬有禮地問。
“我不坐車,讓你給我捎點東西。”眼睛男說。
“是這樣的,我們是一家高科技公司,有一箱芯片需要帶到客戶,價值上千萬,本來我要親自去送的,但是臨時有點急事不能脫身,請你帶過去,運費5000元。”
荊愛國一聽,張大了嘴巴,心說這也太多了吧,竟然有了一絲猶豫。
眼睛男看出了他的反應,連忙解釋說:“因為這批貨對我們來說非常重要,車費少了怕你不能按時送到。延誤的話,我們公司要賠付對方10萬違約金,所以要多給錢,師傅才會重視,只當是風險金了。”
荊愛國一聽這才放下心來,暗暗責怪自己沒有見過世面,商人都是精打細算的,他們絕對不會干傻事,既然人家給這么多,那一定是覺得值,管他呢,給他按時送到就是。
看到荊愛國答應,眼睛男拉開車門,將手中的大皮箱放到了車后面,然后對他說:“本來我可以現在就給您運費的,但是為了保證送到,只能貨到付款,不好意思,您看行嗎?”
荊愛國對此沒有異議,點頭表示同意,因為拉貨的話,都是這規矩。
荊愛國今年29歲,跑出租已經8年,因為牌照難辦,車是自己承包別人的,每天交200元,油錢還是自己掏。
一般來說,出租車都是兩人跑,白天黑夜輪班。
而荊愛國父親得了偏癱,母親糖尿病,妻子又是高度近視,又要供兩個孩子上學,生活重擔全靠他一個人挑;因此荊愛國就當起拼命三郎,白天黑夜一個人跑,到了黎明前往往累得東倒西歪,頭昏腦漲。
但是家里有這么大負擔,不干咋辦,只能硬著頭皮當拼命三郎。
盡管如此,每天能落200塊就燒高香了。
這天的活不怎么好,幾個小時下來才賺了一百多塊。
但是沒曾想,一來就來了個大單,一趟就相當平時跑半個月了。
因此,荊愛國心花怒放,他哼著小調一踩油門,向著客人指定的方向開去
可是讓荊愛國做夢也沒想到,為了這5000元錢,自己的命差點搭進去,這次出行,自己走的幾乎是不歸路。
隨著汽車的行進,危險開始一步步向自己靠近。
他的車剛剛開出20公里,前面就有人設卡查車。
經常跑出租,對設卡查車的見多了,有路政的,有交警;因此荊愛國并沒有在意。
不過今天有點稀罕,查車的竟然是緝毒警。
“請您停車接受檢查,我們是臨洮縣公安局緝毒隊的。”一個緝毒警一邊敬禮一邊說。
沒錯虧心事不怕鬼叫門,荊愛國痛痛快快打開了車門。
幾名緝毒警立刻蜂擁而上,開始檢查,他們打開了皮箱,檢查之后說了一句話,荊愛國聽了,腦袋嗡地一下就大了——“對不起,你車上的東西可能是毒品,請您跟我們到公安局接受調查!”
到了公安局,荊愛國隨即就被控制起來。
當晚,荊愛國徹夜未眠,他這才懊悔自己,沒有多長個心眼,竟然為別人拉了毒品。
之前整天侃大山,說毒販如何如何,說販毒是重罪,是死罪,如今自己竟然跟毒品攪在一起,這可如何是好?
不過他同時安慰自己:我不知道那是毒品,不能按販毒處理。
而且太還天真地想,那些東西也許不是毒品,毒販何等聰明,都是將毒品藏到人體中,海面夾層里,怎么會用這樣的昏招、蠢招?
因此他猜想,那東西一定不是毒品。
可是第二天檢查結果出來了,那包物品一共9快,確實是毒品,而且重達3669克,里面的主要成分是海洛因成分。
審訊室里,荊愛國抓狂了,他一遍又一遍地喊:“我是冤枉的,我不知道那是毒品!”
但是民警辦案講的是證據,都聽嫌疑人的,世界上沒有罪犯了。
隨即,荊愛國被批捕,一個月后被起訴,辦案效率之高,前所未有。
此案被定為“8·11”特大運輸毒品案,引起轟動。
定西地區中級人民法院審理之后認為,荊愛國攜帶毒品事實清楚,證據確鑿,販毒罪名成立。
法院認定,荊愛國的行為已構成運輸毒品罪且運輸毒品數量特別巨大,依法判處荊愛國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
聽到宣判,荊愛國崩潰了,他發瘋似地高呼:“我冤枉,我冤枉。”
他的聲音在法庭上久久回蕩,但是沒有人理睬。
法院判決出來后,臨洮公安局一片歡騰,馬上籌備為緝毒隊的警察請功。
按照繳獲毒品的數量,3669克這個數量非常大,是臨洮公安局緝毒隊成立以來繳獲毒品數量最多的一次,前所未有。
因此全局上下歡欣鼓舞,上級公安機關也發來賀電。
查獲這個案子的,是局里主抓緝毒工作的副局長張X卓和毒隊隊長邊X宏。
一時間,張副局長和邊隊長成了縣里街談巷議的緝毒英雄。
可是,荊愛國這邊卻提出了上訴。
開庭那天,荊愛國的妻子張子涵當庭質問丈夫:“愛國,告訴我,你是不是毒販?”
盡管法警上來制止,荊愛國還是斬釘截鐵地說:“我冤!”
妻子說:“我就是砸鍋賣鐵也要救你!”
在接判決書的第二天,荊愛國家屬遞交了上訴書。
張子涵妻子上高中時就是尖子生,班主任認為她的實力能考上一本。
但是高考之前她家里出了變故,與名校擦肩而過,成為一生遺憾。
這次為了營救丈夫,張子涵發揮自己的才華,自己為丈夫寫上訴狀。
本來打算找律師的,當天下午她就去了律師事務所,但是沒有人接這個案子,因為難度太大,勝算太小了。
不得已,她只能自己來了。
當天下午她就到了圖書館,晚上又打開電腦上網查找資料,連夜寫出了訴訟狀。
上訴的理由如下:
一、認定荊愛國有罪的證據是本人供述和毒品稱量的鑒定報告,是不是毒品需要第三方鑒定。
二、把毒品交給荊愛國的那個“乘客”警方一直沒有抓到,毒品的來源是哪里,又要送往哪里?荊愛國知不知道攜帶的是毒品?他是販毒的還是帶毒的?
但是,這些質疑也顯得蒼白無力,上訴被法院駁回。
張子涵當時非常灰心,但是丈夫在家里的一片天,沒有丈夫這個家就塌了,她只能破釜沉舟,打算到高院、到北京上訪。
只要人不被行刑,就有一線希望,她不相信,老天爺不開眼,會讓這個災難深重的家徹底垮掉。
她同時也相信司法機關,不會讓丈夫蒙冤,之前那么多冤案不都昭雪了嗎?
就在荊愛國妻子到處奔波、為丈夫喊冤的時候,老天開眼了。
蘭州市公安局又破獲了一起販毒案,抓獲了一名叫馬進孝的犯罪嫌疑人。
在接受審訊的時候,馬進孝突然向民警講述了一個驚人的內幕。
他說我是好人,之前我在臨洮配合公安人員緝毒立過大功,你們別弄錯哦。
一番話,說得干警一頭霧水:“說說,你立了什么功?”
接下來馬進孝的講述,讓干警大驚失色。
原來他所謂的立功,竟然是把毒品放在毫不知情的出租車司機車上,栽贓人家販毒,背后策劃者,竟然是那兩位聞名遐邇的緝毒英雄———臨洮公安局副局長張X卓和緝毒隊隊長邊X宏,那個案子,就是引起活動的“8·11”特大運輸毒品案,
馬進孝說,這天張局和邊隊找到我,說讓我配合做一件事,可以立功。
在他的安排下,我買了10克海洛因加工成3千多克。
然后他們讓我再想辦法找個司機把東西送到一個地方,剩下的事我就別管了。
聽到馬進孝的敘述,審訊的公安人員汗毛倒豎、毛骨悚然,他們不敢怠慢,直接向甘肅省公安廳匯報了這一情況。
省公安廳領導感到非常震驚,立即下令對“8·11”運毒案繳獲的毒品進行再次檢驗。
技術人員檢驗之后,眼睛也瞪圓了。
他們從繳獲的9塊毒品中取出1塊進行了再次鑒定,這些毒品中,海洛因的含量最少的只有0.1%,最多的也只有0.19%。
換言之,也就“8·11”運毒案繳獲的重達3669克的物品真正的海洛因成分的總含量不到7克。
為什么會少了3克?馬進孝自己享用了。
于是在當天,他們就將檢驗結果提供給了定西地區中級人民法院。
此事十萬火急,說不定被冤枉的人就會執行死刑。
法院收到公安廳的鑒定結果之后,覺得此案有必要推倒再來,因為毒品數量是給犯罪嫌疑人量刑的主要依據,數量達不到就不能判死刑。
法院領導決定對荊愛國涉嫌運輸毒品一案進行重新審理。
而省公安廳領導也根據馬進孝交代的情況召開緊急會議,決定有必要立即采取行動,夜長夢多。
這就出現了文章開頭的一幕,涉嫌制造假案的張局和邊隊被刑事拘留,接受調查。
他們對設圈套栽贓的事實供認不諱,目的當然是為了得獎金,立功受獎。
臨洮西面是臨夏地區,臨夏地區金三角毒品運往內地的必經之路,毒品販運極其猖獗。
因此,臨洮公安局干警肩負緝毒、保證人民健康的重擔,多年來立下汗馬功勞。
在打擊販毒的同時,上級公安機關每年都會下達一定的任務要求下屬公安機關完成。
邊偉宏供述說,眼看再有四個月就到年底,他們當年的緝毒任務還差得遠,他們緝毒隊在全地區公安系統的各項評比中都是倒數第一,因此他們倍感壓力。
按說,為了完成任務,他們應該把精力集中在如何尋找線索,打擊毒販身上。
但是他們卻突發奇想,走歪門邪道,想到了陷害他人來完成任務。
根據規定,繳獲1克海洛因能夠獲得35元獎金,“8·11”運毒案查到的3669克海洛因,相關人員可以得到10萬元獎金。
而榮立三等功二等功,那就更是金錢難以衡量的。
因此,張X卓、邊X宏找到毒販馬進孝用石灰加工成塊狀,在表面涂抹一些海洛因,他們同時給檢驗人員做了交代,渾水摸魚,瞞天過海,給司機定罪。
最終,張、邊二人和有關人員立功受獎,荊愛國卻被判死刑,走上不歸路。
隨著兩人供述,案子真相大白,荊愛國也無罪釋放,被從死亡邊緣拉了回來,重獲自由。
2002年年底,定西法院以徇私枉法罪判處張文卓有期徒刑5年,邊偉宏則被判處有期徒刑3年,緩刑4年。
后記:
為了完成任務,立功受獎竟然設局陷害一個無辜公民,差點害死一條人命,摧毀一個風雨飄搖的家庭,真是喪盡天良。
根據有關資料,每年有300名緝毒警倒在毒販槍口之下。
相比千萬英勇的緝毒戰士,張邊二人只是個別敗類,就像太陽中一兩個黑點。
我們也不能因為極個別的敗類,而忽略了廣大緝毒警為人民生命健康而做出的巨大犧牲和貢獻,更不能動搖對司法公正的信心。
事實上,正是公安機關嫉惡如仇,不護短不捂蓋子,對人民生命高度負責,荊愛國才能重見天日。
但是這起案子也告訴我們,制度是權力最好的籠子,能讓惡人不能使壞。
荊愛國也應該從中吸取教訓,天上不會掉餡餅,對反常的好處,要多個心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