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向來有父母官的說法,當然對應的也有狗官和官逼民反的說法。
不過自新中國建立以來,大部分的官員還是勤懇執法,為人民服務的。
一個殘疾的老農民和一個退休的副市長,按常理來說是不會有任何關系的。
然而20多刀的傷害說明兩人間的仇怨積蓄已久,殺人者被稱為英雄更能說明這副市長是天怒人怨。
兩人同住一村,究竟發生了什么事情讓辛勤一輩子的老農民竟然暴起殺人?讓我們一探究竟。
暴起殺人的老農民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攝像頭監控等設備不斷完善,犯罪案件的頻次已經大幅減少,更何況是殺人命案。
一般來說,出現命案很快就會在網絡上引發廣泛的討論和熱議。
而這起發生在2022年的命案,居然在時隔半年之后才在網絡上有所曝光,其內中情理值得我們挖掘、深究。
2022年10月14日,在東北的黑土地上發生了一起命案。
在黑龍江肇東縣,殘疾老農民隋廣義20多刀殺死了同村退休在家的副市長孫德志,然后自殺身亡。
殺人者二十多刀殺人后自殺,這起命案很快在周邊傳揚開來。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大家都在為隋廣義叫好,說殺得好,更有人送上了花圈,上書隋老英雄千古,還有為民除害等挽聯。
雖然還沒有真實的判決說明,不過就上述這些簡單的證據,我們就可以得知,這個退休的副市長定然是惹了眾怒。
要知道中國的百姓都是最樸素的人,不到萬不得已是不會跟官員發生沖突的。
更何況雙方的身份差距如此之大,一個是老農民,一個是退休副市長。
雖然共處一個村子,但是這位隋姓老農民估計連縣城都沒有去過多少次。
民不與官斗,接下來就讓我們看看這個孫德志副市長究竟做了什么傷天害理的事情。
交地賠款的隋廣義
民以食為天,在中國農村,農民最看重的就是自己的一畝三分地。
歷史上無數的封建王朝都是因為土地兼并、農民無所耕種,最后才走上了造反的道路。
隋廣義就是如此,當你耕種了差不多30年的土地,突然有一天被人告知不是你的,你也會崩潰的。
自開放以來,相對應的我國在農村實行了包產到戶的政策。
也是在這一時期,1992年隋廣志一家五口人分到了12畝田地。
從此時起到現在,在有農業稅的年代,隋廣義每年都按時繳納。
取消農業稅后,隋廣義也是年年耕種,從未讓土地荒廢。
對于一個老農民來說,這12畝田地幾乎就是隋廣義的全部家當。
一切仿佛都是按著正常的軌道行進,直到2021年7月,一紙訴狀打破了隋廣義一家平靜的生活。
孫德志稱隋廣義占用他家的田地多年不還,現在要求隋廣義退還土地,并賠償80萬元的損失費用。
隋廣義想不明白,都是一個村的,這是誰的土地村里人都是一目了然,都是熟知于心的,怎么可能占了你家的土地?
更何況你是退休的副市長,早已出去多年,村里早就沒有規劃你的地了。
本著大家都是一個村里的,對方還是退休的副市長,是不是有哪里弄錯了?農民嘛,都是淳樸善良的。
隋廣志見此情景,也知道事情肯定有哪里不對,只能盡自己所能去準備材料,證明自己的土地所有權。
隋廣義找到村里辦事處,拿出了村里土地登記使用的臺賬。
他找到了自己歷年來繳納公糧和農業稅的記錄,以及免除農業稅后國家的補貼證明。
齊全的資料給隋廣義注入了勇氣,在法庭上也是盡力辯論。
法院告知,孫德志擁有這12畝土地的“國有土地所有權證明”,并且這個土地所有證是早在2002年的時候就取得了。
也是在這個時候,時任肇東市國土局地籍科長、現任國土局副局長的辛某輝,給孫德志辦下了這12畝土地的所有證。
隋廣義想不明白啊,我辛辛苦苦耕種了三十多年的土地,怎么一眨眼就變成了別人家的?
眼見法院接連敗訴,隋廣義也知道法院是靠不住了,畢竟對方原來是副市長。
隋廣義開始走起了上訪的路子,仿佛冥冥中注定中國人最后的反抗都是上訪。
只是隋廣義并沒有遇到包青天,多次上訪毫無結果,甚至很多次上訪連相關部門官員的面都沒有見到。
他沒有門路也沒有背景,證明不了這12畝土地是自己的,甚至還背著法院判決的80萬賠款。
隋廣義也不是沒想過去找孫德志私下解決,只是孫德志根本就不搭理他。
無奈之下,走投無路的隋廣義最后一次陪著笑臉走進了孫德志家。
這次隋廣義還帶著一把刀,捅了孫德志20多刀,為了不連累家人,隋廣義又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這土地究竟是誰的
其實我們都明白,這塊土地肯定是隋廣義的,只是孫德志為什么看上了這塊土地?
孫德志一個退休的副市長,按理說吃喝不愁,還有國家的退休金,到底是為了什么呢?
按照孫德志提供的土地所有證,早在2002年的時候這塊土地就是他的了。
孫德志怎么可能好心讓隋廣義使用了將近20年而不去追究?如今就仿佛是突然想起來有這回事一樣。
根據隋廣義兒女的說法,也是廣泛流傳的說法,這12畝土地即將被政府征用修路。
這樣看來就很接近事實了,一塊耕種用的土地和一塊即將被政府征用、有拆遷款的土地,這價值可謂是天地之差。
據說隋廣義這12畝土地的旁邊就是孫德志家的廠房和機械化漁場等產業。
可是根據我國現行法律的規定,在職公務人員是不能經商的。
孫德志的這些產業究竟掛的是誰的名字?是怎樣存在的?值得紀委部門事后好好查一查。
一個退休的副市長和幾個任高官的子女,這樣的家庭或許是隋廣義上訴無門的原因吧。
至于孫德志那份“土地所有證”的來歷,肯定很有問題。
一個在職的副市長是通過什么樣的手段取得這張土地所有證的?相信我們每個人心中都很清楚。
為何被人稱道
隋廣義捅死孫德志后自殺身亡,這一切都是他個人的行為。
也不知道退休的孫德志會不會后悔,自己明明吃穿不愁,卻因為貪心這12畝土地而被捅了那么多刀而死。
在送給隋廣義的挽聯上,都是“隋老英雄千古”、“隋老英雄為民除害”等字眼。
這情景足以證明孫德志平時在村里肯定是作威作福、欺壓百姓、魚肉鄉里。
一個壞事做盡的人,雖然大家平時不敢反抗,但惡行都看在眼里,隋廣義此舉為民除害自然受到了大家的追捧。
這起事件在網絡之所以會引起輿論的極大反響,主要還是因為孫德志的吃相太難看了,欺壓百姓太過分了。
隋廣義老人的行動是弱勢群體維權的縮影,他的勇氣和決心得到了許多人的支持和鼓勵。
為隋廣義的遭遇發聲,是為了未來某一天我們遇到了這種事情時,也有人替我們發聲。
上訪法規該如何健全
隋廣義老人一開始也并沒有想著依靠暴力解決問題,還是相信法律和國家的。
只是隋廣義老人的法院上訴一敗再敗,上訪無門,最后才無奈的選擇了同歸于盡的道路。
隨著我國法律法規制度的健全,和掃黑除惡、清掃貪官污吏行動的逐步開展,敢于如此行事的官員已經越來越少。
人民對于公平和正義的追求也越來越強烈,這時上訪渠道和舉報渠道的便利性就成了硬性要求。
由于現實的限制,許多老人和弱勢群體的問題無法通過上訪機制得到有效的解決。
因此我們仍需加強上訪機制,讓沒有背景的老人也能得到合法的維權和公正的待遇。
政府可以在城市布置更多的上訪受理處,增加服務窗口,方便老年人前來辦理上訪事宜。
同時也可以增設“老人專門受理窗口”,加強對老年人的關愛和照顧,從而提高老人的參與率。
其次可以通過加強信息服務和宣傳,讓老人更加了解上訪的機制和相關政策。
政府可以開設網上服務平臺,提供上訪相關信息和政策解讀,及時回答老人的疑問和需求。
同時還可以通過新媒體和老年社區等形式,向老年人宣傳上訪機制并解釋政策,鼓勵他們積極參與上訪。
除此之外,還可以通過加強監管和規范來解決上訪中的問題。
政府可以對上訪流程進行規范,保證上訪環節的公開透明性和時效性。
同時還可以對接待人員進行培訓和管理,加強其對老年人的關心和照顧,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權益和安全。
在這個過程中,政府也可以設置一份詳細的上訪投訴建議書,使上訪案件能夠得到更好的解決。
結語
不難看出,此次農民暴起殺人事件,完全是農民的權益受到不公正的待遇,選擇相信法律,法律卻沒有給出回應;選擇上訪,卻上訪無門。
在百般無奈之下,他才選擇了同歸于盡的方式解決問題,不給家里留下負擔。
在這里筆者也無法苛責我國法律,畢竟我們的法律法規已經逐步完善。
只不過是一些害群之馬在那里為禍鄉里,更有一些人助紂為虐。
在這里希望相關部門能夠重視此次事件,不要稀里糊涂的讓它過去,讓該受懲戒的人受到該有的懲戒,讓蒙受冤屈的人得到清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