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陽彩虹:打造“絲綢之路第一板”
作者:楊小妹 汪曼莉 來源:陜西傳媒網-陜西日報 2016年02月28日

咸陽8.6代液晶面板生產線效果圖。2015年12月25日,CEC·咸陽8.6代液晶面板生產線舉行了項目開工儀式 記者 巨躍先供圖
2月27日是個星期六,咸陽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委會主任景雪峰依然“戰斗”在辦公室,面前的辦公桌上,是一摞摞厚厚的文件資料。
“全部都是工程項目的資料。”景雪峰告訴記者,為解決項目開工面臨的諸多問題,“春節里都在想著項目上的事。”
景雪峰所說的項目,就是去年12月25日開工建設的總投資280億元的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簡稱CEC)咸陽8.6代液晶面板生產線項目。
“彩虹”,曾經是咸陽的驕傲,是我國電子工業的輝煌。和韓國三星同年建廠的彩虹集團曾經是國內第一、亞洲最大、世界第三的彩色顯像管生產基地。但由于在液晶顯示技術替代顯像管技術的發展節點上出了問題,錯失了轉型機遇,集團面臨著嚴重虧損,配套生產的咸陽偏轉線圈等一些企業相繼瀕臨重組、倒閉。工業產值也從1999年占全市工業總產值60%,斷崖式降至2014年的55億元,僅占全市工業總產值1.9%。此后,5萬多名彩虹職工及家屬的工作生活也面臨著一系列問題。
2012年底,國務院國資委正式批準彩虹集團整體并入CEC,徘徊于低谷的“彩虹”又看到了重生之機。
8.6代液晶面板生產線項目是CEC在咸陽高新區投資建設的西北地區首條8.6代TFT-LCD生產線,被喻為“絲綢之路第一板”。項目采用a-Si工藝、IGZO工藝、Cu制程、GOA技術、COA技術、PSVA技術等世界先進的工藝技術,主要產品為50英寸、58英寸、100英寸超高清TFT-LCD面板。計劃2017年8月建成投產,建成后可形成月投入120K張玻璃基板(2250mm×2600mm)生產能力,預計年均實現銷售收入200億元,實現利稅20億元。
“這一項目不僅填補了咸陽電子信息產業大中型液晶面板生產空白,還可吸引上下游數百家相關配套企業跟進投資,進而形成一個上千億元產業鏈的‘重大項目’。”景雪峰說。同時,它也肩負著咸陽電子產業升級的重擔,并將在響應國家“一帶一路”戰略,搭建陜西“東有西安三星、西有咸陽彩虹”全省電子信息產業格局中發揮巨大作用。
“那段時間,大家都為這個項目操碎了心,每個人都希望,即將引進的這個龐然大物,能夠為咸陽的經濟社會發展帶來真正的效益。”景雪峰對此深有感觸。終于,去年9月12日,省委書記趙正永、省長婁勤儉、副省長姜鋒和省工信廳以及咸陽市主要負責人,會見CEC董事長芮曉武、總經理劉烈宏一行,為雙方項目合作堅定了信心。至此,8.6代線的生產項目落戶咸陽水到渠成。
來之不易,所以倍加珍惜。咸陽全市上下加足了馬力,推動項目建設“快馬加鞭”。
項目開工后,咸陽立即推動項目建設各項工作,市委、市政府多次召開專題會議,建立了“一周一次現場辦公,兩周一次專題會議,一月一次進展情況通報”工作機制。目前市級層面已經成立項目推進小組,由咸陽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掛帥。
1月12日,咸陽市領導專程赴京拜訪國家發改委,爭取項目支持。國家發改委同意在10億元專項債券資金的基礎上,加大資金力度,并會同工信部將該項目列為重點產業技改項目重點支持。
1月22日,在咸陽市與CEC合作推動電子信息產業轉型升級領導小組第二次專題會議上,綜合協調建設、項目資金籌措、政策資金爭取、土地征遷、環境保障、審計監督、項目宣傳、招商引資、老廠區開發9個組長當會立下了軍令狀:全力以赴做好各自工作。
咸陽市供電公司、水務集團、天然氣公司、污水處理廠、規劃院等單位就CEC項目動能供應已擬定初步方案。
咸陽市積極與平安銀行、西安銀行、交通銀行、興業銀行等金融機構對接洽談,目前已和部分金融機構達成初步融資意向。
作為咸陽歷史上單體投資最大的項目,CEC8.6代液晶面板生產線的落地生根,毫無疑問對加快咸陽乃至全省電子信息產業轉型升級,擴張工業經濟總量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同時,也將使徘徊于低谷的彩虹集團,重新煥發生機。
“推進措施緊鑼密鼓。”景雪峰說。據了解,項目將于今年3月正式動工。
CEC8.6代液晶面板生產線落戶咸陽,不僅是彩虹集團重返國內行業高峰的關鍵項目,也是咸陽市調整產業結構、實現轉型發展、邁向“工業4.0”的重要途徑,更承載著“絲綢之路第一板”的重任。 (記者 楊小妹 汪曼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