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新絲路青年影像大賽圓滿落幕
來源:華商網 時間:2015-11-21 10:14:16 編輯:王秋陽 作者:張洪滔
2015年11月17日,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新絲路青年影像大賽閉幕式暨頒獎典禮在西咸新區秦漢新城星河灣酒店盛大舉行。
陜西省委宣傳部副巡視員張宏科,陜西省新聞出版廣電局副局長 陸柯侖,西部電影集團副總經理趙平,西咸新區管委會副主任劉優軍,西咸新區管委會副主任、秦漢新城黨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大賽組委會主席楊占文,秦漢新城管委會副主任陳輝等領導嘉賓出席了頒獎典禮。
大賽征片近500部
9項大獎揭曉,《守陵人》獲最佳影片獎
大賽甫一啟動,便受到絲路沿線地區及國內各界的廣泛關注,收到涵蓋15個絲路地區、國家的300余部電影短片,近200部動漫短片,活動新聞被央視一套《朝聞天下》等央視新聞欄目連續報道6次,新華社、《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國電影報》、《中國青年報》、《陜西日報》等100余家媒體報道350余次。
經過一番激烈角逐,36部影片最終突出重圍,沖擊大賽金駝鈴獎(含提名獎)。大賽組委會組織專家評審團,從主體內容、創意性、技術難度、人物塑造、畫面、剪輯、音樂等多方面對這36部影片進行專業評審。
最終,《守陵人》獲得最佳影片獎、《光影人生》獲得最佳絲路主題獎、《如果你知道》獲得最佳原創音樂獎、《清華東路35號》獲得最佳導演獎、《鄰居家的小提琴》獲得最佳攝影獎、《兔哈的蘋果》獲得最佳編劇獎、《新墻頭記》獲得最佳動漫獎、《桑洼》獲得最佳紀錄片獎、《媽媽不在家》獲得最佳網絡人氣獎。
此次閉幕式暨頒獎典禮還有一大亮點,大賽組委會在頒獎典禮現場提供10個免費展位,集結陜西省內各大影視、投資公司,進行影視項目展示,為影視工作者提供職業交流平臺。
作品形式多樣質量高
一大批青年新生力量涌現
此次新絲路青年影像大賽對青年朋友們無門檻敞開,征片不限時長,不限類型,不提技術性高要求,讓愛好影視的“草根”青年們有了一展才華的絕佳平臺。
參賽者有出自北京電影學院、中國傳媒大學、中央戲劇學院、上海戲劇學院等知名藝術學府的專業學生及教師,也有就職于影視文化傳媒公司、文化音像出版社、媒體等相關單位的從業者,還有不少在做好本職學習工作的同時仍執著追求開發自我興趣的業余愛好者。
影片體裁包括紀錄片、劇情片、動畫片、實驗片等,形式多樣、不拘一格;影片類型豐富,涵蓋喜劇、愛情、動作、恐怖、懸疑、動畫、音樂等,不一而足。還有中國青年和韓國、羅馬尼亞青年合拍的影片。而影片長短、類型也不限制,入圍劇情片時長最長的超90分鐘,而最短的僅7分鐘。
專家評審團表示,此次征片涌現了一大批優秀的年輕人,總體征片質量高,能將故事講得流暢、主題多樣、格調較高,還能將配樂、剪輯、鏡頭運用得很好。
傳承絲路精神
秦漢新城深耕文化產業
據介紹,新絲路青年影像大賽是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陜西會場的重要活動之一。大賽由陜西省委宣傳部指導,由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組委會、西部電影集團、西咸新區秦漢新城主辦。
大賽持續約3個多月,子活動精彩紛呈。通過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電影周等活動,以優秀的影視作品為媒介,在廣大群眾中傳達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通過高校原創影像巡回展等活動,將優秀的青年影片送到高校學生中,激發其對影視的熱愛并進行創作。期間舉辦的“絲路青年師從百年劇社,交流傳承秦腔文化”活動,外國留學生學秦腔素材被納入中央電視臺國家宣傳片《一帶一路》。同時還開展“百名青年影視人才培養計劃”,招募有創意、有思想的影視人才,通過業內專家系統培訓與引薦,實現對影視從業者和愛好者專業素養的提升,促進對具備發展潛力的個人及項目的推介與落實。據最新消息,該計劃已招募了100名優秀青年,頒獎典禮之后,這100名青年將赴北京進行系統學習。
業內專家表示,“新絲路青年影像大賽”以電影為紐帶,傳承絲路精神,弘揚絲路文化,加強青年間交流,鼓勵扶持青年創作,是文藝活動激發社會正能量的典范。
新絲路青年影像大賽是西咸新區秦漢新城首次與專業機構西影集團聯合舉辦的影視專業賽事。秦漢新城有著豐富的秦漢文化資源,在成立初期就確定了“文化之城”的發展理念,致力于深耕文化產業,2014年引進了惠普中國等國際知名數字文化企業,其業態與西影的電影后期制作將產生緊密的合作。本次賽事的圓滿舉辦,是秦漢新城推動文化產業、尤其是影視文化產業發展的又一力作。
(華商網 張洪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