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1-04 10:38:04 |
來源: 陜西省人民政府網站 |
今年7月,在吉爾吉斯斯坦首府比什凱克東郊的莫斯科區,中亞地區首個楊凌現代農業國際合作示范基地正式揭牌成立。這標志著來自楊凌的旱作現代農業科技在該國成功落地。自此,這片以姑娘發辮和草原氈房為特色的異域他鄉,留下了來自中國陜西的“楊凌”烙印。
圍繞“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我省明確提出要把楊凌建成絲綢之路經濟帶現代農業國際合作中心,這為楊凌進一步加強與絲綢之路沿線國家的交流與合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機遇。
“喊破嗓子不如甩開膀子!睏盍枋痉秴^黨工委書記郭社榮說,楊凌要率先在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新起點中大有作為。
發揮趨同優勢 彰顯農科特色
去年12月,熱孜·申玫麗科娃結束了在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動科學院的學習,準備啟身回國。申玫麗科娃是哈薩克斯坦西南動植物研究所的蜂業主管,來楊凌主要是學習動物養殖方面的新理論和新技術。她和一起同行的30多位同學,都是在納扎爾巴耶夫總統基金的支持下,為哈薩克斯坦旱區現代農業發展前來“取經”的。
按照學歷背景不同,申玫麗科娃和她的同伴們,分別在農林科大動科學院、農學院、植保學院,度過了美好的兩個月時光。學習之余,他們上大雁塔,逛農高會,游兵馬俑,嘗蘸水面……對陜西充滿了好奇和熱愛。在回國去機場的路上,申玫麗科娃和同學們對楊凌戀戀不舍,紛紛表示今后有機會一定會再來楊凌,希望今后能與農林科大在牛、羊、駱駝等培育和養殖方面開展深入交流合作。
旱區自然條件的高度趨同,讓中亞國家對旱作現代農業科技需求更加迫切,也讓楊凌示范區在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中優勢凸顯。17年來,楊凌示范區農業科技示范推廣總效益達到133億元,推廣國內外動植物良種1700多個,面積超過2億畝,轉化推廣農業先進適用技術逾千項,讓干旱半干旱地區5000多萬農民受益……這些都為楊凌“破題”絲綢之路現代農業奠定了堅實基礎。
如今,楊凌獨具特色的“農科優勢”,已成為我省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新起點的一張“王牌”。
致力農高盛會 構建合作平臺
第二十一屆中國楊凌農高會,將于11月5日正式拉開帷幕。屆時,楊凌將同來自世界各地的賓朋歡聚一堂,同臺唱“戲”。
近幾年,從逛會農民到參展客商,大家都有一個共同的感受—農高會的“洋味”越來越濃。無論是“現代農業高端論壇”,還是“中外農民創業論壇”、“駐華使節楊凌行”等,都折射出農高會走向國際化的顯著特征。
目前,楊凌農高會不僅成為國際農業交流合作的重要平臺,也為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現代農業提供了舞臺。為打造“新起點”,楊凌早早“甩開了膀子”。
7月4日,由商務部主辦,楊凌示范區國際交流中心承辦的“2014年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農業管理研修班”開班儀式,在中國旱作農業技術援外培訓基地(楊凌)舉行。來自俄羅斯、吉爾吉斯斯坦、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4個國家的12名農業官員,參加了為期21天的研討學習。這不僅是上合組織首個高層現代農業研修班,也是面向絲綢之路經濟帶首個現代農業研修班。凸顯了楊凌在絲綢之路經濟帶現代農業領域的地位和作用。
今年農高會,“新絲綢之路”將成為最大亮點。屆時,不但有多場與絲綢之路經濟帶國家的專場簽約,來自哈薩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的政要、嘉賓,還將在農高會國際合作論壇上發表主旨演講。絲綢之路經濟帶農業合作懇談會、絲路國家駐華使節楊凌行等活動,也將成為農高盛會的焦點。
助推農企西進 實現互補共贏
在樂達草業董事長卲革看來,楊凌富集的農科教資源,與吉爾吉斯斯坦擁有的優越自然條件,兩者正好互補。卲革說:“那里地廣人稀,土地條件好,特別適合搞規;s經營,我們有好種子好技術,合作潛力巨大!
在去年農高會上,樂達公司就和吉爾吉斯斯坦楚河州的田園牧業,達成一項合作意向—投資6億元建設“牧草種植加工示范基地”和“溫室花卉繁育基地”,現在兩個項目都已在該國正式開工。
這是圍繞“絲綢之路新起點”戰略定位,楊凌積極引導涉農企業西進創業的一個典型。
楊凌涉農企業擁有科技資源,但缺少成規模的有效承載。而地廣人稀的中亞國家,渴望擁有現代農業科技,雙方互補性很強。
目前,樂達生物、匯承果業、來富油脂、秦川節水、景卉農業、秦寶牧業等眾多區內企業,已與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等國家,在溫室技術、花卉種植、牧草繁育、節水技術、油料加工、畜牧良繁等領域,進行了廣泛對接與合作,互補共贏的前景十分誘人。
十月繁霜下,征人遠鑿空。兩千多年前,張騫第一次出使西域,《史記》稱之為“鑿空”。如今,為打造“新起點”,楊凌正在為建設新絲綢之路現代農業破題前行,何嘗不是又一次“鑿空”。楊凌示范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常務副主任魏建鋒說,在履行國家使命的擔當中,楊凌要以建設現代農業國際合作中心為契機,努力讓楊凌現代農業科技在絲綢之路經濟帶上“大放異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