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萬里的風馳電掣,讓沉淀了2000年的絲路再次揚起滾滾黃沙,那是華夏文明的薪火相傳、是炎黃子孫的世代傳承。7月19日,15輛新帕杰羅·勁暢和新勁炫載著50名媒體人,從古絲綢之路起點西安啟程,沿著歷史的車轍,踏上“絲綢之路萬里行”的恢弘征程。車隊在歷時近兩個月、橫跨亞歐的長途跋涉之后,于9月10日順利抵達古絲綢之路終點羅馬,宣告“絲綢之路萬里行”全媒體采訪活動圓滿成功。

當地時間9月10日16:30,在著名的羅馬市政廳廣場舉行了盛大“絲綢之路萬里行”羅馬入城式,中國駐意大利大使館、意大利文化部、羅馬市政府、中意友好協會、各界名人、新聞媒體、當地群眾盛裝出席,共同見證“絲綢之路萬里行”全媒體采訪成員入城這一重要時刻。“絲綢之路萬里行”總主持人王志親自主持羅馬入城活動,中意兩國衛星連線直播入城式,讓各國人民共同見證通關文牒上最后一枚羅馬印章的鐫刻,聆聽意大利文化部官員講述發生在羅馬市政廳廣場可歌可泣的故事。主持人劉睿、亢凱、田桐、李欣勵也從不同的角度分享羅馬特色文化和經濟生活。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啟動儀式也同時舉行。

此行是由陜西衛視主辦的大型跨國文化項目,廣汽三菱新帕杰羅·勁暢、新勁炫攜手知名媒體人、著名學者、藝術家、經濟學家以及各大媒體記者、技術人員、工作人員等一行50人,穿行8個國家,跨越3萬里,克服沙漠戈壁、高原山脈等復雜路況,對構建“絲綢之路經濟帶”、發揚和承繼絲綢之路精神進行了一次全新的探索。廣汽三菱新帕杰羅·勁暢和新勁炫作為“絲綢之路萬里行”唯一指定用車,不負眾望完成了重走絲綢之路的壯舉。

這是一次考驗之旅。時光流轉,如今車輛取代駱駝成為新的“沙漠之舟”,這次絲路萬里行注定是一次對人和車輛的考驗之旅。在身處蒼茫大漠中的敦煌,倚靠世界冠軍級越野性能,車隊肆無忌憚地撒了一次歡。在地表溫度高達67攝氏度、寸草不生的吐魯番火焰山,高溫炙烤讓車隊成員或有不適,但所幸在通過“三高”(高溫、高寒、高原)極限測試的廣汽三菱車輛的保護下,車隊成員順利闖過難關。在遭遇油荒危機的努庫斯,車輛的超強節油性能給了車隊成員無比堅定的信心。在車隊首次進行保養的五山城,已經連續行駛14000多里的車輛依然堅若磐石,讓車隊成員倍感踏實,“忍高溫,耐饑餓,斗疲勞,戰油荒”,就是這次萬里行的生動寫照。

這也是一次絲綢之路精神和文化探索之旅。“絲綢之路萬里行”車隊領略了古老的絲路與當代文明碰撞出的活力與激情。在嘉峪關,長城與絲路在此交匯。在文化古城敦煌,似乎依舊回響著古老商隊的聲聲駝鈴。在邁出國門的霍爾果斯口岸,“背后是祖國,前面是世界”,感受著古人“西出陽關無故人”的心境。在異國他鄉的努庫斯,意外的油荒危機卻收獲了國內外友人的愛心和幫助。在跨越亞歐分界線的阿特勞,車隊握手歐洲文明,成功聯接亞歐絲路經濟帶。在格魯吉亞,在土耳其,在希臘等國家和地區,車隊一路走來,與8個國家13個重點城市進行了熱烈友好的文化溝通和交流,切身感受到當地政府和人民對加入絲路經濟帶的熱情和重視。

構建“絲綢之路經濟帶”是一件意義長遠、再創輝煌文明的開創性事業,此次“絲綢之路萬里行”活動充當了開路急先鋒,做出了有益的探索。“絲綢之路萬里行”全媒體采訪團再現絲綢之路跨越千年的光輝歷史,用鏡頭和文字記錄了新絲綢之路沿線的激情與活力,受到了極大關注并產生了深遠影響。這是一次機遇,也是一種榮譽,更是一次珍貴的體驗,讓我們都來關注它,支持它,參與它,擁抱它。讓我們信心滿懷,為重建絲綢之路經濟帶貢獻綿薄之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