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錢做善事,無錢做好事”。2006年4月6日,從福建來銅川投資興業的唐孝標,在宜君縣項目緊張的籌備動工中,聽到一線農民工議論,宜君縣有好幾所學校的學生桌椅等設施都不全。聽到消息后,他連夜聯系縣教育局、關工委等部門確認消息,第二天就深入雷塬、堯生、西村、哭泉、彭鎮五所學校查看學校基本情況。當他看到山區孩子艱苦的學習環境后,他心痛說:“看到孩子們在破爛的書桌上寫字學習,我覺得一刻也不能等,項目可以推遲,可孩子的學習耽擱不得”。他當場決定為這5所學校每所捐款5萬元,共計25萬元。2011年,他在一次下鄉中,了解到西村鄉有條通村路,因為路況差, 特別是遇到下雨天,農民出行都困難,嚴重阻礙了該村經濟的發展,現在修路資金有困難,聽到村支書求助后,他二話沒說,毅然拿出5萬元資助修路。油路通車那天,他作為特邀嘉賓,農民兄弟用家常飯招待了這位樂善好施的企業家。2015年2月13日,當他得知銅川市印臺區有一名剛畢業的女大學生患白血病無錢醫治時,他立刻放下手頭工作,驅車3個小時趕往西安交大二附院看望了患者韓晶,為她捐款10000元,緩解了貧困家庭的燃眉之急。孩子母親胡女士流著淚說:“你的善舉我們全家終生銘記,我要讓孩子將來一定要好好回報社會,繼續延續你的愛心”。2015年3月31日,他在省政府召開的“大愛在三秦”慈善促進大會上當場又捐款20萬元;4月他個人出資500萬元,設立了“銅川市唐孝標500萬元公民道德建設基金”,表彰獎勵全市精神文明建設和文明城市創建活動涌現出的先進個人和集體。
盡管他掌舵的企業在宜君縣一直處于投資多收益緩慢的景況,然而在做公益慈善事業時他從不打折扣。在他的日記本里記著這樣一筆賬:2014年5月1日,為慰問環衛工2萬元;5月7日,慰問武警戰士5000元;5月26日,慰問變電工會下崗失業人員1萬元;5月28日,為雷塬小學困難學生3萬元; 8月27日,為10名大學生5萬元……一年的時間,唐孝標先后捐款近30多萬元,來銅川的十年間,累計為銅川市捐資修路、改善辦學條件、幫助貧困學生完成學業、救助困難家庭、慰問武警官兵捐款556萬元。
為了宜君縣經濟發展,他毅然投資5500萬元開發宜君縣宜君賓館暨商貿服務城綜合開發項目。通過招商引資,2008年北京美佳超市、武漢服裝城落戶宜君,成為全市再就業示范基地,同時安排下崗職工、殘疾人、復退軍人、待業青年、農民工1000多人。2006年,他說服黃陵華儀天然氣公司經理任光華投資2200萬元,成立了宜君縣華儀天然氣公司,惠及縣城1萬多居民。2007年底,他又為宜君縣引進了惠辰公交公司項目,大大改善了宜君交通面貌。
本報通訊員 曉鵬 培生 莉娜 記者 王天洋
2016年5月31日,“中國好人榜”五月入選名單發布儀式在榆林市舉行,陜西閩發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唐孝標成功入選。
年過半百的唐孝標是福建人,他的陜西閩發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從2006年入駐銅川市宜君縣后,他就把銅川視為第二故鄉。樂善好施,扶貧濟困,2009年曾榮獲銅川市首屆誠實守信道德模范,2015年入選為“陜西好人”。
“有錢做善事,無錢做好事”
“有錢做善事,沒錢做好事”,這是唐孝標的家風家訓,他決心要把它傳承下去。
2006年4月6日,唐孝標在工地上聽人議論,宜君縣有好幾所學校的學生桌椅都不全。聽到消息后,他連夜聯系縣教育局、關工委等部門,第二天就深入雷塬、堯生、西村、哭泉、彭鎮五所學校查看學校基本情況。當他看到山區孩子艱苦的學習環境后,心痛地說:“項目可以推遲,可孩子的學習耽擱不得。”他當場決定為這5所學校每所捐款5萬元。2011年,他在一次下鄉中,了解到西村鄉有條通村路路況差,無錢維修后,他二話沒說,毅然拿出5萬元資助修路。2015年2月,當他得知銅川市印臺區有一名剛畢業的女大學生患白血病無錢醫治時,他立刻放下手頭工作,驅車3個小時趕往西安交大二附院看望了患者韓某,為她捐款10000元。2015年,他在省政府召開的“大愛在三秦”慈善促進大會上當場又捐款20萬元。4月,他個人出資500萬元,設立了“銅川市公民道德建設基金”,用于對銅川市涌現出的道德模范、好人好事、優秀志愿者、貧困大學生等進行表彰獎勵。
“創業不能做對不起良心的事”
“創業不能做對不起良心的事。”這是唐孝標掛在嘴邊的話。
不管企業有多少困難,他絕不拖欠農民工一分錢的工資,也從不欠國家稅款,目前企業已累計納稅3000多萬元。對于合同約定的交房期限,公司按時交房,贏得了業主信任,正因為如此,他們企業連續4年獲得省工商局頒發的“重合同守信用”先進單位,還連續兩年獲得全國工商總局表彰的“AAA”級文明單位稱號。
為了宜君縣的經濟發展,他毅然投資5500萬元開發宜君縣宜君賓館暨商貿服務城綜合開發項目。通過招商引資,2008年北京美佳超市、武漢服裝城落戶宜君,成為全市再就業示范基地,同時安排下崗職工、殘疾人、復退軍人、待業青年、農民工1000多人。2006年,他說服黃陵華儀天然氣公司投資2200萬元,成立了宜君縣華儀天然氣公司,惠及縣城1萬多居民。2007年底,他又為宜君縣引進了惠辰公交公司項目,大大改善了宜君交通面貌。
多年來,唐孝標在宜君、在銅川的好事做了多少件,連他自己也說不清。他只是說,我所做的,是一個有良知的企業家應該承擔的社會責任。
在陜西省銅川市宜君縣有一位福建籍企業家,他先后榮獲60多項各類榮譽和獎勵,多年來一直被各部門嘉獎,廣受社會好評,廣受業主的贊譽,開發建造了精品工程,他艱苦創業、誠信做企、踏實做人,熱心慈善的事跡被數家媒體爭相報道,被廣大群眾津津樂道,他就是唐孝標。10年以來,他先后為公益事業捐款達600多萬元。2015年1月他榮獲陜西好人、銅川市首屆道德模范,2015年4月榮獲首屆中國中小企業社會責任(CRS)杰出企業家。筆者專程走進宜君縣,去了解這位慈善企業家傳奇的光彩事跡。
想百姓之所想
鑄就“群眾基礎之墻”
年過半百的唐孝標是地地道道的福建人。他的陜西閩發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從2006年1月入駐銅川后,就扎根在了這片黃土地上。唐孝標視銅川為第二故鄉,他把對第二故鄉的愛付諸于行動,努力用新理念、新思路,為加快宜君現代化建設步伐做出貢獻。
老百姓是房地產企業發展的根基和核心群體。盡管唐孝標掌舵的閩發在宜君縣一直處于投資多、收益緩慢的境況,然而老百姓的事無小事。群眾的民生問題他毫不含糊,從不打折扣。
從2006年4月,唐孝標為雷塬、堯生、西村、哭泉、彭鎮五所學校每所捐款25萬元開始,來銅川的10年間,他累計為銅川市捐資修路、改善辦學條件、幫助貧困學生完成學業、救助困難家庭、慰問武警官兵捐款606萬元。
2011年,唐孝標拿出5萬元資助西村鄉修理通村路,被農民兄弟稱為樂善好施的企業家。2015年3月31日,他在陜西省政府召開的“大愛在三秦”慈善促進大會上,個人當場又捐款20萬元。2016年2月13日,當得知印臺區有一名剛畢業的女大學生患白血病無錢醫治時,他立刻放下手頭工作,驅車3個小時趕往西安交大二附院看望了患者,為她捐款1萬元,緩解了貧困家庭的燃眉之急。
為了充分鼓勵在社會中涌現出的好人好事、優秀志愿者等社會正能量,形成人人愛社會、服務社會的良好氛圍,2015年6月10日,唐孝標出資500萬元在銅川市正式設立了公民道德建設基金。該基金用于對銅川市在創建省級文明城市過程中涌現出的道德模范、好人好事、優秀志愿者、貧困大學生等進行表彰獎勵。
中國中小企業社會責任(CRS)杰出企業家、中國好人提名、陜西省道德模范提名、陜西好人,銅川市勞動模范、銅川市道德模范……眾多的榮譽既是對唐孝標的嘉獎,又是他持續發揚慈善精神的動力。唐孝標多年如一日,不忘群眾基礎,他憑一己之力,不斷改變著老百姓的生活習慣和思維模式,一場正能量之風正在席卷銅川。群眾力量不斷擴大,為唐孝標的企業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發展從而順風順水,一路前行。
急城市設施之所急
鑄就“政策保障之墻”
唐孝標初到銅川時,宜君沒有天然氣;沒有公交車;沒有出租車,甚至沒有大點的購物超市……整個縣城異常落后。
于公于私,都必須把新潮流引入宜君,讓宜君披上大都市的多彩衣,讓宜君人民享受大城市人的生活。也只有這樣,閩發的發展才能如魚得水。
他的愿望得到宜君縣委、縣政府的全力支持。
在商界打拼多年的唐孝標結識了許多有實力的投資商,掌握許多商情資訊。他不遺余力為政府和投資商牽線搭橋,為宜君尋求最佳投資商,也為投資商尋找最理想的項目,以達雙贏。
唐孝標的良苦用心沒有白費,經過精心策劃、費心撮合,為富裕宜君、美麗宜君達成了一些重要項目。
2008年,湖北客商投資2800萬元,建設宜君文化綜合中心,內設有大型會議室、影視室、客房、餐廳、多功能廳,提高了宜君的旅游接待標準。
同年,閩發公司又為宜君惠辰公交公司的交通建設項目投資2000萬元,使宜君實現了全縣鄉鎮農村客運車村村通,同年也結束了宜君縣沒有公交車和出租車的歷史。
正是由于他的急政府之所急,想政府之所想的大公無私精神和大企業發展格局思路,唐孝標當選了銅川市政協委員,宜君縣政協委員、常委,他一直在履行政協委員的職責,每年都能提交議案,積極為政府建言獻策;在擔任銅川市光彩促進會副會長時,他積極利用閩發地產優勢,努力消除貧困,義利兼顧、以義為先,以實現企業與地方共同發展為己任;身為宜君縣人民法院陪審員,關心基層司法建設。
想職工之所想
鑄就“動力核心之墻”
“員工是企業的主體,是企業發展的財富。應在企業發展中充分體現員工的主體地位作用,建立新型、健康的合作關系,讓員工對企業有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能積極參與企業的發展決策,從而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并尊重員工的工作生活,維護員工的切身利益……”身為企業家,唐孝標對企業與職工的關系理解得很透徹,也做得很到位。
唐孝標十分重視工會工作,關心職工生活。他從不拖欠員工工資,每年春節為職工發放過節費,為困難職工送去慰問金和慰問品,端午節為職工發送粽子,中秋節為職工發送月餅和舉辦座談會,連續4年為職工增加工資,為一線職工辦理了“人身意外傷害保險”,還開展了為職工生日送蛋糕活動,極大鼓舞了員工對企業的忠誠度,他的企業多年來很少有員工流失。他對筆者開玩笑地說,自己的司機跟了自己十多年,一直很敬業,他把司機的后半生都全包了。
閩發公司還將職工焦文革列為困難職工幫扶對象,送去了米、面、油,根據工作實際增加了工資,并利用合理時機為其提供創收機會。
唐孝標經常深入工地、職工家中看望和了解情況,職工病了派人看望,遇紅白喜事,親自前往并幫助操辦,職工經濟困難就給幫借,職工有急事用車他個人的車就給派用,就連職工的家屬子女就業他也盡力相助,使職工充分感受到企業的關懷和溫暖,凝聚了人心,穩定了職工隊伍,使員工們留的安心,干的舒心,形成了閩發公司的核心競爭力,也鑄造了一堵擋風防寒之墻。
急企業之所急
鑄就“抱團之墻”
“中小企業作為一個國家經濟的‘底座’,是國民經濟的基礎,它在推動國民經濟增長、輔助大企業發展、增加就業、活躍市場、推動創新、促進社會和諧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唐孝標時刻用這種大企業發展思路提醒自己。
“創業不能做對不起良心的事”,這是唐孝標掛在嘴邊的話。正是他的這份愛心和責任心才創下了今天的口碑和信譽。在他創辦的“閩發公司”里,自公司建立以來就立下幾個“雷打不動”的規矩。
農民工的工資一分不欠。說到這里,唐孝標說,他是從苦日子中熬過來的,知道農民工的難處,辛苦一年卻拿不到工錢是最難過的事情,他們也有一家老小,讓他們咋跟家里人交代呀!所以在唐孝標的公司里,不管企業有多少困難,他們也絕不拖欠農民工一分錢的工資。
守法納稅絕不欠國家稅款。唐孝標的企業已累計納稅3000多萬元。他堅持誠信經營,按照合同約定的交房期限按時交房,贏得了業主信任。正因為如此,他們企業連續兩年獲得全國工商總局表彰的“AAA”級文明單位稱號。
因為這樣,閩發地產得到了健康可持續發展。這是唐孝標和閩發房產發展的法寶,他不但自己做到了,還盡自己所能把這種經驗傳遞給更多的企業家朋友。
在交大EMBA博士二班企業家同學交流互動活動中,作為企業指導團顧問外出指導時,唐孝標抓住一切機會,把這種企業發展與地方共發展的思維傳播出去,讓更多的企業家受益。省工商聯會員、省光彩促進會常務理事、中國中小商業企業協會副會長、陜西省中小企業協會副會長、市工商聯執委、縣工商聯副主席……越來越多的社會職務讓唐孝標加速傳遞著來自自身的實踐經驗,為閩發,也為更多的中小企業抵抗嚴寒聚集著溫度,他們的發展將不再孤單。
伴隨著中小企業的跨越式發展,中國企業家隊伍逐漸成長成熟,他們艱苦創業、解放思想、創新進取、勇于實踐,在推動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促進經濟和社會進步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也涌現出了一批為中國的中小企業改革做出突出貢獻的杰出人物,他們是中國改革的受益者,也是中國夢、企業夢的實踐者、先行者。
這些人里就有創業中國人物——唐孝標。赴咸陽指導創業帶就業活動;下基層開展道德誠信講堂;為培養城市精神活動建言獻策;為重大民生問題上交提案;與身邊好人交流互動;與慈善機構深入貧困家庭……唐孝標和他的閩發公司在建設生態、富裕、和諧新宜君中功不可沒。多年來,唐孝標在宜君、在銅川的好事做了多少件,連他自己也說不清。他只是說:“在企業發展的同時,我要擔當一個有良知的企業家所應該承擔的社會責任。”
新聞來源:中華工商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