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諺語“秋不食姜”,這個結論是否科學?
營養師錢多多表示,對于這個問題,我們要理性認識。之所以會有這樣的諺語,是因為秋季氣候比較干燥,燥氣容易傷肺,久服易出現咳嗽、咽喉腫痛等癥狀。而且,生姜含揮發油,可加速血液循環;同時含有姜辣素,具有刺激胃液分泌的作用。所以,老百姓會認為,在秋季人們身體本就容易上火,再吃姜,無疑是給身體“火上澆油”,加重了秋燥對我們身體的傷害。所以有了秋天少吃姜的說法。但事實上,姜在多數時候會被我們選擇作為調料去食用,只要我們掌控好姜的食用量,即使是秋季也是可以當做調味品少量食用的。秋季并非絕對一點也不能吃姜,關鍵是不能“多食”。
姜有食療和藥用價值,是否所有人都可以使用呢?如果不是,哪些人不宜吃姜?
自古以來中醫也有“生姜治百病”的說法,證明姜有非常高的食療和藥用價值,但也不是人人都適合吃。錢多多指出,從營養角度來看,因為生姜含姜辣素,具有刺激胃液分泌,如果本身胃部有潰瘍或是胃酸分泌過多的朋友對姜還是要慎食的。
做菜時,姜該怎么放才能最大限度發揮其營養作用呢?
錢多多營養師告訴我們,炒菜放姜時,要盡量做到以下三點:
1、不要去皮:有些人吃姜喜歡削皮,這樣做不能發揮姜的整體功效。一般的鮮姜洗干凈后直接切好就可以用于烹調了;當然如果表皮過于干,可以適當去皮。
2、不要吃爛了的生姜:腐爛的生姜會產生一種毒性很強的物質,它可使肝細胞變性、壞死,從而誘發肝癌、食道癌等。那種“爛姜不爛味”的說法是錯誤的。
3、注意控制烹調的溫度,不要等油鍋冒煙了再去熗鍋,建議是熱鍋涼油。過度的高溫會破壞食材本身的營養價值,姜也不例外。
(本文來源:http://www.caifurenshen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