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操视频在线/国偷自产AV一区二区三区/欧洲黄网站/国产无套粉嫩白浆免费观看

  您好,歡迎光臨《絲路情韻》網, 網址:www.siluqingyun.com; www.tj-hsx.com  投稿信箱:2569427969@qq.com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網站首頁    絲路要聞    魅力西部    國外風情    絲路在線    絲路頭條   多彩渭南    法制之窗    反腐打黑    絲路論壇    軍事瞭望    公益慈善    秦聲秦韻    東盟在線
光影華山    今日華山    人文華山    山水華陰     驢友在線    文化在線    紅樹林影視   財富人生    企業家風彩    景點推介    旅游世界    軍旅在線    杏林風景    農業科技
西部公安    西部檢察    西部法院    資源與環保   歷史名勝    歷史典故    傳奇故事    歷史名人    藝術精品    社會萬象    旅游文化    傳統工藝    奇石根雕   民間藝術
華陰政法      攝影家      風光攝影      人物攝影     書畫長廊    名人書畫      綜藝在線      小說       散文       詩歌       劇本      雜文隨筆      紀實文學    生活百科
 
   □ 絲路在線
· 全球瞭望丨阿曼媒體:美軍 ..
· 人民觀察 | 三個關鍵詞 ..
· 金秋時節處處好“豐”景 ..
· 陜西渭南一公交女司機暴雨 ..
· 網信部門公開曝光第四批涉 ..
· 第四屆消博會丨創新消費融 ..
· 青瓦土墻 溪水潺潺(走 ..
· 新年好消息!房貸利率又降 ..
· 中央軍委舉行晉升上將軍銜 ..
· 油價6連降 ..
多彩渭南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多彩渭南
陜西大荔小坡村:黃河灘邊果飄香

陜西大荔小坡村:黃河灘邊果飄香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西安10月1日電 題:陜西大荔小坡村:黃河灘邊果飄香

新華社記者張晨俊、薛天

金秋時節,站在陜西省大荔縣小坡村向東眺望,黃河灘地里萬畝冬棗大棚鋪向天際,果園里處處洋溢著豐收的喜悅與甜蜜。

曾經的小坡村,是當地有名的窮村。黃河灘地多鹽堿,只長荒草不長莊稼。小坡村人守著鹽堿地過著苦日子,“種一葫蘆收不了半瓢”。

“1998年我當選小坡村主任的時候,全村人年均收入不到500元,娃娃上學交不起學費,進城看病掏不起路費。村里人一半離家打工,一半在外租地種糧。黃河灘邊的鹽堿地,像是把村民世代拴住的磨盤,讓大家只能圍著貧窮打轉轉。”提起往事,65歲的小坡村村支書薛安全連連搖頭。

9月22日,工作人員在陜西省大荔縣小坡村一家果品專業合作社為冬棗稱重。新華社記者 張博文 攝

為了把鹽堿地“救活”,薛安全開始帶領村民們,撲進地里搞試驗。糧食種不成,就種水果種西瓜,西瓜養不活,就改種樹。與村里24名黨員一道,薛安全身先士卒承包了大片鹽堿地,沒日沒夜地試驗比較,終于將棗樹苗栽植成活。

看到產業發展的希望,村民們自籌資金挖渠灌溉,請來專家嫁接栽培,逐步將梨棗、雪棗替換成市價更高的冬棗,同時搭建雨棚、鋼構智能大棚,使冬棗的生產銷售周期不斷延長。

2009年,小坡村又成立了集體專業合作社,脆甜可口的冬棗也漸漸在市場中創出了品牌,村里冬棗種植規模快速增加。曾經“嫁女不選”的窮困村,如今已變成“收入過億”的明星村。小小的冬棗除了滿足國內市場,還遠銷俄羅斯、日本、捷克、泰國等國家。

9月22日,陜西省大荔縣小坡村果農在大棚內采摘冬棗。新華社記者 張博文 攝

“幾年前,有南方客商說要花24萬元,包下10畝冬棗大棚全年的收成時,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誰能想到,過去白給都沒人要的鹽堿灘,如今居然結出了‘金蛋蛋’。”談起小坡村的這些變化,因冬棗致富的村民李建華笑得合不攏嘴。

陜西省大荔縣紅棗研究院院長周愛英介紹說,小坡村選用日光溫室栽種的冬棗,平均每畝收益在6萬元,最高可以達到10萬元以上。 “全村大棚冬棗種植面積超過1.2萬畝,年產冬棗1300萬公斤,產值1.1億元,村民人均年收入達25000元。全村原有貧困戶105戶397人,目前已脫貧95戶377人。”

產業興旺為鄉村振興提供了新動力。目前,小坡村為冬棗園區配套建設了貯藏冷庫、交易市場、物流中心和電子商務平臺,同時建成采摘觀光園、棗文化博覽園、兒童樂園等特色旅游項目,使冬棗“億元村”做活了農旅融合的文章。

作為產業興旺的受益者,小坡村村民龐青梅開辦的飯店,高峰期每天要接待七八十桌客人。“過去村里也有人開餐館,但常年沒人消費,開一家倒一家。現在村里大小餐館就有十幾家,平均每天的收入也有上千元。”龐青梅說。

在薛安全看來,如今的好日子正是淳樸的小坡村人,用自己的雙手辛勤創造出來的。小坡村的小康之路,還會越走越寬廣。

“下一步,我們還將改進冬棗樹的灌溉技術,通過引進滴灌系統和智能大棚管理系統,實現精細化管理,持續打造有機果品生產體系,不斷提高水果的附加值……” 薛安全說。


【作者: 】  【發表時間:2020/10/3】  【打印本頁】  【關閉窗口
 
和諧陜西網 銅川慈善協會 渭南文物旅游網 環球網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 國際日報 中國檢察網 中國法院網
人民日報 新華網 央視網 中國公安 中國文物信息網 太華索道 陜西 西部法制報


網站備案:陜ICP備14008634號-1       投稿信箱:2569427969@qq.com 

地址:中國·咸陽        電話:131-5212-8066       傳真:029-33765110

您是第 位客人

版權聲明:本網站所刊內容未經本網站及作者本人許可,不得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等,違者本網站將追究其法律責任。本網站所用文字圖片均來自作者投稿和公共網站,凡圖文未署名者均為原始狀況,但作者發現后可告知認領,我們仍會及時署名或依照作者本人意愿處理,如未及時聯系本站,本網站不承擔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