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李世居、張贊)金色九月,古鎮朝邑的田間地頭一片火紅,紅辣椒、紅薯、紅洋蔥、紅蘿卜……“四紅”特色產業引領老百姓過上了紅紅火火的日子。
記者來到菜窩窩沙底村,村民們正在喜盈盈地進行辣椒挑選、烘干、加工,辣香陣陣撲鼻而來。陶醉在鮮味里的朝邑鎮領導介紹,沙底辣子自明代起便貴為貢品,蓮花池產的最佳,行程萬里油把十六層包裝紙都滲透了,“水上漂”美名馳譽神州。目前鎮域辣椒總面積千余畝,畝產鮮辣椒2500斤以上,深加工后群眾實現畝增收將近萬元。
麻灣村即將收獲的紅薯地一眼望不到邊,一條條溝壟里翻出誘人的紅薯,條長、皮光、肉面、味甜,朝邑上萬畝紅薯今年又是一個豐收年。在訂單式生產的推進下,朝邑鎮已經初步形成了集紅薯種苗培育、新品研發、規模種植、鮮薯銷售、薯制品加工為一體的產業體系,全鎮紅薯產業得到了穩步發展。
在荔盛農業專業合作社記者看到,已裝袋即將外運的紅皮洋蔥堆成了山,個頭勻稱飽滿,色澤紫紅透亮,紅洋蔥因口感好和對“三高”有一定的食療效果備受青睞。朝邑群眾引種30年來,得其產量銷路穩定、病蟲害少之惠,紅洋蔥走紅市場的同時也鼓足了菜農錢袋子。地標產品紅蘿卜受益于疏松的沙質土壤,表面光滑不開裂、汁多渣少干巴脆,暢銷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線大城市。還有全鎮近兩萬畝“小人參”紅蘿卜,畝產量保持在5000余斤,產值達5000多萬元。
朝邑鎮紅辣子、紅薯、紅洋蔥、紅蘿卜“四紅”特色產業興旺,輻射帶動了物流業、倉儲業、運輸業和服務業同步向好,群眾邊種植、邊幫工、邊服務,不出家門掙大錢,朝邑群眾走出了一條“紅色”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