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處我省東大門的渭南市,是農業大市,也是我省的糧倉、果盤、菜籃子。近年來,渭南市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為新時代“三農”工作總抓手,從“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幾個方面齊發力,在渭水河畔、華山腳下,書寫著一幅幅從落后走向繁榮、從貧窮走向富足的追趕超越新畫卷。
村村有產業
渭南累計建設扶貧產業園1059個,覆蓋帶動貧困戶9.3萬戶31.87萬人,基本實現“村村有特色產業、戶戶有增收項目、人人有致富門路”。2019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2774元,比上年增加1120元,增長9.6%。
蒲城:金銀花群眾的“致富花”
渭南大荔:小冬棗 大產業
富平:奶山羊帶來的致富路
渭南經開區:中國酵素城
果菜飄香 設施果菜全省第一
5月20日,蒲城縣龍池鎮,甜瓜開園,網紅扎堆。目前渭南設施瓜菜面積達到128.1萬畝,占到全省總面積的41%,位列全省第一。現代果業面積達到397.2萬畝,總產量465萬噸,產值246億元,白水蘋果、大荔冬棗、蒲城酥梨、臨渭葡萄、合陽紅提等五大區域公用品牌總價值達到143.33億元,陜西“果盤子”、“菜籃子”更加豐富。
直播連線澄城縣莊頭鎮郭家莊村黨總支書記 李忠賢
電商活躍 1.8萬家 從業3萬人
目前,渭南市建成鎮村級電子商務服務站點695個,各類電子商務平臺在線活躍店鋪達到18000家,帶動社會就業3萬人;2019年全市快遞企業業務量累計完成3294.95萬件,同比增長29.64%;全市網絡交易額260.78億元,位于全省前列。
▲渭南電商“母子”戰貧困
全域建設美麗鄉村 共同打造文明家園
5月19日,位于秦嶺山區的渭南華州區大明鎮下李村、金堆鎮東西坪村,客運班線正式開通。至此,渭南市1915個建制村,村村通客車、村村通瀝青(水泥)路的“兩通”目標全面完成。
▲第一新聞記者專訪 渭南市環境衛生管理處處長 渭南市美麗鄉村建設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工作辦公室主任 呂東奇
第一新聞記者:孫華林 張華 杜鵬 張田鑫 劉妞
渭南臺 李苗 玉磊 姝含 秀芬 張欣 索寧 閆峰
蒲城臺 武瑜 陳帥
富平臺 張雙慶
澄城臺 亞榮 曉東
第一新聞新媒體編輯:劉璐 王玥瑤
審核:周新麗 高峰 陳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