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婦女報·中國婦女網記者黨柏峰發(fā)自渭南
谷雨節(jié)的白水,雨后清新,倉頡圣廟內,千年古柏郁郁蔥蔥。4月19日,庚子谷雨祭祀倉頡典禮在陜西省渭南市白水縣倉頡廟舉行。
本次活動主題為“九州遙拜倉圣 文祖福佑中華”,祭拜規(guī)格、禮儀環(huán)節(jié)按照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谷雨祭祀倉頡典禮”九規(guī)制舉行。
上午9:50分,庚子谷雨祭祀倉頡典禮正式開始。白水縣級四大班子領導、文化屆知名人士、倉頡文化研究會、倉頡廟中華上古文化園參建單位和倉頡生卒地、倉頡后裔代表等參加了典禮活動。祭拜典禮共九項儀式:正衣冠,全體肅立;金聲振,鐘鼓齊鳴;迎神樓,恭迎文祖;沐圣光,安放神位;獻三牲,五谷豐登;上貢酒,心香一瓣;萬民仰,敬獻花籃;誥天地,恭誦祭文;靜心神,集體參拜。祭祀典禮結束后,所有嘉賓至倉頡墓前進行了謁墓祭祖活動,并向抗擊疫情期間犧牲的醫(yī)護工作者和同胞們哀悼致敬。
本次活動通過“視頻觀禮、網上祭拜”等形式進行,海內外中華兒女通過“視頻觀禮”和“網絡祭拜”等方式參與典禮活動;顒拥呐e辦,旨在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弘揚倉頡精神,傳播中華文明,講好中國故事,打造中華漢字文化傳播教育基地和世界漢字文化交流中心,推動白水文旅產業(yè)走上新臺階、邁入新境界、實現(xiàn)新跨越,促進區(qū)域經濟高起點、高標準、高質量的快速發(fā)展。
倉頡,原姓侯岡,名頡,民稱倉圣,中華萬世之文祖。仰觀奎星圜曲之勢,俯察鳥獸蹄迒之際,革除結繩記事之陋,依類象形而首創(chuàng)文字,開創(chuàng)中華文明千秋之基。為紀念倉頡做出的貢獻,國家教育部將“倉頡造字”納入中小學課本,聯(lián)合國將“谷雨”這天確定為“中文語言日”。
倉頡墓與廟位于陜西省渭南市白水縣城東北35公里處的史官鎮(zhèn)境內,是為了紀念文字始祖?zhèn)}頡而建,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級非物質文化“倉頡傳說”傳承單位,也是全國唯一的“廟、墓、碑、書、柏”五位一體的文祖殿堂。倉頡古廟內現(xiàn)有千年古柏48棵,是全國古廟古柏群之首;古建筑10余座,現(xiàn)存古碑18通,其中的《倉頡廟碑》、《廣武將軍碑》、《時大宋蒼公碑》等是中國書法史上的珍貴實物,碑石《倉圣鳥跡書碑》上面所鐫28個象形文字,是當年倉頡所造形象文字的原形。2014年,《倉頡傳說》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受到重點保護!肮扔旯(jié),拜倉頡”成為中華民族肇始春秋,綿延至今的悠久傳統(tǒ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