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幟,一個支部就是一座堡壘。在這場人民戰“疫”的戰場上,三秦大地黨員干部在一線攻堅克難、甘于奉獻,用責任與使命筑起一道道防控疫情的堅實壁壘,以堅決抗擊疫情的實際舉措踐行著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讓鮮紅的黨旗在疫情防控一線高高飄揚。為全面宣傳在一線黨員干部的整體精神風貌,進一步增強戰“疫”必勝信心,人民網陜西頻道推出系列報道,關注三秦大地黨員干部一線戰“疫”故事。
疫情發生以來,渭南全市基層黨組織勇于擔當、黨員領導干部主動靠前、廣大黨員積極行動,認真落實執行屬地負責制、采取最嚴格的排查措施、公共場所暫停開放等“十條措施”,主動“亮相”“發聲”“管事”,吹響了疫情防控的“集結號”。
把黨員充實到戰疫一線
面對疫情,基層一線的街道社區和廣大鄉村面臨著人手緊缺、防控任務重的現實難題。渭南市委廣泛動員,向黨員干部提出了堅持帶頭扛起責任、帶頭擔當作為等“八個帶頭”工作要求,明確落實不要麻痹大意、不要各行其是等“八個不要”工作紀律,積極向戰斗最緊迫的疫情防控一線靠攏,組織機關黨員干部到村、街道社區報到,服從防控一線的安排。
渭南全市共劃分農村網格10272個、城市社區網格1387個,設立黨員先鋒崗10235個,確定黨員責任區28876個,并實行網絡聯動化、管理精細化、任務清單化、運行制度化“四化”管理,實現了疫情防控全覆蓋。
對此,渭南市委書記魏建鋒要求,各級領導干部要把疫情防控阻擊戰作為對黨性作風、治理能力最直接最現實的考驗,堅守崗位,靠前指揮,確保防控工作有力有序推進。各級黨委要充分激發廣大黨員干部踐行初心使命,以“越是艱險越向前”的戰斗姿態,堅守在一線、奮斗在一線、沖鋒在一線,堅決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
元月25日(大年初一)一大清早,白水縣市場監督管理局派駐林皋鎮林皋村第一書記石偉速速收拾“行囊”,告別剛滿四歲的兒子和家人,奔赴林皋村疫情防控第一線。到村后,他迅速與村“兩委”干部組織黨員干部積極行動,開展防疫工作。
為了積極有效應對疫情,石偉帶領村鎮干部仔細入戶排查,現場測量返鄉人員體溫,登記完善人戶信息,實時向上級部門進行報告,真正做到了不漏一戶、不漏一人,防患于未然。全村共排查1431戶5188人,其中經湖北返鄉人員 21人。
王博文是渭南市臨渭區城市管理執法局雙王執法大隊第一網格副網格長,從1月25日開始他每天忙碌在抗擊疫情第一線。他的工作是協助渭南當地重點項目萬科城200多名施工人員的監管、協助排查道路上來往的車輛,運輸外地回渭南人員居家隔離 。
渭南市臨渭區解放街道陜西路社區區委家屬院小區臨時黨支部黨員突擊隊、志愿者開展排查工作。當地供圖
就在王博文守衛在“抗疫”最前沿的同時,與他同為共產黨員的父親王小兵和正在警校讀大一的弟弟王翔也主動參與到了城區疫情防控作戰中。父親王小兵在執行巡查任務的間隙,動員社會力量為其所在的光華社區捐贈了消毒設備。弟弟王翔在被安排到沙王大橋哨卡執行疫情檢查任務后,由于表現出色,王翔又被抽調到渭南城區首個封閉式管理的郵電小區執勤。
“我們父子三人都在一線參與了疫情防控,特殊時期能為大家做點事,心里很自豪。說實話,面對疫情時,心里也很害怕、也擔心,尤其是運輸隔離人員的時候心里也沒底。但是我是共產黨員,關鍵時刻黨員不上誰上,我是黨員我就應該為大家作出表率”。王博文告訴記者。
華州區委組織部副部長宋朝軍告訴記者,疫情發生后,華州區委書記和各常委帶頭包聯鎮(街道)和城市社區,630名科級干部,6230余名村(社區)黨員干部、270余名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員和350余名村級后備力量立即到崗到位充實到疫情防控第一線,立即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去。全區100多個部門(單位)主動深入社區一線開展防疫工作,1736名機關事業單位在職黨員干部帶頭報到,參與社區小區疫情防控。
抗擊疫情戰一打響,華州區委書記霍文軍就來到了他所包聯的紅嶺社區,參與疫情防控工作。紅嶺社區是華州區老舊社區,也是當地疫情防控壓力最大的社區。在霍文軍的帶領下,該社區第一時間組建臨時黨支部、組建黨員突擊隊,成立黨員志愿者服務隊,29名黨員、1名人大代表奮戰在疫情防控的最前沿。第一時間設立樓棟臨時黨小組,實施網格化管控,通過嚴格的監管措施,紅嶺社區成了華州疫情防控工作中的標桿。
“我是一名老黨員,更是華州區14000多名黨員的帶頭人,華州防控最難的地方自然應該我去,工作自然也應該做出樣板,只有我這個表率做好了,華州的黨員才能做得更好。”接受記者采訪時霍文軍介紹說。
目前,華州全區220個城鎮居民小區,建立小區黨支部10個,組建臨時黨支部210個,聚集1355名小區黨員力量,設立黨員先鋒崗220個,劃分黨員責任區315個,組建黨員突擊隊356個2715人。通過嚴防死守,華州迅速遏制住了疫情的傳播。目前,嚴抓防控、恢復生產成了華州黨員的新任務。
渭南市委組織部部務委員胡海軍告訴記者,為解決社區在疫情防控中力量不足的問題,市委組織部深化“街社吹哨、部門報到”模式,發揮共駐共建作用,推薦300余名市直機關、中省駐渭單位黨員干部充實到社區疫情防控工作一線。成立疫情防控一線臨時黨支部,組建疫情防控戰斗隊、服務隊、巡邏隊、先鋒隊,組織黨員干部佩戴紅袖章、亮明身份,積極參與到疫情防控阻擊戰當中。
將黨組織建在最需要的地方
“疫情就是警情,防控就是責任,我是黨員,我先上,守好合陽的門戶!”合陽縣交警大隊黨總支書記、大隊長雷振峰向全體黨員干警發出“疫情防控動員令”,第一時間成立臨時黨支部、組建黨員先鋒隊,在西禹高速合陽出入口、108國道交界點等6處設立防控檢查站。
奮戰在疫情防控第一線的渭南黨員干部們。圖為:合陽交警大隊黨總支的黨員干部深夜在道路上排查來往車輛。當地供稿
合陽交警大隊黨總支所屬的各臨時黨支部書記堅守崗位、靠前指揮,58名黨員民警在請戰書上按下紅手印,“逆行”疫情防控第一線,晝夜值守,連續作戰,不畏艱辛,先后檢查各類車輛4萬余輛,勸返車輛2000余輛,無一例涉疫車輛和人員進入,實現了“守住一道卡,護住一城人”的錚錚誓言。
合陽縣下發了在職黨員、優秀年輕干部進社區協助疫情防控等《通知》,明確要求104名駐村第一書記、111個鄉村振興工作隊長、7名城市社區黨建指導員為“疫情防控督查員”、70名優秀年輕干部為“疫情防控指導員”,劃分538個防護網格,構筑群防群治嚴密防線。
“在硬仗面前,黨組織必須靠前指揮,把指揮陣地建立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線。對此,我們成立232個臨時黨支部,建立了300余支黨員先鋒隊,設立了1552個黨員先鋒崗,確保關鍵地方有黨組織,靠得住;關鍵崗位有黨員,能沖鋒;關鍵時刻有黨員先鋒隊,肯奉獻。”合陽縣委組織部長張旭告訴記者。
為了確保黨員在防控一線配合恰當、調度有序,渭南市臨渭區建立城市社區“四員一醫”(安保員、宣傳員、信息員、應急協調員和社區醫生)疫情防控模式,在59個社區680個小區組建590多個小區黨支部、臨時黨支部,4000余名黨員干部志愿者投身聯防聯控工作一線,確保工作覆蓋到位。
據了解,在疫情防控中,渭南市重點針對“三無”小區防控力量薄弱等問題,建立“一個支部戰斗堡壘、一支黨員先鋒隊、工作實現六個到位、管理落實八條措施”的黨建引領小區疫情防控“1168”模式。黨員和黨組織在關鍵時刻的作用,讓疫情防控最薄弱的社區和農村地區得到了較好的監管。
臨渭區委組織部長馬占彬告訴記者:“這次疫情面前,我們基層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得到充分發揮,組織力、戰斗力得到了充分的體現。我們通過城市社區‘四員一醫’防控模式,確保了疫情防控工作有力有序有效的開展。黨員沖在防控一線,通過自身的工作贏得了群眾的認可,黨組織的凝聚力得到了加強,干群關系也更加密切了。”
位于大荔縣城的十三廠小區是大荔疫情防控的關鍵點和薄弱環節。面對疫情,大荔縣東關社區黨總支部書記周自建積極組織發動社區干部、黨員、志愿者、社區熱心群眾等力量,第一時間成立了十三廠小區臨時黨支部,設立了卡點組、消毒組、巡邏組、環境衛生組、摸排組、重點管控組等6個工作組,落實“五個全覆蓋”,明確職責、細化任務,做到“不漏一戶一人”,守好入口關,織密疫情防控保護網,筑起一道堅固的健康防護墻,真正當好疫情防控“守門人”。
據介紹,在疫情防控中大荔縣充分發揮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的作用,將臨時黨支部建在小區,將網格長、網格員劃分到樓宇、巷道,廣大黨員干部的身影,活躍在全縣每一個城市小區,每一條農村巷道。
記者從渭南市委組織部了解到,目前,渭南全市鎮(街道)機關黨員干部在防控一線值班值守7200多人,村(社區)黨組織書記2300多人、第一書記1400多人,村(社區)黨員干部防控一線值班值守35000多人,市縣聯防聯控成員單位防控一線值班值守黨員干部19700多人,成為疫情防控的“硬核力量”。
將組織關懷送到基層最需要的地方
2月10日上午,在富平縣渭運社區陜拖北院執勤點,富平縣委組織部為執勤的黨員干部送來石子饃、水果西紅柿和糕點。“感謝組織的關心,我們一定會認真值守,把好這個關口,不負組織期望。”小區支部書記魏興軍一邊搬東西一邊激動地說。
“大家忙完輪流過來嘗嘗,石子饃是美原鎮的、水果西紅柿是留古鎮的,糕點是宮里鎮多奇廠里的,都是縣里的東西,我們是既慰問又支持鄉鎮產業,幫助企業渡過難關。”搬送東西期間,富平縣委組織部干部祝鵬輝招呼大家來品嘗。這已經是富平縣委組織部第三次慰問執勤點的黨員干部。自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以來,富平縣先后兩次劃撥118.3萬元專項黨費,用于支持基層一線防控工作,開展基層防疫一線醫護人員和黨員、干部慰問活動。
據渭南市委組織部副部長黨耀升介紹,截止2月23日,渭南市已累計下撥疫情防控專項黨費1391萬元,其中市委組織部劃撥專項黨費500萬元,給各縣(市、區)和衛健、公安、交通、市場監管等疫情防控任務較重的市直部門黨組(黨委),強補基層黨組織防控資金不足短板。
渭南高新區迅速集結70名黨員干部駐守西潼高速渭南西入口,第一時間成立臨時黨支部,劃分5個黨小組堅守在疫情防控最緊要的位置。當地供圖
此外,渭南市各縣(市、區)委、市直機關工委也迅速行動、及時跟進配套專項黨費資金891萬元,用于支持基層黨組織開展防控工作,慰問一線黨員干部和購買防控物資,真正讓防控一線的廣大黨員干部切實感受到黨組織關懷。
據介紹,針對駐村干部吃飯無著落問題,合陽縣委組織部開展送“暖心午餐”行動,傳遞組織關懷,保障防疫一線。臨渭區委組織部劃撥163萬余元黨費,用于基層一線購買防疫物資,送去黨組織的關懷和溫暖。
韓城建立“一對一幫扶套餐”夯實工作責任,由韓城市委組織部、市人社局牽頭,及時成立關愛保障工作組,落實由8個包聯單位54人定向負責聯系,實施對防控一線醫務人員及家屬“一對一”結對幫扶工作模式,精準了解一線30名醫務人員和101名家屬身體、生活、工作情況。
物質支持重要,精神激勵更要及時跟進。對此,渭南市委組織部制定了《注重在疫情防控工作一線考察識別評判干部的實施辦法》和獎勵制度、獎勵措施,激勵廣大黨員干部在疫情防控斗爭一線積極擔當作為。目前,渭南全市已在疫情防控一線提拔重用干部6人,其中提拔1人,重用5人;在疫情防控一線遞交入黨申請書233人,接收預備黨員37人,吸收入黨積極分子59人。
如今在東府大地,經過數以萬計黨員干部的不懈努力,疫情基本得到了遏制,渭南的黨員干部用“硬核”的堅守和“硬核”的奉獻,守好了陜西的東大門。經過疫情防控一線的考驗淬煉,渭南的黨員干部將以更加昂揚的斗志投入到復工復產,推進高質量發展、實現追趕超越的新征程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