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了幾年的葡萄,總算盼到要掛果豐收,可是今年卻顆粒無收,這樣的事情發生在蒲城縣橋陵鎮耿俊寧等葡萄種植示范戶身上,今年他們種植的57畝葡萄顆粒無收給他們造成了不小的損失。到底因為什么導致這些葡萄絕收呢?來看今天的記者調查。
【果農質疑:葡萄顆粒無收與所使用肥料及技術服務不到位有關】
12月18日,記者跟隨耿俊寧來到了她的葡萄園,一進園子就被眼前的景象所震驚。雖然已到深冬,但枝干上仍然掛著葡萄,在她家地頭堆放著大量已經壞掉的葡萄。耿俊寧告訴記者,之所以導致現在這種情況,還要從2016年底她和一家名叫蒲城縣大秦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的產業示范項目說起。
耿俊寧說她家總共種了一百多畝的葡萄,今年4月份她們和大秦文化科技有限公司簽訂了示范戶合作協議。協議要求,乙方必須使用甲方提供的一種名叫諾貝豐的葡萄全程套餐肥,售價每噸2.4萬元。同時,耿俊寧也享受他們公司提供的品牌建設等后續技術服務。但是,協議簽訂完后,她們并沒有享受到這些。讓她沒有想到的是,使用了葡萄套餐肥的這五十畝葡萄出現了裂果等現象,導致顆粒無收,讓她損失慘重。
記者走訪中發現,和耿俊寧遇到同樣情況的還有同村的李紅旗,他的7畝葡萄也是在使用了大秦文化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套餐肥后出現了同樣的問題。
李紅旗說大秦文化科技有限公司銷售的化肥要高于市場價格,他們之所以和大秦簽訂協議,是看好后期技術服務,但是在簽訂完協議后,他同樣沒有享受到當時承諾的服務。
高于市場價格購買的推廣化肥,原本想著增產增收,可是沒想到的是57畝葡萄全部爛在了地里,農戶們損失慘重,在這我們不禁要問這到底是一家怎樣的銷售公司?是否有資質進行這樣的農資推廣呢?又是否在相關單位進行了備案管理呢?記者調查我們接著往下看。

【政企合作 授權刻章推廣葡萄套餐肥】
在果農提供的這份示范協議中,記者看到甲方是蒲城縣大秦文化科技有限公司,但是在協議的落款卻蓋的是“蒲城縣農村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的印章。果農們說大秦當時是以電子商務進行推廣,葡萄存在裂果等多種問題后,他們將這一情況反映給了蒲城縣商務局。不久蒲城縣商務局便給他們進行了回復。其中回復中寫到:該合同在簽署時甲方名稱與印章不符,經調查,該印章為原蒲城縣電子商務發展辦公室出文讓其刻印章,與我局無關。那么,大秦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和蒲城縣電子商務發展辦公室又是什么關系?為什么電子商務發展辦公室出文讓其刻印?記者來到位于蒲城縣北環路上的大秦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蒲城縣大秦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工作人員:我微蒲城不賣化肥,微蒲城就是一個平臺。你問我,我也不知道,反正我公司不賣化肥。
這位工作人員以不清楚事情緣由和老板不在等諸多理由拒絕了記者采訪,隨后記者來到了蒲城縣電子商務發展辦公室同樣也沒有見到相關負責人。
蒲城縣電子商務發展辦公室 工作人員:我領導看項目去了,不在。
為了一探究竟,記者來到蒲城縣商務局了解情況。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蒲城縣電子商務發展辦公室11月份才移交給商務局。12月,他們就接到果農反映后,便進行了調查。
蒲城縣商務局 電子商務股 工作人員:咱現在目前調查的情況是不是大秦公司給李向榮銷售化肥?是不是事實?事實,有東西,這不會是假的。
同時,記者在一份協議上發現蒲城縣電子商務發展辦公室和蒲城縣大秦文化科技有限公司之間是合作關系。其中合作協議寫到大秦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加快農村電子商務服務站點及體系建設,以蒲城縣農村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對外開展工作。
記者通過調查走訪,總算是對錯綜復雜的關系理出了頭緒,蒲城縣大秦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和蒲城縣電子商務發展辦公室是合作關系,而在推進該項目時又是以蒲城縣農村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的名義開展的。目前蒲城縣商務局在接管了蒲城縣電子商務發展辦公室后也對果農57畝葡萄絕收問題進行了調查,目前仍然沒有任何結果。看著別人家的葡萄已經收益,而自己辛辛苦苦栽植的葡萄如今還爛在枝頭,而至還沒有人對此負責,希望相關單位能夠真正心系果農,早日給這些果農一個滿意的答復。對于此事我們將繼續予以關注。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