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山一帶流傳的民謠:“千尺幢、百尺峽、老君犁溝往上爬”。其中關于老君犁溝的由來一段神話傳說。 相傳有一年,華陰一帶天氣大旱,禾苗枯死,沒有成。華山腳下有一個黑心的財主知道佃戶們交不起租子,就耍了個花招,說是要給華山上修路,到處散發“緣簿”,募捐錢財。財主騙來了許多銀錢后,高興極了。他把大部分銀錢留給了自己,只拿出很少一點,強迫交不起租子的佃戶和長工們,在北峰下邊那段石坡上修路。 佃戶和長工們來到北峰下,抬頭一看,天哪!光溜溜的石坡,像刀削斧劈一樣,連腳都站不住,咋修哩?可是,不修財主豈能罷休,只能愁眉苦臉地開呀,鑿呀,是夜不停地干著。坡陡石硬,有的碰傷了手,有的閃了腰;這個跌的半死,那個喪命崖下。天長是久,怨氣凝聚得像霧團一樣,直沖云霄。 一天,老君騎著青牛,正好路過華山,被那股怨氣擋住了去路。老君乃是玄元教主,神通廣大,看到開路的人這樣苦楚,頓時,慈悲心起,遂將如意柄一吹,變成一張鐵犁,然后,再向空中一吹,霎時,云霧彌漫,風吼雷鳴,山搖地動。嚇得那些開路的佃戶和長工,急忙躲藏起來。老君便駕好青牛,拉著鐵犁,朝著光石坡犁開了。這時,有個修道士,正在北峰上石洞中靜坐,忽見天色驟變,還聽得陣陣吆牛聲,他坐不住了,急步走出洞來,隨著察看,只見云霧中,有一位須發皆白的老道,一手扶犁,一手執著鞭,吆著青牛,順著石坡向下犁。這位修道士見此情景,不由得愣在那里,一直看著那老道犁到“群仙觀”上邊,才停住犁。然后,反犁卸下,掛在北峰后的石崖上,修道士本想叩見這位老道人,但老道士身在云霧中,沒法對話。過了一會兒,云開霧散,修道士跑近一看,一條新開的“犁溝”出現在眼前。看著看著,忽然他醒悟了,這駕上青牛開石坡的老道士,不就是太上老專利號君嗎? 這時,那些修路的佃戶、長工們,也從躲藏的地方走了出來。大家一看,都驚喜若狂地爬在路上,一個勁地朝天磕頭,感謝搭救他們的神仙。后來,他們聽到北峰上那位修道士說,是太上老君幫助他們開的,就在聚仙臺上開了一個石洞,起名叫“猶龍洞”,取孔子贊嘆老子“豈猶龍乎”之意,把老君供奉起來,逢年過節,來到洞內祭祀老君。從那時起,石坡上的犁溝就叫作“老君犁溝”了。如今我們看到臥年臺上的那個“臣年石”,就是當年老君的青牛,傳說青牛在犁完犁溝后,看到華山景色壯麗秀美,便化為石牛,永遠地留在了華山之上。
網站備案:陜ICP備14008634號-1 投稿信箱:2569427969@qq.com 地址:中國·咸陽 電話:131-5212-8066 傳真:029-33765110 您是第 位客人
版權聲明:本網站所刊內容未經本網站及作者本人許可,不得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等,違者本網站將追究其法律責任。本網站所用文字圖片均來自作者投稿和公共網站,凡圖文未署名者均為原始狀況,但作者發現后可告知認領,我們仍會及時署名或依照作者本人意愿處理,如未及時聯系本站,本網站不承擔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