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子卓
華山,古稱西岳,又名太華山。為“五岳”之一。位于陜西省華陰市南。華山共有五峰,分別為東峰朝陽峰,西峰蓮花峰,南峰落雁峰,北峰云臺峰,中峰玉女峰。其中南峰最高,北峰最低。南峰、東峰、西峰合稱“天外三峰”。
由山北相望,“天外三峰”相拱而形似蓮花狀,故華山又名蓮花山。又似古人高級官吏的帽子,故有詩云“對面能彈司寇冠”。
華山奇險,天下聞名。當地人每每談起華山,便會脫口而出“千尺㠉,百尺峽,老君犁溝往上爬”的民謠。一個“爬”字,便生動形象的表明了華山的奇險之姿。就連唐朝率真無畏的大詩人韓愈登華山時,都大驚失色于山路險絕,一度以為下山無望,嚇得大哭,便寫遺書投下山澗。至今日在華山千丈絕壁處仍有一摩崖石刻“韓愈投書處”。
歷代,皆有眾多名僧道士來此隱居,文人墨客慕名前來賞景游覽,吟詩作賦。
歷代畫家,以筆為歌,以畫抒懷。歌華山險峻奇偉之雄姿,贊華山險峙崚嶒之奇景,嘆華山自然秀美之真切,品華山秀麗蒼莽之藏奇。故多有名家畫作傳世以表現華山自然風貌之美。
名家畫華山
石魯(1919.12.13—1982.8.25),原名馮亞珩,四川省仁壽縣人。
自古華山一條路
華山下棋亭
何海霞(1908—1998),名瀛,字海霞,以字行。北京市人。
傅抱石(1904年10月5日—1965年9月29日),原名長生、瑞麟,號抱石齋主人,生于江西南昌,祖籍江西新余。
華岳千尋 1962年作
西岳雄姿 1963年作
張大千(1899年5月10日—1983年4月2日),原名正權,后改名爰,字季爰,號大千,別號大千居士、下里港人,齋名大風堂。
華山金鎖關 1935年作
款識(此華山金鎖關,即老杜詩所謂“箭括通天有一門”也。乙亥八月,大千居士張爰)。長篇小字題記(蒼龍嶺千仞一脊,如蛻龍之骨,東西巖深不見底,略無林木蔽,虧人不敢睨視,是即《水經注》所稱搦嶺須期而行者。今雖磴道修廣鐵巢,扶其左右,可以拾級而登。猶人人自危,匍匐方可進也。昔人稱黃山百步云梯,三面皆空,行者勢如飛渡,其實尚不及此十一之險。嶺盡為龍口, 韓退之投書處。至此驚魂少定,略俯瞰峰巒,映帶奇詭,不可名狀,再上為五云峰,戴鷹阿所圖五將軍樹已不可見。迨至金鎖關,其險更甚,而不以險名者,崖不甚修也。大千再記)
華山蒼龍嶺 1935年作
款識(百丈蒼龍嶺,昂頭看入云。明星懷玉女,大樹老將軍。此間宜痛哭,何處絕塵氛。中歲夸腰腳,猿猱得舊群。乙亥二月,寫華山北峰南望蒼龍嶺圖并題。蜀人張爰大風堂下試乾隆御制五色墨。彥龍仁兄方家博笑。大千居士張爰)
華山行
楊子卓臨《大字陰符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