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追憶舊時光·
華山是中華民族的圣山。中華之“華”,源于華山。據清代國學大師章太炎和歷代專家學者考證:華夏民族最初形成并居住于“華山之周”,名其國土曰華,其后人跡所至,遍及九州,華之名始廣。由此,華山有了“華夏之根”之稱。時光匆匆如白駒過隙,日出日落,一朝一夕,歲月就在春夏更迭中流逝~今日小編分享一組珍貴的華山老照片!讓我們穿越時光,一起去感受華山的舊日風景!
華山仙掌崖·1935年【攝影:Morrison Hedda】

華山下棋亭·1935年

華山蒼龍嶺觀景臺·1935年
南峰 ·1935年

道教宮觀·1935年
華山是道教主流全真派圣地,為“第四洞天”。早在漢武帝時就建有集靈宮。唐朝更陸續出現了一些由道士們自己所營建的宮觀。華山的道教宮觀很多,歷史也很悠久。清康熙十六年(1677年)山洪暴發,廟舍沖毀極多,故清代以后所重建的多改在峪內。歷代人們都不斷對廟舍加以維修和擴建。

廟中雕像·1935年

玉如意 ·1935年
山間打坐的道士·1935年

華山的道士,給人感覺總是很消瘦,這大概就是所謂的仙風道骨吧。

華山論劍·1935年

百尺峽·1935年【攝影:Morrison Hedda】
聚仙臺·上世紀30年代【圖片提供:華山道教協會】
東峰·上世紀30年代【圖片提供:華山道教協會】
南峰仰天池·上世紀30年代【圖片提供:華山道教協會】
東峰松檜峰·上世紀30年代【圖片提供:華山道教協會】
華山西峰俯瞰華陰縣城
縣城西宮
   
來源:華旅集團營銷中心,部分來源于網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