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龜探海
在華山西峰頂東北方有一奇石,形態頗似一只烏龜。烏龜的頭伸向懸崖,身子下就是懸崖峭壁,萬丈深淵。眼前是起伏的群山,連綿的云海。游人到這里都喜歡站在它的身旁和它照一張像,把自己和烏龜放在一起,留下永久的紀念,并且樂此不疲。
我們常常把龜與壽聯系在一起,可見龜是生命的象征,是長壽的代名詞。但我們常常聽到有誰說誰是烏龜,那人就極不愿意,認為這就是污蔑自己。從生命意義上講,我們為什么不能和龜聯系在一起呢?
其實,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龜文化是一個獨特而又富含意義的一個方面。龜的個性包含了豐富的人文思想內涵。譬如龜能忍辱負重,忠厚老實,甘于寂寞,堅忍不拔,持之以恒等等。龜有這么多的人文精神內涵,我們何而不為之呢?可見,人們之所以不愿意像烏龜,只取了他的外表而忽視了它的精神。
不知道是多少年以前,這只龜從山腳下爬到了華山之巔1也不知它爬了多少年才到了這里,化作了一方巨石,把自己和華山融到了一起。它的身子已經和華山的山峰成了一個整體,只把頭露在懸崖以外,作探視狀,日夜守候在蓮花峰的側畔。它該不是少昊神帝派來守望華山的吧?但我更多的理解是,它經過千辛萬苦,從山下的河灘爬上幾千米高程的華山,來到這里,是為了證明自己的毅力和勇氣,就像當年它和兔子賽跑時一樣,只要堅持而不放棄,最終的勝利就會屬于自己。另外,它可能長期地生存在寂寞的狀態中,從來也沒有領略過俯視過它腳下的山山水水,蕓蕓眾生,便不畏艱難困苦地爬上華山,登到與天接近的山峰上,“看看我們的河山”,了確心中的一腔美好的心愿也未可知。它面對眼前的茫茫云海,日夜守望著,從來也沒有改變過那個姿態,日出日落,日落日出,始終如一。
【編輯:華旅集團營銷中心】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