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山是我國著名的五岳之一,海拔2154.9米居五岳之首,位于陜西省西安以東120公里歷史文化故地渭南市的華陰縣境內,北臨坦蕩的渭河平原和咆哮的黃河,南依秦嶺,是秦嶺支脈分水脊的北側的一座花崗巖山。憑藉大自然風云變換的裝扮,華山的千姿萬態被有聲有色的勾畫出來,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另外,山東、山西境內也有兩座山名為華山。亦可作人名,有歷史學家、電影導演、作家、舞美設計等。
陸友仁《硯北雜志》卷下言:“張說《華山碑》云:太華山者,當少陰用事,萬物生華,故曰華山。然則不當為去聲也。”按《水經注》卷十九言:“遠而望之若華狀,故名華山。”可為陸氏佐證。杜荀鶴詩中“華山”之“華”即讀平聲;如《費徵君墓》云:“不知三尺幕,高卻九華山”,又《送李明府》云:“惟將六幅絹,寫得九華山。”然今人敢用作平聲者,少矣。又按陸氏所引,出《西岳九華山碑銘》序中,實唐玄宗語,張燕公僅作銘耳。

——引自錢鐘書《談藝錄》之《附說二 說華山之華字》
東漢班固《白虎通義》言:"西岳為華山者,華之為言獲也。言萬物生華,故曰華山。"則“華”似讀去聲,且備一說。
華山的西邊是終南山,鐘馗故里歡樂谷是唐代賜福鎮宅圣君鐘馗的故里。
華山不僅雄偉奇險,而且山勢峻峭,壁立千仞,群峰挺秀,以險峻稱雄于世,自古以來就有"華山天下險"、"奇險天下第一山"的說法,正因為如此,華山多少年以來吸引了無數勇敢者。奇險能激發人的勇氣和智慧,不畏險阻攀登的精神,使人身臨其境地感受祖國山川的壯美。
我國古書中早就有關于華山的記載。最早述及華山的古書,據說是《尚書·禹貢》篇,但最初華山叫"惇物山",華山被稱為西岳與東岳泰山并稱,最早見于《爾雅·釋山》一書。西岳這一稱呼據說是因周平王遷都洛陽,華山在東周京城之西,故稱"西岳"。以后秦王朝建都咸陽,西漢王朝建都長安,都在華山之西,所以華山不再稱為"西岳"。直到漢光武帝劉秀在洛陽建立了東漢政權,華山就又恢復了"西岳"之稱,并一直沿用至今。
由于華山太險,所以唐代以前很少有人登臨。歷代君王祭西岳,都是在山下西岳廟中舉行大典。《尚書》載,華山是"軒轅皇帝會群仙之所"。《史記》載,黃帝、虞舜都曾到華山巡狩。據記載,秦昭王時命工匠施鉤搭梯攀上華山。魏晉南北朝時,還沒有通向華山峰頂的道路。直到唐朝,隨著道教興盛,道徒開始居山建觀逐漸在北坡沿溪谷而上開鑿了一條險道,形成了"自古華山一條路"。
華山以其峻峭吸引了無數瀏覽者。山上的觀、院、亭、閣、皆依山勢而建,一山飛峙,恰似空中樓閣,而且有古松相映,更是別具一格。山峰秀麗,又形象各異,如似韓湘子趕牛、金蟾戲龜、白蛇遭難……。峪道的潺潺流水,山澗的水簾瀑布,更是妙趣橫生。并且華山還以其巍峨挺拔屹立于渭河平原。東、南、西三峰拔地而起,如刀一次削就。唐朝詩人張喬在他的詩中寫道:"誰將依天劍,削出倚天峰。"都是針對華山的挺拔如削而言的。同進華山山麓下的渭河平原海拔僅330-400米,而華山海拔2154.9米,高度差為1700多米,山勢巍峨,更顯其挺拔。
華山名字的來源說法很多,一般來說,同華山山峰像一朵蓮是分不開的,古時候“華”與“花”通用,正如《水經注》所說:遠而望之若花狀”,故名。中國五岳之一,陜西省名山。位于華陰縣,屬秦嶺東段。東臨潼關,西望長安,南依秦嶺,北靠黃渭,古稱太華山,又稱西岳華山。由中(玉女)、東(朝陽)、西(蓮花)、南(落雁)、北(五云)五個山峰組成。遠望主峰狀如金元寶,與周邊環繞幾小山遠望形似蓮荷;西峰翠云宮前又有倒扣蓮花花瓣石, 稱「花山」又因近臨黃河是華夏發源地,人們口音等,故稱「華山」。整體為花崗巖斷塊山,最高峰海拔2157.9M。險峻的奇峰峭壁俯瞰渭河平原,有壁立千仞之勢,自古為游覽勝地。華山多局部山地形氣候,山水向巖石節理集中,形成沖溝。溝谷堆積有巨大巖塊,著名的「魚石」即為清康熙年間(1662~1722)爆發泥石流所形成。華山北坡大斷層近期仍有活動,1556年華縣地震達到芮氏8級。
華山的最佳旅游時間是每年的4月到10月,這也是華山的旅游旺季。農歷三月十五日是朝山日,會有盛大的廟會和慶祝活動。
華山四季景色神奇多變,不同的季節可以欣賞到“云華山”、“雨華山”、“霧華山”、“雪華山”。
春季雨足霧稀,萬物初醒,山花爛漫,是踏青訪春的好去處;夏季能見度高,氣候涼爽宜人,可看到日出和山間瀑布,時常伴有云海出現,嘆“但聞人語聲,不見有來人”之幽境;秋季溫度適中,紅葉滿山,山崖為底松檜為墨,一抹絢爛令人心顫,是登山的最佳季節;冬季白雪皚皚,雪淞峭壁遠山相望,給人以仙境美感。而日出則是華山一年四季都不可少的景致。
華山日出日落參考時間:春季: 5:00-6:00 ;夏季: 4:30-5:20 ,秋季 : 5:00-5:20 ;冬季: 5:30-6:00
華山從山麓到山頂,氣溫成直線遞減。一年中七月份遞減較大,一般為0.5°C左右;一月份較小,在0.3°-0.4°C。華山年平均氣溫較低,只有6.8°C,年溫差也偏小,僅為18.8°C。
華山春季干燥,風多過隙;夏季雨量漸長,但山上轉瞬即晴;秋季晴多雨少;冬季寒風刺骨。每年降雨天較少,多集中于六至八月,年降雨量達成1030毫米。華山晴天多,山頂云霧天多,日照時間相對減少。年平均日照1710.4小時。山上七至八月份,相對濕度最大;十二月至次年一月份,相對濕度最小,兩者相差20%。因群峰高聳,使高原氣流受到阻擋。天氣多風且風向頻率(百分率),山上山下,山北山南,均不同。一年中西北風的頻率比較大,其次是西南風。其頻率各占11%。
春秋兩季為最佳旅游季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