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是一種生活態度
最初的自己,
也許是行走在那漆黑而又漫長的田間小路;
也許是站在高山之顛的吶喊;
也許是一個人踏著夕陽的余暉,穿越草原,眺望大海;
也許是在風雨中奮力奔跑。
行走,是一種態度。
--我是洛洛

行走,只是一種生活態度。在拼命追逐物質財富的當下,花了成千上萬的真金白銀去旅游,回來卻換不來任何具體的物化財產,當然是不被絕大多數人所接受的!他們或許更需要用一所大房子、一輛新車、一塊名表甚至一款蘋果來證明自己人生的成功。

當然,現在人們的觀念在逐漸變化,更多的人開始走出來。其實,旅行不一定要花費很多,不一定要去國外,行走不是一種炫耀,要按照自身的物質條件與時間許可來安排。縱使是山間的小花與溪流,都透著最純粹的本真。

行走,只是需要你有勇氣先走出來,邁出第一步意味著你已經開始,剩下的就交給自己的內心吧。一個人行走的范圍,就是他的世界。

道經中有這么一個詞語“直指本心”。按自己的理解是‘做每一件事,按自己內心深處最初的想法’。可是,在如今大千世界,看似燈火輝煌的背后,更多是勾心斗角,爾虞我詐,只是這些往往被光鮮和浮華所掩蓋。

渴望行走,就是一種內心深處最純粹的找尋,在山水間行走,大自然所能賦予你的能量是無法預估的。
而華山,就是這么一個這么神奇的地方,一個能讓你不斷修行、找尋真我的地方。
華山古稱“西岳”,是我國著名的五岳之一,東臨潼關,西望長安,南依秦嶺,北靠黃渭,古稱太華山。

由中(玉女)、東(朝陽)、西(蓮花)、南(落雁)、北(五云)五個山峰組成。遠而望之若花狀,遠眺主峰狀如金元寶,與周邊環繞幾小山遠望形似蓮荷;西峰翠云宮前又有倒扣蓮花花瓣石,稱“花山”,又因近臨黃河,是華夏發源地,加之人們口音等因素,故稱“華山”。整體為花崗巖斷塊山,最高峰海拔2154.9米。險峻的奇峰峭壁俯瞰渭河平原,有壁立千仞之勢,自古為游覽勝地。
華山還是道教勝地,為“第四洞天”,有陳摶、郝大通、賀元希最為著名的道教高人。山上現存七十二個半懸空洞,道觀 20 余座,其中玉泉院、東道院、鎮岳宮被列為全國重點道教宮觀。

在華山,不斷攀爬的險路就像你不斷征服的人生低谷;路旁的千年古松時刻提醒著自身的渺小;孤寂的山間小路也許能讓你頓悟人生的意義;而偶遇的仙風道骨的道長,寥寥數句瞬間就平復了那顆煩躁的心靈,人生就是一場修行,行走就是一次領悟。

也許你一直在行走,只是沒在理想的道路上,但從未停留,因為只有繼續行走下去,才有希望去實現!不要讓行走成為一種奢望!只有在路上,你才能遇見真實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