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010年,遼寧廣播電視臺的表現非常搶眼:衛視頻道在全天時段省級衛視排行榜中躍居前5位,北方頻道瞄準高端定位盡顯文化品格和高雅氣質,東北第一家24小時滾動播出的新聞廣播頻道培養了一大批“兩棲”作戰記者。資源整合、廣電一體化蓄積起來的能量瞬間迸發,魅力四射。
業內驚嘆:“三臺合一”不但為遼寧廣電做大做強奠定了體制基礎,也為全國廣電改革提供了模板,通過打造統一的“物理平臺”,實現資源共享的“化學反應”,成為引領廣電改革的“遼寧模式”。
化學反應,加法做出乘法效應
多媒體時代,廣電市場競爭十分慘烈,“集團化作戰”已是天下大勢,資源整合不僅“順其勢”而且“逢其時”。與以往不同的是,遼寧廣電這次重組不是堆積木似的“物理疊加”,而是脫胎換骨的“化學反應”、實質性合并。
原遼寧人民廣播電臺、遼寧電視臺和遼寧教育電視臺三臺機構框架被徹底打破:內設機構從過去的91個整合為目前的40個,180名中層干部、2757名員工按照雙向選擇、統一調配的原則,重新各就各位;頻道、欄目、主持人等品牌資源迅速集結,廣播電視優勢資源跨界整合。既遵循新聞規律,又張揚媒體個性,加法做出了乘法效應。
今年1月1日晚6時30分,《遼寧新聞》首次實現衛視新聞和廣播新聞并機播出;1月22日,廣電記者首次聯袂亮相全省“兩會”,原廣播記者頻繁出鏡,電視記者的聲音也頻繁出現在廣播新聞中。
整合前,廣播采訪隊伍不足20人,新聞生產能力嚴重不足,除了《全省新聞聯播》,其他新聞欄目經常“無米下鍋”;整合后,電視記者與電臺記者、地方記者近200人兵合一處,不僅推出了東北首個24小時滾動播出的新聞廣播頻道,而且采取“前期新聞采集一體化、后期制作播出個性化”的運行模式,形成了立體交叉、開放遞進的互動傳播網,從而實現了內容資源的多次開發和傳播效果的最大化。
以往參加全省“兩會”,三臺出動80余人仍捉襟見肘,今年“兩會”,人員少了20多人,但開設的欄目和發稿量卻增加了一倍。全國“兩會”期間,廣播電視記者在北京直播間統一錄制、互動播出,充分發揮了記者“兩棲”作戰的能力,令同行刮目。
《體壇演義》是遼寧電臺的名牌欄目,主持人金鑫以犀利的語言、辛辣的點評深受聽眾喜愛。今年新年伊始,一直“躲在幕布后面”的他突然出現在電視屏幕上,主持了一檔電視版的《體壇演義》;與此同時,在電視上火爆異常的《明星轉起來》、《王剛講故事》等節目也經過編輯的精心剪輯,轉換成音頻,出現在廣播頻率中。
遼寧廣播電視臺新聞中心總監郭明航對記者說:受眾收聽廣播主要集中在早6點到晚6點,收看電視節目主要集中在晚上6點到12點,廣電聯手為受眾烹制了一道不間斷的視聽盛宴。
制播分離,從“瞄準播出”到“瞄準市場”
去年年終歲尾,催淚大戲《情系北大荒》在央視一套黃金時段播出,收視率居高不下。細心的觀眾發現,在這部既叫好又叫座的主旋律作品出品名單上,赫然寫著遼寧廣播電視臺及其麾下七星影業有限公司的名字。
遼寧廣播電視臺副臺長王宏宇告訴記者:三臺合一不是目的,目的是突破原有體制框架束縛,改變傳統贏利模式,做大市場增量,以產業繁榮促進事業發展,以事業發展帶動產業繁榮,形成一個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廣電產業發展模式。
整合后的遼寧廣播電視臺形成了新聞宣傳和產業經營兩大業務主體。按照事業與產業分開的原則,該臺將影視劇、綜藝、體育等節目的制作業務分離出去,與經營性資產合并,組建臺屬、臺控、臺管的企業公司,即遼寧北方廣電傳媒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改變廣播電視臺以往自制自播、自產自銷的模式,發展壯大節目內容生產能力,從“為播出而制作”轉向“為市場而運作”,成為面向全國乃至全球的內容提供商、發行商和服務運營商。
談到轉制后的優勢,王宏宇說:優勢一是機制靈活。廣播電視臺屬事業單位,使用資金必須提前向省財政部門申報預算,批復資金需要較長周期,購買電視劇時常因資金不到位而坐失良機。以公司的身份參與市場競爭,在資金使用方面有了更大的自主權。優勢二,公司可享受國家扶持的優惠政策。優勢三,電視劇的版權期一般為兩年時間,如自制、定制電視劇,版權可永久歸我們所有,不僅可以在電視臺之間進行交換,也可向其他電視臺發行銷售。不僅降低了購劇成本,還可以增加一部分收入。
據遼寧廣播電視臺臺長史聯文透露,日前,遼寧廣播電視臺節目購銷中心已經和本山傳媒集團簽約,獨資拍攝600集的情景喜劇《來的都是客》;與郭德綱團隊合作,獨資拍攝情景喜劇《大偵探》。這些劇目看似一次性投入比較大,但遼寧臺擁有永久性版權,既滿足本臺自身播出需要,又可以進行版權輸出。
雅俗共賞,最大受益者是老百姓
幽默、豪爽、熱情、活力……這一系列新鮮活潑的詞匯凸顯著北方人的個性,同時,也彰顯著遼寧衛視的品格。遼寧衛視頻道根據自身所處地域特征和擁有的核心優勢,明確了“向北方”的全新頻道理念,通過盤活明星資源,創新節目形態,依托“一山兩剛(綱)”量身訂做《王剛講故事》、《歡樂集結號》、《明星轉起來》、《到底是誰》等品牌欄目,打造特色濃郁的高品質節目帶。
就在娛樂節目銜枚疾進,引領遼寧衛視“殺”向全國一流衛視頻道的同時,主打高端人群,定位較高文化層次、彰顯遼寧廣電厚度和品位的“北方頻道”已悄然登場。
北方頻道是使用原遼寧教育電視臺空出的資源打造的全新電視頻道,開播伊始,主創團隊就寫下了這樣的按語:“這里不播放電視劇,不發生小事件,不生產瑣碎和庸常,不制造廉價的淚水和粗淺的笑聲。”
頻道副總監高飛告訴記者:北方頻道引進的節目,都出自國內外高水準制作公司之手,代表了同類節目的國內最高水平;北方頻道自創的《北方快報》、《北方時報》、《北方今日談》和《老梁說天下》等節目,不僅僅是在做新聞,更是在旗幟鮮明地亮出媒體的立場。
“目前,遼寧廣播電視臺擁有8個廣播頻率和8個電視頻道,無論是節目內容生產還是播出規模,都已穩居全國地方廣播電視媒體前列。”史聯文說。“東北第一、全國一流、具有國際視野的現代化大臺,是我們的目標。”(記者畢玉才 特約記者劉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