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聽過一句特深沉的話—“出名要趁早”。
我叫喜羊羊,今年七歲,因為我是一部500多集的動畫片和兩部電影的“主角”,我出名了。跟我一起出名的,還有灰太狼、美羊羊、沸羊羊,如今連一貫貪吃貪睡的懶羊羊都成明星了。
今年過年的時候,由我主演的第二部電影《喜羊羊與灰太狼之虎虎生威》,又破了中國原創動畫電影的紀錄,票房超過1.28個億。其實,第一個紀錄也是我去年破的,《牛氣沖天》賺了8500萬,一下子就把電影《寶蓮燈》保持10年的2400萬票房紀錄給破了。
好多人跟我說:你現在是大大明星了。
老實說,當明星一點都不好玩兒,他們天天拉著我去見粉絲、客戶,讓我拍廣告,接受采訪。我的形象被放在了150多種不同的產品上。我成了棒棒糖、氣球、上了牛奶瓶、還被印上墻紙去糊人家兒童房的墻。幾乎每天,他們都會拿來新的產品對我說,“這個你要代言”、“那個你要代言”。
美國有一個叫華特·迪士尼的老爺爺,他已經去世了,但他培養了一位全世界知名的超級大明星,一只叫米老鼠的大耳朵耗子,還有許多小明星:古菲狗、白雪公主、灰姑娘……他跟手下的15萬名員工說,“我們永遠不要忘記,我們的一切都由一只老鼠開始。”
有很多叔叔阿姨會摸著我的頭說,“多可愛的孩子,將來一定能超過米老鼠。”爸爸盧永強就會把我拉回去,客氣謹慎地說,“孩子還小,路還長,走走看吧。”
我背后的“聯合艦隊”
其實,中國的孩子老早就知道我、喜歡我了。2005年,盧爸爸把我們拍好的系列動畫片賣給了杭州少兒頻道,之后全國又有50多家地方少兒頻道都買了我的節目,有500多集。那時候,幼兒園和小學的孩子們會嘟囔著唱起動畫片里的主題歌《別看我只是一只羊》,唱的就是我。
沒多久,爸爸開始同意書包廠和服裝廠把我的形象印在他們的產品上,還給我出了書和DVD,讓他們在商店里去賣。爸爸說這樣可以賺到一些錢,把之前拍動畫片投進去的錢賺回來,好拍更多的動畫片。爸爸那時候還是很辛苦,會為錢發愁。他連香港的房子都賣掉了,熬了6年才成功。
爸爸的工作室“原創動力”開始好起來,還是在上海文廣找到爸爸,投資拍了《牛氣沖天》之后,我真正開始忙起來,連大人都開始認識我,也是在這部電影之后。
我聽爸爸跟朋友聊天的時候說,人家米老鼠紅了那么多年,因為背后有一個特別大特別專業的團隊在支持他。其實在我背后,也有好大一群人在推動我往前走。
首當其沖的,就是幫我和爸爸拍電影的文廣和優揚。他們能夠讓我的廣告不停地在電視頻道上播出,讓我的形象無處不在,孩子們會吵嚷著要求爸媽帶自己去看我的電影。文廣自己掏錢在電影院門口搭建以我為主體的場景,讓影院變成兒童游樂園。優揚就請來孩子最喜歡的節目主持人到影院門口跟他們一起做活動。畫外音
“電影對于喜羊羊品牌認知迅速擴大起到一個巨大的作用。”陳英杰,上海炫動傳播動漫投資中心(隸屬于上海文廣新聞傳媒集團)項目投資部主任字斟句酌地說,陳是兩部喜羊羊電影的制片人。
優揚傳媒的動畫事業部總經理邢瑛對原創動力有著持續的觀察。在邢瑛看來,通過電影營銷,喜羊羊的品牌不但在目標消費群里被再次強化,同時,跟動漫相關的各行業都認識到了喜羊羊這個品牌,在兒童和家庭這個最有消費能力的群體中所具有的號召力。如此一來,授權費門檻也自然水漲船高。
她舉了一個例子來佐證自己的觀點,在喜羊羊第一部上映時,優揚甚至沒能拉到一個貼片廣告,對她的客戶而言,國產動畫片此前幾乎沒有成功的記錄,對喜羊羊又沒有什么認知。電影上映后,全社會都關注,企業老板紛紛找上門詢問有沒有廣告機會,第二部電影貼片廣告幾乎全滿。
對于上海文廣和北京優揚而言,營銷渠道和通路從來都不是問題。上海文廣能夠借鑒自己對動畫電影的運營經驗,提供一個龐大的營銷團隊和部分上海地區的平臺優勢,從而在成人世界里對電影進行“病毒式營銷傳播”。北京優揚則是中國最大的動畫片買家,擁有一個全國性的少兒頻道網絡化宣傳平臺和全國60%-70%的兒童廣告資源及對兒童受眾心理分析十年的經驗,這意味著,他們能用資源和技術保證精準地將電影廣告訊息送達目標受眾—全國4-14歲的兒童。
于是,這是一次借助優勢資源,所發動的一場“腦白金式”的營銷成功案例。
“如果我們是皮克斯或者迪士尼那樣擁有好的故事、精美動畫的作品,我們可以把成本更多放在制作上,” 陳英杰說,“但國產動畫剛起步,我們的制作和故事還不能說是最好的、一流的,在喜羊羊的投資上我們是后端大于前端。你要大票房,就要大營銷。”
目前這個由原創動力、文廣和優揚構成的動畫電影“鐵三角”已達成協議,未來5年還將共同推出5部喜羊羊系列電影。“其實在第二部電影之前,已經有公司說能否讓我們加入,整個資金讓我們來投,我們的回答是,我們缺的不是錢,我們需要你這個投資方是有資源的介入,錢只是利益分享的比例。”陳英杰對這個三方團隊頗為滿意。
電影的成功,目前已經把喜羊羊推向了一個良性運轉的軌道。就是那些站在喜羊羊身后的150多家品牌授權商們,那些跟喜羊羊的走紅休戚相關的利益共同體,也會想方設法讓喜羊羊繼續紅下去。其實他們也是這個聯合戰艦的一分子。我是“瘸子里的將軍”?
我現在一打開電視就能看見自己主演的動畫片,說實話,我自己都覺得煩。其實,我這個明星還不是真的 “實力派”,而是別的動畫片實在太難看,總把小朋友當傻瓜,講一些莫名其妙的東西給他們聽,所以,但凡有我這么一個健康活潑的形象就勝出了。
我不是這幾年第一個走紅的動畫明星。有個叫虹貓的家伙,他主演的動畫片收視率跟我差不多,好多小孩子也喜歡他。可是大人們卻不喜歡,覺得他很暴力,會教壞小朋友。
再來說個“八卦”。本來,《虎虎生威》要把慢羊羊同學的初戀故事給拍出來,主創叔叔阿姨說,這樣能吸引更多大人來看我們的電影。后來爸爸和他們一商量,就否了這個故事。因為他們說,讓那么小的孩子看人家談戀愛干什么?影響不好,就不帶小朋友來看電影了。
嘿,慢羊羊村長,你的“隱私”保住了。
畫外音
誰都無法否認,喜羊羊動畫電影的成功,是由它500多集電視動畫所做的良好鋪墊,但這其中卻仍有玄妙。“我想,喜羊羊能紅是個機遇。適逢這個時間,國產動畫片其實還是不多,觀眾的選擇不多。”原創動力副總裁劉蔓儀對《中國企業家》說。
喜羊羊熱鬧喧囂的背后,其實是中國動畫市場長久以來的一個巨大需求缺口,以及政策向國產動畫的傾斜趨勢。有業內人士甚至認為,對于政府而言,喜羊羊的存在具有標桿意義,也會對其特別青眼有加。在今年1月29日的廣東省人大會議上,廣東省省長黃華華作政府工作報告時,還提到《喜羊羊與灰太狼》等一批有廣泛影響力的作品對文化市場和文化產業的貢獻。
在原創動力開始著手制作喜羊羊電視動畫片的2004年,也正巧趕上一個令他們感到振奮的政策機遇。國家廣電總局發文,要求各地1/3以上的省級和副省級電視臺要開辦少兒頻道,省級電視臺每天必須播出30分鐘以上的動畫片,國產動畫片每季度播出數量不少于動畫片總量的60%。而當年中國的本土動畫產量是4200分鐘。一下子,中國動畫產業就出現一個20萬分鐘、價值10億規模的缺口。
到2006年9月,廣電總局更是下令強制:每天在17時至20時的黃金時間,所有的動畫頻道、少兒頻道、青少年頻道、兒童頻道只允許播放國產動畫片;進口動畫片只能在晚上8時以后播放。即便如此,在受少年兒童歡迎的動漫作品中,來自日本和歐美的仍然占到了近九成。
“中國市場是一個非常饑渴的市場,大家只能忍著看一些弱智動畫,突然跳出一個更好的產品,簡直久旱逢甘霖,這是一種壓制之后必然出現的反彈。”原創動力的動畫同行、藍月谷的CEO羅璇評價說。
盧永強對制作喜羊羊定下的核心原則就是:要歡樂,不要說教。我能像米老鼠一樣長壽嗎?
我看過米老鼠的電影,我知道自己演技比他差遠了。我看過他彈肖邦的曲子的畫面,他按鍵的時候,跟真彈鋼琴的按鍵位置是一模一樣的。這個我做不到,我的手指很笨拙。
爸爸總是很抱歉地說,“因為錢不多,沒辦法讓我變得更帥、更靈活。”爸爸的同行,對我很苛刻,覺得我還是一個比較粗糙和初級的產品,認為我的紅不會持續太久。這話聽了我很難受。這并不是我的錯,我知道在中國動畫作坊里,有錢的爸媽還是極少數,更多的人像我爸爸這樣,沒太多錢,可是就是有個動畫夢想。
我看到一個美國的教授史蒂文·沃茨寫米老鼠,說米老鼠會成為那么經典的形象,因為在美國由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轉型的過程中以及大蕭條時期,他給不知所措、不安的美國人帶去了柔軟的慰藉。
我不是太懂他在說什么,但我想,是不是我的存在,在如今一個經歷轉型的中國,也有著類似的意義呢?安全的、穩妥的、溫暖的,沒有什么戰勝不了的我,喜羊羊。
畫外音
“我覺得作為喜羊羊,首先第一個它從內容的精細程度上,肯定還沒有可能成為一個百年經典。可能這一撥小孩喜歡看,換到下一撥小孩就不愛看了。可能就是個代際之間相對比較快速的消費產品。”羅璇忍不住感慨。
羅璇從資金投入的角度來解釋喜羊羊與米老鼠的差距。“同樣是一部片子,在美國一部動畫的投資可以達到1萬美元一分鐘,像喜羊羊這樣制作水準的中國動畫片可能在5000元到1萬元人民幣一分鐘。”——資金問題,始終是中國民營動畫企業所共同面臨的困境。
為了謀取生存空間,原創動力選擇了在動畫業成本最低的Flash制作方式,才能在經費和技術的相對保障下,完成500多集動畫片的制作。當年,盧永強剛開始制作喜羊羊時,差不多連工資都開不出來,致使部分創作人員流失。
選擇這樣的制作成本實屬無奈。在中國,動畫片模式都是免費的,或是以很低的價格向電視臺傾銷。因此動畫制作公司紛紛選擇低成本路線發展。而以往也沒有成功經驗能夠說明,單靠賣片子給電視臺是能賺到錢的。
第三部喜羊羊電影已開始籌備,原創動力希望這次能在技術上有所突破,比如使用國際最通行的3D技術,但他們自己也承認,執行起來有難度。商品授權和衍生品開發也不敢放松下來。
這依然是個不大的公司。整個公司加上人偶劇團,共有200多人,其中動畫師100來人,人手嚴重不足。
劉蔓儀承認,目前不可能把更多動畫制作以外的工作控制在自己手中。“我們授權大頭都在別人手上,我們只是收版稅。但我們現在不可能所有的都擺在自己旗下去做,這樣會拖慢我們的發展。要是每個類別都自己來做,肯定要等兩年喜羊羊才有新的產品出來。”
迪士尼的成功,卻幾乎是喜羊羊那些成功因素的反面。米老鼠的爹地從一開始就是個孤行俠。這個從美國小鎮走出的大人物,幾乎符合美國人所仰佩的全部特質,他是一個技術狂熱者,還總是“第一個吃螃蟹”,他將米老鼠的第一部電影《蒸汽船威利號》配上聲音—這在動畫電影史上還是頭一回,他創作《白雪公主》又成為動畫電影史上第一部普通電影時長的動畫片(此前動畫電影都是短片,且只能當電影前戲)。但迪士尼首先是個精明的商人,他從一開始就知道授權的重要性,不過,美國的版權環境一直是對商家有利的。
對喜羊羊而言,一個無奈而又令人哭笑不得的現實卻是:泛濫的盜版,反而讓喜羊羊顯得更加紅火。成為中國迪士尼,喜羊羊還有哪些功課要做?
需要進一步提升動畫內容的質量和精細程度
需要好的商業運營,步入品牌建設和持續投入發展的良性循環
需要新的動畫形象和產品擴充原創動力的動畫家族
電影
《喜羊羊與灰太狼之虎虎生威》
2010.1.29全國公映,以1.28億元人民幣的全國票房雄踞國產動畫片首位,成本1200萬元。借由喜羊羊福袋和貼片廣告的銷售,基本回收電影制作成本
《喜羊羊與灰太狼之牛氣沖天》
2009.1.16全國公映,8300萬元人民幣的全國票房。成本1600萬元
書籍
圖書發行量突破200萬冊,銷售額超過2000萬元。連續數周位居中國暢銷兒童圖書榜第一名
主題公園
2010.2“喜羊羊與灰太狼動漫主題樂園”在佛山落成
品牌影響
《喜羊羊與灰太狼》寫進廣東省政府工作報告,創意經濟對社會經濟發展的貢獻令人矚目
遼寧省動漫業界提出打造遼寧版的“喜羊羊和灰太狼”
包括電視、電影、網絡在內的熱炒,讓政府也關注起了“羊”
喜羊羊文化
“嫁人要嫁灰太狼,做人要做喜羊羊”,成為城市白領口號
“中國首屆女性電影周暨2009年度女性觀眾電影評選”中,灰太狼獲得“女性觀眾最喜愛的年度銀幕情人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