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解讀《云南省旅游景區協會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旅游景區有序開放工作指南》
2月21日,記者采訪了云南省旅游景區協會會長葛寶榮,以及中國旅游研究院昆明分院暨云南省旅游規劃研究院副院長蒙睿,就《云南省旅游景區協會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旅游景區有序開放工作指南》進行解讀。
問:《指南》中特指的“有序開放”應該怎么理解?
葛寶榮:有序開放必須具備“三有”條件:有前提、有控制、有秩序。有前提,服從當地政府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的統一指揮,這是大前提。在此基礎上,景區必須滿足《指南》中提到的開放條件,比如有專門的防控疫情工作領導小組、制定了防控應急預案、有與景區規模和質量等級相匹配的隔離觀察室,嚴格按照云南省疫情風險等級進行了自檢自查。
有控制,指的是在恢復期對游客人數限制,日接待量不超過日最大承載量的50%,提倡團隊“單團”游客不超過30人。
有秩序,是指服務和管理要重點抓好消毒和安全檢查落實工作,特別是對設備設施、游覽重點區域等環節的體檢式檢查。
問:如何衡量景區是否達到開放標準?
葛寶榮:景區在當前要承擔社會責任,自檢自查是否已經將“三有”落到實處。要充分發揮自覺性,增強自我管理和自我約束的意識。事實上,“三有”就是衡量景區是否有序開放的重要標準。當然,各類旅游景區開放時間,服從當地政府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的統一指揮,經批準或報備后有序受控開放。
蒙睿:各地文旅部門、景區已在積極工作,聯合衛生防疫部門組成工作組,對景區開放條件作相應評估。景區制定符合自身情況的恢復開放工作方案,經過相應部門特別是衛生防疫部門的認可后,由當地政府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統一指揮。其中,文旅部門協同衛生防疫部門制定好開業標準和必要的審核是關鍵。
問:為何鼓勵旅行社團隊游覽?
葛寶榮:參團意味著有組織的游覽,便于游覽前、中、后的游客管理。一旦出現游客中有疑似病例的情況,參團的形式便于快速地找到同團游客進行跟蹤。景區有序恢復經營后,大多數的游覽模式會是“云南人游云南”,散客群體建議掃碼入園、出園,便于痕跡管理。
問:景區有序開放,最重要的準備是什么?
葛寶榮:衛生防疫管理。云南大多數景區的旅游產品主要集中在奇山異水、民族風情、文化古跡等,此次疫情的發生,給各大旅游景區都上了一堂應對突發公共事件的課。因此,有序開放后,各大景區在衛生防疫管理方面會有很大改觀。從長遠來看,景區在硬件、軟件、成本投入、智慧管理等方面都會增強自身免疫力。
問:麗江、紅河等地景區已陸續恢復經營,怎么科學看待此事?
蒙睿:在安全的前提下,旅游業恢復小范圍的流動是科學的。防疫工作切斷了大部分流動,然而,旅游產業恰好又是流動的。怎么處理好兩者之間的關系?旅游者的健康流動,僅靠文旅部門的管理是遠遠不夠的,在景區逐步開放的過程中,還應繼續實施聯防聯控機制,在地方政府的有力統籌下,統一調度、相互協同,才能真正把健康的有限流動工作做好。
來源:云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