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東泰山
泰山,古稱東岳,又名岱山、岱岳、岱宗、泰岳,為五岳之首。位于山東省中部,綿亙于泰安、濟南、淄博三市之間,東西長約200公里,南北寬約50公里。主峰玉皇頂,在泰安市城區(qū)北,東經(jīng)117°6′,北緯36°16′,海拔1545米。它東望黃海,西襟黃河,前瞻孔孟故里,背依泉城濟南,以拔地通天之勢雄峙于中國東方,以五岳獨尊的盛名稱譽古今,可視為中華民族的精神象征,華夏歷史文化的縮影。1982年,被國務(wù)院列為第一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qū);1987年,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chǎn),是融自然與文化遺產(chǎn)為一體的世界名山。
2.安徽黃山
黃山位于安徽省南部黃山市境內(nèi),有72峰,主峰蓮花峰海拔1864米,與光明頂、天都峰并稱三大黃山主峰,為36大峰之一。黃山是安徽旅游的標志,是中國十大風景名勝唯一的山岳風光。原名“黟山”,因峰巖青黑,遙望蒼黛而名。后因傳說軒轅黃帝曾在此煉丹,故改名為“黃山”。黃山代表景觀有“四絕三瀑”,四絕:奇松、怪石、云海、溫泉;三瀑:人字瀑、百丈泉、九龍瀑。黃山迎客松是安徽人民熱情友好的象征,承載著擁抱世界的東方禮儀文化。明朝旅行家徐霞客登臨黃山時贊嘆:“薄海內(nèi)外之名山,無如徽之黃山。登黃山,天下無山,觀止矣!”被后人引申為“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
3.江西廬山
廬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山體呈橢圓形,典型的地壘式塊段山,長約25公里,寬約10公里,綿延的90余座山峰,猶如九疊屏風,屏蔽著江西的北大門,主峰漢陽峰,海拔1474米。廬山自古命名的山峰便有171座。群峰間散布岡嶺26座,壑谷20條,巖洞16個,怪石22處。水流在河谷發(fā)育裂點,形成許多急流與瀑布,瀑布22處,溪澗18條,湖潭14處。著名的三疊泉瀑布,落差達155米。廬山以雄、奇、險、秀聞名于世,具有極高的科學價值和旅游觀賞價值,素有“匡廬奇秀甲天下”之美譽。
4.四川峨眉山
峨眉山位于中國四川峨眉山市境內(nèi),景區(qū)面積154平方公里,最高峰萬佛頂海拔3099米。地勢陡峭,風景秀麗,有“秀甲天下”之美譽。氣候多樣,植被豐富,共有3000多種植物,其中包括世界上稀有的樹種。山路沿途有較多猴群,常結(jié)隊向游人討食,勝為峨眉一大特色。它是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有寺廟約26座,重要的有八大寺廟,佛事頻繁。1996年12月6日,峨眉山樂山大佛作為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chǎn)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
5.西藏珠穆朗瑪峰
珠穆朗瑪峰是喜馬拉雅山脈的主峰,位于中國與尼泊爾邊境線上,它的北部在中國西藏定日縣境內(nèi),南部在尼泊爾境內(nèi),而頂峰位于中國境內(nèi),是世界最高峰。是中國跨越四個縣的珠穆朗瑪峰自然保護區(qū)和尼泊爾國家公園的中心所在。藏語中“珠穆”是女神的意思,“朗瑪”是第三的意思。因為在珠穆朗瑪峰的附近還有四座山峰,珠峰位居第三,所以稱為珠穆朗瑪峰。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山峰,按2005年中國國家測繪局測量的巖面高為8844.43米,尼泊爾則使用傳統(tǒng)的雪蓋高8848米(29029英尺),2010年起兩國官方互相承認對方的測量數(shù)據(jù)。除了是海拔最高的山峰之外,它也是距離地心第五遠的高峰
6.吉林長白山
長白山,位于吉林省延邊州安圖縣和白山市撫松縣境內(nèi),是中朝兩國的界山、中華十大名山之一、國家5A級風景區(qū)、關(guān)東第一山。因其主峰多白色浮石與積雪而得名,素有“千年積雪為年松,直上人間第一峰”的美譽。中國境內(nèi)的白云峰海拔高度2691米,是東北第一高峰,而長白山最高峰是位于朝鮮境內(nèi)的將軍峰。長白山是中國東北境內(nèi)海拔最高、噴口最大的火山體。長白山還有一個美好的寓意“長相守、到白頭”。
7.陜西華山
華山古稱“西岳”,雅稱“太華山”,為中國著名的五岳之一,中華文明的發(fā)祥地,“中華”和“華夏”之“華”,就源于華山。位于陜西省渭南市華陰市,在省會西安以東120千米處。南接秦嶺,北瞰黃渭,自古以來就有“奇險天下第一山”的說法。華山是中華民族的圣山。中華之“華”,源于華山,由此,華山有了“華夏之根”之稱。西岳華山君神。共有72個半懸空洞。1982年,華山被國務(wù)院頒布為首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1991年,華山被國家旅游局評為四十佳旅游勝地之一;2004年,華山被評為中華十大名山;
8.福建武夷山
武夷山,福建省南平市下轄縣級市,位于福建省西北部,東連浦城,南接建陽,西臨光澤,北與江西省鉛山縣毗鄰。全境東西寬70千米,南北長72.5千米。福建、江西兩省交界處,屬中亞熱帶地區(qū),是福建省唯一以名山命名的新興旅游城市。武夷山市歷史悠久。據(jù)考古資料表明,境內(nèi)近4000年前已有先民聚居。前身為崇安縣,建置于北宋淳化五年,1985年3月1日,崇安縣經(jīng)國務(wù)院批準列為中國首批對外開放縣市。1989年8月經(jīng)國務(wù)院批準撤縣建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