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長假將臨,刷卡購物、外出旅游等消費高潮將接踵而至。隨著用卡頻率增高,緊盯著信用卡、借記卡的盜刷分子們也開始活躍起來。相關數據顯示,深圳某股份制銀行2013年信用卡平均每日盜刷案例為20多例,其中境內無卡盜刷達五成左右,境外無卡盜刷占三分之一,而在國慶長假期間,該行單是境內無卡交易盜刷就增加了33.3%。
業內人士提醒,國慶長假期間,不少國人選擇出境游,更需要留意境外的刷卡安全問題。此外,在網上訂購酒店或機票的時候,也盡量選擇大型商旅平臺,特別要注意防范釣魚網站。
案例
登機前一刻得知被盜刷
深圳市民王先生2013年國慶期間到法國旅行,他最后一筆消費是在尼斯的一家酒店,手機短信確認所有費用扣款成功后,王先生一家人來到機場準備回國。不想在王先生就要登上飛機的那一刻,手機短信又發來一條扣款提醒,稱王先生的master卡在尼斯扣掉了一筆高達900多歐元的消費,而自王先生離開酒店前往機場的過程中,他沒有購買過任何東西。隨后,王先生立即選擇報案,凍結了這張境外信用卡,才沒有造成更大的損失。
記者了解到,隨著長假出游人數的增多,像王先生這樣遭遇盜刷的案例也越來越多。據中國銀行業協會7月31日發布的《中國信用卡產業發展藍皮書(2013)》數據顯示,2013年國內信用卡互聯網欺詐損失金額為1411.3萬元,比上年增長23.4%,偽卡欺詐金額達7141.9萬元,是金額最高的欺詐類型。
據了解,現在信用卡盜刷主要有三種情況。一是制造偽卡,消費者在非法POS機上刷卡時,犯罪分子通過特制的讀卡器將卡片磁條信息復制下來,并制成偽卡進行盜刷。二是失竊卡盜刷,此類針對不設密碼或連同身份證一起遺失的持卡人,犯罪分子直接刷卡或通過身份證相關信息破解密碼進行盜刷。三是電話、網絡等詐騙,犯罪分子冒充商家或銀行工作人員,通過從某些網站獲取到的客戶購物或航班預訂信息,在得到客戶的信任后騙取客戶的支付信息,包括卡號、卡片有效期、手機驗證碼等,然后進行盜刷。
支招
1 設單筆或當日刷卡上限
有銀行業內人士支招,在信用卡盜刷高發的節假日,持卡人除了提高警惕,還務必要設置卡片密碼,因為密碼是保護卡片資金的第一道防線。在密碼設置上,不要輕易采用生日、身份證號碼、六位相連數字等易于被人知曉、破譯的密碼,更不要向他人透露自己信用卡的密碼,在輸入密碼的同時注意遮掩。
“犯罪分子盜刷手段防不勝防,尤其是在國慶長假這一刷卡消費高峰時期,持卡人除了要注意安全用卡,還可結合自身情況向銀行申請設置信用卡單筆或當日刷卡上限,這樣即使受到不法侵害也會鎖定最高限額。最好還能訂購相關信用卡失卡保障服務,資金被盜刷后可申請理賠。”廣發銀行信用卡部一位工作人員這樣建議。
上述銀行業內人士提醒,節假日期間盡量避免去一些不熟悉、治安環境惡劣和不太規范的商戶進行刷卡消費;持卡消費的時候,要注意觀察POS機是否有改裝過的痕跡,不要讓卡片離開自己的視線,給不法分子可乘之機。
記者了解到,深圳一些銀行如廣發、招行等,為了方便持卡人,還推出了“小額免驗密”服務,消費者在小額刷卡消費時免除輸入密碼的煩惱,而在大額刷卡消費時則增加驗密功能以確保信用卡的資金安全。
“此外,建議持卡人學會使用金融IC卡的非接支付功能,這將減少交易過程中傳統的刷卡、輸密、簽單程序,持卡者只需將卡片在讀卡器前輕輕一揮,就可完成交易。操作便捷的同時,也將常規刷卡的盜號風險降至更低。”廣發銀行信用卡部相關負責人這樣建議。
據悉,該行信用卡還在國內首創保障資金安全的“交易安全衛士”服務,不限盜刷交易類型,不限是否憑密碼交易,一旦盜刷交易經過調查確認非本人主動參與,銀行方面都將為持卡人提供全額賠付保障。
2 網上訂機票酒店 留意識別釣魚網站
在國慶出游的消費者中,相當一部分持卡人會通過信用卡在網上預定酒店和機票,但這也加大了持卡人有效信息被一些釣魚網站非法獲取的風險。
根據中國銀聯與公安部經偵局最新聯合發布的《2013安全支付調查報告》,交易信息泄露和網絡釣魚是持卡人網購時最擔心的兩大安全問題。
銀聯業內人士提醒,首先,個人信息務必妥善保管。“身份證號、銀行卡號、密碼、交易短信驗證碼,以及信用卡有效期、背面簽名條上數字的后三位校驗碼,都是涉及賬戶資金安全的重要信息,請務必妥善保管。網購退款均無需提供銀行卡密碼和CVN2。此外,網上交易時,短信驗證碼相當于‘一次性密碼’,務必要警惕任何索要短信驗證碼的行為”。
該人士還建議,持卡人盡量選擇知名度高、信譽良好的電子商務網站預定機票、酒店。不要輕信“低價”網站,并警惕通過郵件、短信、聊天工具發來的所謂“安全中心”、“認證中心”、“擔保平臺”等釣魚網站鏈接。
“支付時請多留意‘https’前綴。完成網購訂單進入支付頁面時,網址前綴會變成‘https’,表示數據傳輸加密;若支付頁面網址前綴仍是‘http’,請提高警惕。”一位銀聯工作人員提醒,“持卡人還一定要注意保護終端設備的安全,最好下載并安裝由銀行或電商提供的用于保護客戶端安全的控件,保護賬戶密碼不被竊取”。
3 ATM“公告”莫輕信 輸密碼注意遮擋
就節日安全用卡問題,中國銀聯與公安部經偵局聯合發布公告,提醒持卡人在享受便利支付體驗的同時,也要增強支付安全意識,提高風險防范能力。
中國銀聯與公安部經偵局的調查顯示,網購之外,ATM也是持卡人用卡時較為警惕的場所。業內人士提醒,ATM取款和商戶刷卡在安全操作方面都有講究。
在ATM取款時,如果遇到機具吞卡或不吐鈔時,不要輕易離開,而是直接在原地撥打ATM所屬銀行的客服熱線求助。同時,持卡人要謹慎識別機具上張貼的“故障”、“升級”或要求轉賬的所謂“公告”。一般來說,銀行、銀聯都不會要求持卡人向指定賬戶匯款。
“需要注意的是,境外部分ATM取款流程為‘先退卡、再吐錢’,操作時勿忘取走現金或卡片。”上述銀聯人士提醒持卡人,若在境外發生信用卡丟失、被盜等,可致電發卡行或客服熱線,就近獲取現金支援。
此外,在境外商戶刷卡消費盡量不要讓銀行卡離開視線范圍,刷卡后核對簽購單無誤后再簽字確認,避免多刷、誤刷。在刷卡消費和使用ATM輸入密碼時,都應盡可能注意遮擋。
最后,如果在境外發現卡片被盜刷,應立即致電發卡銀行或支付機構。“越早報案挽回損失的希望就越大。”中國銀聯業內人士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