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或許你在寫字樓里呆太久,爬個樓都會喘5粗氣;或許你最近一年的風景,都是每天上下班的潮汐。換個心情吧,做個深呼吸,系好安全帶,跟著EVOMEN一起準備好經歷心跳加速的體驗吧。EVOMEN小編這回為你挑選的,都是那些刺激追尋者們最喜歡的好東西。
美國“直沖云霄”高空彈跳↓

這種娛樂設施位于拉斯維加斯110層的云霄塔酒店高達280米的樓頂觀景臺上,視野極好。但你根本沒時間去欣賞風景,因為你要忙著戰(zhàn)栗和嘔吐。“直沖云霄”使用壓縮空氣發(fā)動,動力強勁,可以在兩秒多鐘內將坐在安全椅中的你發(fā)射到49米的高度。樓高和彈跳的高度加起來要超過300米,當你在安全椅中像一個破碎的洋娃娃那樣劇烈發(fā)抖時,你會因今天沒穿白色內衣而感謝你的幸運星。
泰國摩托出租車↓

乘坐摩托出租車是世界上最危險的交通方式之一:在泰國,每小時就會有三人在交通事故中喪生。摩托出租車的司機以瘋狂的速度在一排排的汽車間穿行,而且經常會開上人行道,翻車事故多得讓人震驚。司機或乘客受傷以后通常會被抬下車.換到路過的三輪機動車上送往醫(yī)院。在摩托車上一定要坐好、坐穩(wěn),雙腿合攏,以防你的膝蓋被旁邊飛馳而過的汽車剮蹭,同時向圣母瑪麗亞祈禱,讓她給你帶來好運吧。
美國優(yōu)勝美地攀巖↓

人們都說,優(yōu)勝美地是攀巖愛好者心中的麥加,那里的巖壁又高又寬,而且攀登難度極高,對攀爬技術的創(chuàng)新是這里攀巖的必要條件。在攀巖技術越來越高的今天,攀巖愛好者們仍然認為,優(yōu)勝美地峽谷里那塊高達915米的花崗巖石壁酋長巖是全球最好的攀巖勝地。
雖然已經有人成功登頂,但這并不意味著難度因此降低,最近,幾名經驗豐富的攀巖高手在攀登酋長巖的時候,因天氣忽然變化而不幸喪命。如果你最終真的登上頂峰,就挺起胸膛好好炫耀番吧,因為你是最好的,至少比其他沒登頂的人都好。
墨西哥帆傘運動↓

帆傘運動的發(fā)源地是墨西哥的阿卡普爾科因此,那里成為帆傘運動的中心一點也不奇怪。在阿卡普爾科灣上空的云端翱翔,并俯瞰城市和山川的壯麗風光。起飛和降落的地點都是在海灘上,有時候你會感覺危險和驚悚,但其實這項運動相當安全、唯一的危險.也許就是在你降落時追著你狂吠的惡狗。
贊比亞和津巴布韋贊比西河漂流↓

英國獨木舟協(xié)會將贊比西河上的白水漂流評為級別最高的V級:那里有洶涌的激流、陡峭的坡度和巨大的落差。其中有一處河段被稱為“湮滅”,據說在此打翻的船只比世界其他任何地方都多。也許你可以征服這段激流,但緊接著,你必須跟“魔鬼的馬桶”和“死神緊咬的利齒”以及“貿易自殺”展開激烈的搏斗。只有那些身手不凡的漂流高手才會挑戰(zhàn)贊比亞河,因為在漂流過程中,你會感到自己像一顆彈球,不斷地被猛擊、被吸入、被拋出。
西班牙與公牛一起奔跑↓

數千名瘋狂的男人,在一群氣喘吁吁的憤怒公牛的追逐下,跑過潘普洛納狹窄的街巷——世界上還有比那更瘋狂的場景嗎?事實上,那些都是真的,而且身后的公牛的牛角幾乎已經刺到前面男人的身上。因海明威作品的影響,這個奔牛節(jié)活動現在已成為當地表達男性氣概的一個重要象征。那些每年都要來參加奔牛節(jié)活動的人,你可以很容易辨認出來——他們要么走路一瘸一拐的,因為大腿裝了人工髖關節(jié);要么不能直接撒尿,因為他們在某次活動中被牛角刺傷,不幸失去了撒尿的器官。
新西蘭和海豚一起游泳↓

這種優(yōu)雅、調皮的生物絕對能讓有幸接近它們的人心跳加快,海豚擁有極高的智商,個性也很令人愉悅。只有它們喜歡你的時候,才會活潑地一躍而起,并與你嬉戲(那是理所當然的),所以現在出現了一種趨勢:與海豚同游的人常常放聲歌唱。那不僅能吸引海豚,而且能調動它們的情緒。顯然,貓王的歌十分奏效。
南非與鯊魚一起游泳↓

勇敢的人們,你們說跟海豚同游不夠刺激?那就在戴爾島試試跟大白鯊同游吧。你什么也不用做,只需讓別人把你裝進鐵籠,連人帶籠一起沉入海底,放在饑餓的鯊群之間。當鯊魚們用黑色的眼睛凝視著你,干著急卻吃不著的時候,你也許會覺得“還是不夠刺激”。那就換種思路,有些聰明的鯊魚很擅長將身體從鐵籠的縫隙中擠進來——你的腎上腺素會迅速上升。有些運營此類項目的公司在將旅行者沉進水底之前,會故意將鯊魚餓一段時間。業(yè)界對此有一些爭議,認為可能造成嚴重的后果。因此,決定下水之前,一定要三思。
俄羅斯太空邊緣飛行↓

這種玩法給你的刺激程度,相當于直接往靜脈里注射腎上腺素!乘坐米格-29戰(zhàn)斗機,以3.2馬赫的超音速飛行,飛到25公里之外,便可以飛抵太空的邊緣。在那里,四周一片漆黑,球在你身下徐徐展開。駕駛員甚至會讓你來駕駛飛機,但最好確定你不會過于緊張或傾斜轉彎過急,否則你會被迫坐回到你在訓練中使用的坐椅上。
澳大利亞攀爬悉尼海港大橋↓

追隨澳大利亞喜劇演員保羅·翟根的腳步,爬上這座世界最大的鋼拱大橋。在成名之前,保羅曾在這座別名為“晾衣架”的拱狀海港大橋上做裝配工。橋梁最高處高出海平面134米。整個攀爬過程需要3個多小時,橋下的汽車和行人小得就像螞蟻一樣,令人汗毛倒豎,眼前的悉尼港也因此如詩如畫,美不勝收。但成功攀爬過的人們,既有老奶奶,也有年幼的孩子(在成年人的陪同下)。當然,澳大利亞女歌星凱莉·米洛也爬過,對于某些澳大利亞人來說,能追隨她的腳步,是他們所有激情的來源。
本文來源:北方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