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承根在查閱天氣資料

這些古書籍是周承根預測天氣的重要依據
查古書 觀天象 看電視
69歲老人預測天氣很“神”
本月初,西彭69歲退休老人周承根,成功預測昨日要下雨,而且預測未來40天都會陰雨連綿。而此前他已經成功預測了多次重慶乃至外地的天氣,他到底有何神奇之處?今天重慶晚報記者為你揭秘。
挑戰央視成功
昨天下午,周承根向記者介紹他的預測經歷。周承根早年跟隨父母在武漢讀書,高中畢業后當過老師,后來到西鋁當了一名工人。
2005年7月14日,央視天氣預報稱重慶15~17日將出現連晴高溫。但周承根卻根據“田家五行選釋”氣象書記載的“農歷六月初三有雨,一直到立秋多陰雨”,預測到:重慶的七月將是多陰雨天氣,結果當月15日的確有雨。
2011年初,他就預測當年湖北大旱。2012年初他預測湖北將暴發大洪水,還把預測意見提交給湖北氣象部門,并得到氣象部門回信。當年7月湖北部分地方的洪水讓周承根獲得了“氣象神人”的名號。
周承根預測,截至5月底,我國南方地區以陰雨天氣為主,不耐濕的農作物將受到災害。6月之前的陰雨,讓他的預測又八九不離十。
周承根自稱是“半路出家”,他在1989年買下這本定價1角7分的《田家五行選釋》,到了9年后的1998年洪災前后,他偶然翻到了其中關于天氣的預報,發現書中的一些預言得到印證,于是開始專門研究這些古書。
顧問頭銜是假
他兩次預測被媒體報道后,周承根通過西彭一家網站發布消息,自稱因為掌握長期預報,中國氣象局公共服務中心擬聘他為首席顧問;還自稱獲聘為長江商報的“氣象專家”,同時還被重慶市內某報聘為顧問。
有了這些頭銜,周承根又列舉了一些氣象預測,并稱“長達兩月的氣象預報,每條皆有細節,若須資訊請附每條1000元,國際1000元美金!
當記者提出要查看相關聘書時,周承根表示沒有聘書,那些頭銜都是接受了這些媒體的采訪,或是有這些單位的工作人員來拜訪過而已。
周承根為了證明自己的說法還取出了一張重慶晚報2005年的剪報。他說第一個揭秘他的媒體就是重慶晚報,“重慶晚報說的是:《氣象古書算得準》,沒有說是我算得準!
預測靠天氣預報
采訪中,周承根還夸下?,稱自己預測保加利亞近期也要遭洪災!拔沂强吹闹醒霘庀笈_的預報,不信你去查查。”
周承根還坦言,因為自己掌握的氣象規律有限,他預測最準的還只是“干旱”“洪澇”,還不能精確到具體下好大,氣溫具體有好高。
“對未來三天天氣,我也只有看天氣預報,中央氣象臺比重慶氣象臺準,因為中央氣象臺預測的范圍大,重慶氣象臺預測的范圍小而精,反倒不那么準了!
查規律觀天象
周承根預測天氣,參考資料有《田家五行選釋》、《上元甲子六十年》、《欽天監》、《協紀辯方》和《易經》、《萬歷年》等。那他具體怎么預測呢?
通過萬年歷查找要預測的某一時間段內是否有氣候節點,如果有氣候節點,就查詢該節點日所屬的天干地支,然后通過天干地支再去古書上查詢該天干地支是否有重要氣候現象,在結合實際的氣候表象,做出“概率性”的推測。
如果說觀物相還不夠準確,周承根還有一招那就是直接看天象和實際天氣。
昨日這場降雨,讓周承根判斷,今年西南重慶乃至荊湘大地,未來40天都會是多雨的天氣。
說別人不敢說的話
“說白了,我的預測就是利用了古人總結的氣象規律!敝艹懈f。
“因為我的預測非主流,也有預報員用到我這種辦法,但他們說長期預期是個系統工程,預報因子很多,怕不太準確被批不嚴謹,不敢把結果說出來,我干的都是他們不敢干的事!
周承根的這個說法,在湖北氣象部門的回信中可找到一些佐證:“長期天氣預報是指一個月至一年的天氣預報……是一項復雜而綜合的科研。長期預報主要有物理統計方法和動力氣候模式方法兩種,猶豫其不確定和技術方法的局限,長期預報是世界科學難題!
“經過多次實踐,我的長期預測比氣象局還準些!敝艹懈Q,“我研究古代歷法、陰陽八卦,但是我不算命。”記者 夏祥洲 冉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