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騫,漢中城固人,其事跡在《史記·大宛列傳》和《漢書·張騫傳》中有詳盡介紹。張騫一生兩次出使西域,開拓了舉世聞名的絲綢之路,為中國西北疆域的確定和多民族國家的形成做出了不朽的貢獻。公元前114年張騫病故,史書記載葬于漢中。
1983年,城固縣人民政府成立專門保護機構----張騫紀念館。2006年,張騫墓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07年4月,張騫墓列入絲路申遺預備名錄之后,城固縣依照世界遺產的相關標準,編制系列規劃和單項工作實施方案,對張騫墓的文物保護、基礎設施、陳列展覽、館區綠化、遺產周邊環境等進行了全面的保護、完善、整治和提升。
現在的張騫墓劃分為墓葬保護區和管理服務區兩大區域,在科學的保護理念和配套的管理服務體系支撐下,張騫墓已經有了全新的變化。夏日里的墓園區古柏參天,綠草茵茵,肅穆而靜謐。
2014年6月22日,絲綢之路項目申遺成功,張騫墓作為絲綢之路陜西省的7個遺產點之一,正式成為了世界文化遺產,作為絲綢之路開拓者張騫的歸葬地,張騫墓承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信息,它所具有的歷史功能和場所精神歷經兩千多年而不衰,并隨著人類文明的發展進步而具有更加鮮明的時代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