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操视频在线/国偷自产AV一区二区三区/欧洲黄网站/国产无套粉嫩白浆免费观看

  您好,歡迎光臨《絲路情韻》網, 網址:www.siluqingyun.com; www.tj-hsx.com  投稿信箱:2569427969@qq.com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網站首頁    絲路要聞    魅力西部    國外風情    絲路在線    絲路頭條   多彩渭南    法制之窗    反腐打黑    絲路論壇    軍事瞭望    公益慈善    秦聲秦韻    東盟在線
光影華山    今日華山    人文華山    山水華陰     驢友在線    文化在線    紅樹林影視   財富人生    企業家風彩    景點推介    旅游世界    軍旅在線    杏林風景    農業科技
西部公安    西部檢察    西部法院    資源與環保   歷史名勝    歷史典故    傳奇故事    歷史名人    藝術精品    社會萬象    旅游文化    傳統工藝    奇石根雕   民間藝術
華陰政法      攝影家      風光攝影      人物攝影     書畫長廊    名人書畫      綜藝在線      小說       散文       詩歌       劇本      雜文隨筆      紀實文學    生活百科
 
   □ 絲路在線
· 全球瞭望丨阿曼媒體:美軍 ..
· 人民觀察 | 三個關鍵詞 ..
· 金秋時節處處好“豐”景 ..
· 陜西渭南一公交女司機暴雨 ..
· 網信部門公開曝光第四批涉 ..
· 第四屆消博會丨創新消費融 ..
· 青瓦土墻 溪水潺潺(走 ..
· 新年好消息!房貸利率又降 ..
· 中央軍委舉行晉升上將軍銜 ..
· 油價6連降 ..
詳細內容
 
毛澤東教我們寫公文

毛澤東教我們寫公文

蘇馬

2014年10月27日14:45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毛澤東多次要求,公文要做到短小精悍。他明確提出:“報告文字每次一千字左右為限,除特殊情況外,至多不要超過兩千字。”毛澤東把向全黨所提的要求,充分體現在他所起草的文件中。

毛澤東是一代偉人,還是文章大家。他不僅開創了政論文寫作的新生面,也開拓了公文寫作的新天地。在一生的革命實踐中,毛澤東為我們黨和國家撰寫了數以千計的公文,同時在公文方面作出了許多重要論述。他用豐富的實踐和深刻的理論,指導我們如何寫好公文。

自己動手,不要秘書代勞

公文是黨政機關行使職能的重要工具,在傳達貫徹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指導和推進各項工作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自己動手寫公文是領導干部理所當然的工作,也是其領導才干的體現。

作為黨、國家和軍隊的領袖,毛澤東高度重視公文在指導革命、推動建設中的作用。他多次提出,領導干部要親自動手寫公文。1948年,毛澤東在《關于建立報告制度》中要求:“各中央局和分局,由書記負責(自己動手,不要秘書代勞),每兩個月,向中央和中央主席作一次綜合報告。”1958年,他在《工作方法六十條》中規定:“不可以一切依賴秘書,或者‘二排議員’。要以自己動手為主,別人輔助為輔。”1964年,他在一次中央會議上提出嚴肅批評:“有的人,自己不寫東西,要秘書代勞……如果一切都由秘書去辦,那末,部長、局長就可取消,讓秘書干。須知,這也是勞動,不親自動手怎么行呢!”

毛澤東不但把親自動手寫公文的要求下發全黨嚴格推行,更是以身作則,率先垂范。他親自起草了大量的公文,如通知、指示、命令、電報,等等,收入《毛澤東選集》和《毛澤東文集》中的有340多篇;他還親自閱讀修改了難以計數的公文,在《毛澤東年譜》中可以詳細地看到有關記載。

有位外國名人說過:“世界上只有兩種強大的力量,那就是刀槍和思想。從長遠來看,刀槍總是被思想所戰勝。”刀槍是什么?武器、實力和行動。思想是什么?戰略、策略和方法。新中國是用革命的槍桿子打出來的,而革命的槍桿子靠的是毛澤東思想的正確指引。因此可以說,中國革命的勝利,靠的是毛澤東那支凝聚其深邃思想的如椽大筆。

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從1948年7月開始,毛澤東在西柏坡的普通農舍中,親手擬寫了408封電報,以高超的智慧和雄偉的氣魄,指揮了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導演了一場波瀾壯闊的人民解放戰爭史詩。周恩來曾風趣地說:“我們一不發人,二不發槍,三不發糧,只是天天發電報,就把國民黨打敗了!”

社會主義建設成就的取得,在一定程度上說,靠的也是毛澤東那支如椽大筆。1955年9月至12月間,毛澤東親自主持編輯了《中國農村的社會主義高潮》一書。他認真閱讀了從各地征集上來的200多篇調查報告,精心挑選出176篇,進行編輯、修改,并為其中104篇撰寫了按語,為全書撰寫了序言。毛澤東用這部“農業合作化的百科全書”,為全國農業合作化道路指明了方向。

毛澤東一生親自擬寫公文之勤、數量之多,內容之豐富、思想之深刻,在中外政治領袖中可謂獨領風騷。

文字生動,講究一下詞藻

毛澤東十分厭惡“官樣文章”,他嚴厲批評假、大、空的公文:“講了一萬次了依然紋風不動,靈臺如花崗之巖,筆下若玄冰之凍。哪一年稍稍動一點,使讀者感覺有些春意,因而免于早上天堂,略為延長一年、兩年壽命呢?”

毛澤東對公文有深刻的見解。在1942年延安整風期間、新中國建立前后和1958年前后,他作出了一系列論述,涉及公文的文風,公文寫作的原則、語言、文字、修辭等。

毛澤東強調,文章和文件都應具有準確性、鮮明性、生動性。他說:“準確性屬于概念、判斷和推理問題,這些都是邏輯問題。鮮明性和生動性,除了邏輯問題以外,還有詞章問題。”他指出,文件“要講得入情入理,使人覺得切實可行,沒有外行話”;“使人看了感覺解決問題,百倍信心,千鈞干勁,行動起來”。他用一句話概括了好的文件標準,“使人讀得下去,讀過后很舒服”。公文的最高境界,莫過如此。

對于公文寫作,毛澤東提出了許多具體要求。例如:“一切較長的文電,均應開門見山,首先提出要點,即于開端處,先用極簡要文句說明全文的目的或結論(現代新聞學上稱為‘導語’,亦即古人所謂‘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喚起閱者的注意,使閱者腦子里先得一個總概念,不得不繼續看下去。”又如:“用口語,使人一看明白,較之現在相當流行的半古半今、半文半白、使人硬是看不懂或者勉強懂了但是過眼即忘記得干干凈凈的那種文體,要好得多。”再如:“文字結構必須學會合乎文法,禁止省略主詞、賓詞及其他必要的名詞,形容詞和副詞要能區別其性質,等等。”

毛澤東像語文老師一樣,認真閱讀和批改黨內公文,悉心進行指導。

有的文件“不扎實,輕飄一些”。毛澤東指出,這是起草人“腦子里對此問題還很不懂的原故”。他要文件起草人“用一個星期的時間將全國各省、市、縣見于報紙的經驗一齊找來仔細看一遍,邊看邊想,形成成套思想,然后下筆成文……修改文件,字斟句酌,邏輯清楚,文字興致勃勃”。

有的文件缺乏說服力。毛澤東致信有關部門領導:“鐵道文件,還宜作些補充,才有充分說服力。例如,每一條路為什么非修不可的理由,它的經濟價值,有些是國防價值或政治價值;八萬公里需要用多少錢,有無可能,每一個五年各需用多少錢,有無可能;鐵道系統如何反教條主義。這些宜一起寫進去。”

有的文件寫得不夠精練。毛澤東批示:“第五章有些話顯得重復多余,宜加刪節。二、三、四章也有一些多余的話,可試刪節。”

……

在公文指導上,毛澤東不僅高屋建瓴,切中要害,還殫精竭慮,不厭其煩。因為小公文關乎黨和國家的大事業。


親身實踐,毛澤東這樣寫公文

與他的政論文相同,毛澤東的公文也寫得瀟灑自如,獨樹一幟,沒有絲毫的八股味道。

毛澤東深悉公文的真諦,把準確性列為“三性”之首。公文主要用來傳達要求,指導工作,必須準確無誤,通俗直白。革命斗爭時期,環境艱險,形勢驟變;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治國安邦,百業俱興。這一切都容不得半點含糊,說半句空話。毛澤東起草的電報、指示、決定等,全是一對一、實打實,圍繞重點,直指中心。

1948年3月14日,解放軍攻克洛陽,不久撤出。4月5日,解放軍再度攻克洛陽。8日,毛澤東代表黨中央,起草并發出《再克洛陽后給洛陽前線指揮部的電報》。電報940多個字,在開頭作出“此次再克洛陽,可能鞏固”的判斷后,隨即提出九項應注意的政策。例如:極謹慎地清理國民黨統治機構,只逮捕其中主要反動分子,不要牽連太廣;對于官僚資本要有明確界限,不要將國民黨人經營的工商業都叫作官僚資本而加以沒收;禁止農民團體進城捉拿和斗爭地主;不要忙于組織城市人民進行民主改革和生活改善的斗爭;等等。新政策明確、清晰,既易于理解,又便于執行。

毛澤東多次要求,公文要做到短小精悍。他明確提出:“報告文字每次一千字左右為限,除特殊情況外,至多不要超過兩千字。”毛澤東把向全黨所提的要求,充分體現在他所起草的文件中。

有人對毛澤東起草的文件作過統計:黨的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的開幕詞與閉幕詞,兩個文件加起來3000多字;有關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作戰指揮的電文,長的《關于平津戰役的作戰方針》不過2000字,短的《關于淮海戰役的作戰方針》不足800字;中央關于暫時放棄延安和保衛陜甘寧邊區的指示與通知,兩份文件加起來只有700多字;《關于健全黨委制》的決定,僅548個字。

1973年4月25日,毛澤東給反映問題的知青家長復信:“李慶霖同志:寄上三百元,聊補無米之炊。全國此類事甚多,容當統籌解決。”這僅有34字的復信,極大地推動了知識青年上山下鄉問題的解決。

毛澤東主張,公文也要生動,講究詞章。現實中,有些公文形式刻板、套話連篇、缺乏生氣。毛澤東所寫公文則不然,在準確、鮮明的同時,還力求生動,給人以美的享受。《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祭黃帝陵文》、《敦促杜聿明等投降書》等,雖然是政治性很強的公文,卻汪洋恣肆,文采飛揚。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是毛澤東1930年1月5日給林彪的一封信。在信結尾,毛澤東預示“中國革命高潮快要到來”,并滿懷激情地寫道:“它是站在海岸遙望海中已經看得見桅桿尖頭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巔遠看東方已見光芒四射噴薄欲出的一輪朝日,它是躁動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個嬰兒。”貼切的比喻、壯觀的排比和詩意的語言。誰會想到,它們出自黨內的嚴肅通信?——這就是舉世無雙的毛澤東。 


【作者: 】  【發表時間:2021/7/4】  【打印本頁】  【關閉窗口
 
和諧陜西網 銅川慈善協會 渭南文物旅游網 環球網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 國際日報 中國檢察網 中國法院網
人民日報 新華網 央視網 中國公安 中國文物信息網 太華索道 陜西 西部法制報


網站備案:陜ICP備14008634號-1       投稿信箱:2569427969@qq.com 

地址:中國·咸陽        電話:131-5212-8066       傳真:029-33765110

您是第 位客人

版權聲明:本網站所刊內容未經本網站及作者本人許可,不得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等,違者本網站將追究其法律責任。本網站所用文字圖片均來自作者投稿和公共網站,凡圖文未署名者均為原始狀況,但作者發現后可告知認領,我們仍會及時署名或依照作者本人意愿處理,如未及時聯系本站,本網站不承擔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