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操视频在线/国偷自产AV一区二区三区/欧洲黄网站/国产无套粉嫩白浆免费观看

  您好,歡迎光臨《絲路情韻》網, 網址:www.siluqingyun.com; www.tj-hsx.com  投稿信箱:2569427969@qq.com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網站首頁    絲路要聞    魅力西部    國外風情    絲路在線    絲路頭條   多彩渭南    法制之窗    反腐打黑    絲路論壇    軍事瞭望    公益慈善    秦聲秦韻    東盟在線
光影華山    今日華山    人文華山    山水華陰     驢友在線    文化在線    紅樹林影視   財富人生    企業家風彩    景點推介    旅游世界    軍旅在線    杏林風景    農業科技
西部公安    西部檢察    西部法院    資源與環保   歷史名勝    歷史典故    傳奇故事    歷史名人    藝術精品    社會萬象    旅游文化    傳統工藝    奇石根雕   民間藝術
華陰政法      攝影家      風光攝影      人物攝影     書畫長廊    名人書畫      綜藝在線      小說       散文       詩歌       劇本      雜文隨筆      紀實文學    生活百科
 
   □ 絲路在線
· 全球瞭望丨阿曼媒體:美軍 ..
· 人民觀察 | 三個關鍵詞 ..
· 金秋時節處處好“豐”景 ..
· 陜西渭南一公交女司機暴雨 ..
· 網信部門公開曝光第四批涉 ..
· 第四屆消博會丨創新消費融 ..
· 青瓦土墻 溪水潺潺(走 ..
· 新年好消息!房貸利率又降 ..
· 中央軍委舉行晉升上將軍銜 ..
· 油價6連降 ..
詳細內容
 
林青霞與河南親姐:失散36年才見面,兩人活成一天一地

林青霞與河南親姐:失散36年才見面,兩人活成一天一地

藝官

打開鳳凰新聞,查看更多高清圖片

林青霞作為演藝圈鼎鼎大名的明星,也有著一段鮮為人知的家庭往事。

林青霞有個失散多年的親姐姐,兩人分離了將近36年才得以相聚。

而不同的是,林青霞早已是風光無限的大影星,姐姐只是一個極其普通的女子。

兩人的人生境遇,瞬間讓人覺得恍若隔世,又頓然覺得人生如夢,歲月如幻。

01

1948年,林青霞父親林維良和母親麻蘭英在青島生下了大女兒林莉。

此時,正值國內形勢突變。

在女兒3個月大的時候,林維良夫婦不得不把林莉暫時寄托在山東萊陽祖父祖母家里。

林維良和麻蘭英則忍痛踏上了去往臺灣的客輪。

他們原本打算在3個月后就會回來,可沒想到世事難料,這一去就是長達39年的光景。

祖父祖母年紀大了身體也不好,全部依靠叔叔(二叔)林維云救濟生活。

所以林莉從此也就跟隨叔叔、嬸嬸一起討生活。

他們也就轉變成了林莉的養父養母,待她猶如親生父母。

叔叔家極其貧苦,林莉從小就經歷了顛沛流離的辛酸生活。

“我還到地里撿過野食,討過飯。”

到了60年代初期,為了生存,叔叔舉家遷往黑龍江雞東煤礦。

此時的他們早已與遠在臺灣的哥哥家失去了聯系。

21歲時,她同很多青年一樣,開始下鄉插隊。

兩年后,林莉返城當了一名小學代課老師。

此時的林莉已經23歲了,也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

時間到了70年代初,林莉經人介紹認識了錢深永。(這個介紹人就是后來丈夫的姐姐)。

錢深永是雞東籍青年,從中央戲劇學院畢業后被分配到河南許昌曲劇團工作。

是個不折不扣的文藝高材生,兩人很快相識相戀。

可是后來錢深永遭受了人生低谷,被下放到了河南許昌的一個農村。

但林莉并沒有放棄這門婚事,而是不顧一切說服叔叔和嬸嬸。

通了半年信后,林莉只身一人來到許昌奔向愛情。

兩人在農村簡陋的茅草棚里舉辦了一生的婚禮。

林莉從一個丟失親生父母的孩子,成了一個有自己家室的人妻。

02

再返回來說一下林莉父母到了臺灣以后的生活。

父親林維良一開始還是做一名軍醫。

退役后,帶著妻子相繼做過門診部,服裝廠,還有飯莊和酒店等生意。

從醫生轉身變成了一個商人,生活還算富足。

并且又接連生下了兒子林成森、女兒林青霞和林麗霞。

大姐林莉則比林青霞大了6歲,姐妹倆的命運千差萬別。

她們哪知道,遠在千里之外還有一個失散多年的親大姐。

林青霞從小就一直以為她們就只有兄妹三人。

1972年,18歲的林青霞在西門町逛街時,被星探發掘,從此改變了一生。

日后又成為了風靡一個時代的大明星,而姐姐則依舊過著平淡如水的生活。

林莉與錢深永結婚后,一直恩愛相伴。

而且兩人一同被調到了許昌工作。

錢深永到了許昌內燃機配件廠工作,便把妻子林莉也接過來當了工人。

之后林莉又轉變成了一名幼兒園老師,兩人先后還生下了三個兒子。

生活雖然清貧艱苦,但一家五口的其樂融融,讓日子清淡又幸福。

遠在臺灣的父母雖然不知道大女兒的生活境遇,但整日相思牽掛。

1982年秋天,成名后的林青霞為了了卻父母心愿,在山東拍戲時多次打聽姐姐的下落。

但遺憾的是,最終沒有得償所愿。

不過林青霞始終沒有放棄,她后來在山東、安徽、東北、河南等地又多次托人幫忙尋找。

小妹林麗霞也一直掛念大姐,她在舊金山時,就曾寄了一本《明報》周刊999期給父母。

上面有篇文章叫《深入河南訪林青霞胞姐》,希望可以幫助父母找到大姐。

四處打聽尋找也一直沒有什么消息,不知生死,不明住處,一家人無比擔憂和失落。

功夫不負有心人,血濃于水的親情最終還是戰勝了時間和距離。

林莉從小到大都一直認為叔叔和嬸嬸才是自己的親生父母。

忽然1983年的一天,遠在東北的叔叔給她寄了一份信:

“你親生的爸爸媽媽,其實不是我們,他們是在國外,現在有消息了!”。

看到信后的林莉瞬間感覺自己像是在做夢,一切都好像不太真實。

這種迷離的困惑長達半年之久。

“臺灣有一個叫林青霞的大明星,原來是我的妹妹。我看了信,以為自己在做夢。

我怎么有兩個爸爸,還有一個大明星妹妹?我難以相信,足足有半年,我一直像在夢里一般。”

1984年,林維良費盡周折終于聯系到了遠在黑龍江生活的弟弟林維云。

林維良在信中說:“女兒如果還活著,她認我們嗎?”

一開始林莉說自己一直是把叔叔當做自己的親生父親,他也把自己當做親生女兒。

現在自己一下子還適應不了這種變化。

此時丈夫錢深永開導她說:

“不論如何,他們都是你的親生父母,當年誰都沒有辦法。

今天終于找到了,哪有不認的理呢!”

林莉聽完后,心中也就沒有了任何芥蒂:

“我怎會不愿意呢?我爸爸是覺得他把我留在這兒,沒有盡父親的責任,對不起我。”

這段斷了線的曲折親情,才終于得以續上。

林莉終于接受了事實,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和分散多年的弟弟妹妹。

尤其是,對于親妹妹是大明星林青霞而感到震驚和激動,并著手準備與他們團圓。

“媽媽,您好!……”

“我和你爸爸28日從洛杉磯飛往上海,你到上海去接我們。”

“好啊,飛機什么時間到達上海?”

“晚上8點半。”

這是林莉與父母準備相聚時的一段通話,同時也結束了一家人幾十年的相思之愁。

見面的前一晚,林莉說自己一夜都沒睡著覺,一直在問自己這是真的嗎?

1987年冬的一天,林維良和妻子終于在上海與分別多年的大女兒林莉見了面。

當時林莉是憑著直覺,一眼就認出了親生父母。

“我大膽地向前跨上一步,喊了一聲,媽媽,爸爸。

也不知為什么,情不自禁地淚水模糊了視線,跟著什么話也說不出來了。”

他們見到彼此后,哭了足足有一兩個小時。

而妹妹林青霞當時已經大紅大紫,所以那天沒有露面,怕被記者拍到。

“那年青霞也嚷著要來看我,但她當時很紅,生怕記者也跟著來,所以最后還是沒有來。”

但有心的林青霞還是托父母給這個素未謀面的姐姐,送去了一個照相機當做見面禮。

遠道而來的父母還帶了彩電、冰箱、微波爐等物品,給她作為補贈的嫁妝。

“你結婚我們沒有辦法參加婚禮,就算補贈的嫁妝吧。還缺什么盡管告訴媽媽。”

臨別時,母親對林莉說:“我和你爸爸商量好了,我們要回到你那里度過晚年。”

父親聽完接著話說:“這叫葉落歸根嘛!”

而林莉與妹妹林青霞的相認之路,也開始徹底被打開。

03

林莉與父母見完面后,便和妹妹林青霞經常以書信往來。

“青霞在來信中附有她的照片。要不是上面簽了她的名字,又稱我姐姐,我真不敢相信這會是現實。我的妹妹多么漂亮啊!”

而且林青霞給林莉的每封信的結尾都會寫上“紙短情長”。

這讓林莉感受到了妹妹對自己的深深思念,內心倍感溫暖。

林莉對妹妹林青霞的生活也非常關心,還在信中問她和秦祥林是怎么回事?

不過林青霞沒有正面回應她。

1990年,林青霞到長春拍攝《滾滾紅塵》時,與姐姐約好正式見面。

于是林莉與丈夫便特意坐車去長春見正在拍戲的林青霞。

姐妹失散了36年,第一次相見,激動地相擁而泣。

姐姐林莉在長春待了一個星期左右,生活上全部是妹妹林青霞給安排好。

林青霞每次拍完戲,一有時間就會和秦漢一起去找姐姐和姐夫。

然后四個人一起游玩、拍照、逛街......

姐姐林莉穿著樸素簡單

每一次出門,林青霞就會立馬變成一個撒嬌的小妹妹。

一路挽著林莉的胳膊,一直不停地叫姐姐。

“青霞的戲我都看過,第一次見到她,感覺已經很親切。

青霞一見到我,就拉著我的手喊‘姐姐、姐姐’,很親密,她完全不像個明星。”

林青霞那幾天,興奮的將所有注意力都放在了姐姐身上。

見到姐姐頭發長了,就趕忙找來一位理發師給她修剪,還不停的在一旁給意見。

這是姐妹二人有生以來最寶貴最快樂的一周。

此后的日子里,林青霞經常會去探望姐姐,也會打電話、寫信向她傾訴家里的情況。

希望以此來增進姐妹之間曾經遺失的感情。

姐姐林莉有什么需求,妹妹林青霞都會毫無保留的去幫她。

但林莉從來沒有問妹妹林青霞要過什么,始終沒改變內心那份安逸與淳樸。

“不會問爸媽、弟妹伸手要什么,現在的日子也挺幸福。”

知足常樂,是林莉從苦難中悟出的人生至理。

如今林莉早已過上了安靜平淡的退休生活,并沒有因為妹妹是林青霞而改變什么。

仍然住在一個只有五十平米的舊房子里,房子里還是一些老家具,老物件。

還有當年父母帶給她的補贈嫁妝。

90年代下崗后,林莉每月領著450元錢的退休金生活,生活上極其節儉樸素。

毫無疑問,她同妹妹林青霞已經活成了截然不同的兩種人生。

慶幸的是,三個兒子都考上了大學,也都成家立業,又何嘗不是另一種人生幸福?

讓她感到遺憾的是,養育她長大的叔叔前幾年患癌去世,只有嬸嬸還在雞東生活。

后來親生父母也相繼離開了人世,再也守望不了得之不易的父愛與母愛。

對于林莉來說,一生過著平凡的人生,卻又讓人感覺如此不平凡,就如同你我一般。

和妹妹林青霞不同的是,她更愿意一直落入凡塵,活得自在淡然。

藝官

打開鳳凰新聞,查看更多高清圖片

林青霞作為演藝圈鼎鼎大名的明星,也有著一段鮮為人知的家庭往事。

林青霞有個失散多年的親姐姐,兩人分離了將近36年才得以相聚。

而不同的是,林青霞早已是風光無限的大影星,姐姐只是一個極其普通的女子。

兩人的人生境遇,瞬間讓人覺得恍若隔世,又頓然覺得人生如夢,歲月如幻。

01

1948年,林青霞父親林維良和母親麻蘭英在青島生下了大女兒林莉。

此時,正值國內形勢突變。

在女兒3個月大的時候,林維良夫婦不得不把林莉暫時寄托在山東萊陽祖父祖母家里。

林維良和麻蘭英則忍痛踏上了去往臺灣的客輪。

他們原本打算在3個月后就會回來,可沒想到世事難料,這一去就是長達39年的光景。

祖父祖母年紀大了身體也不好,全部依靠叔叔(二叔)林維云救濟生活。

所以林莉從此也就跟隨叔叔、嬸嬸一起討生活。

他們也就轉變成了林莉的養父養母,待她猶如親生父母。

叔叔家極其貧苦,林莉從小就經歷了顛沛流離的辛酸生活。

“我還到地里撿過野食,討過飯。”

到了60年代初期,為了生存,叔叔舉家遷往黑龍江雞東煤礦。

此時的他們早已與遠在臺灣的哥哥家失去了聯系。

21歲時,她同很多青年一樣,開始下鄉插隊。

兩年后,林莉返城當了一名小學代課老師。

此時的林莉已經23歲了,也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

時間到了70年代初,林莉經人介紹認識了錢深永。(這個介紹人就是后來丈夫的姐姐)。

錢深永是雞東籍青年,從中央戲劇學院畢業后被分配到河南許昌曲劇團工作。

是個不折不扣的文藝高材生,兩人很快相識相戀。

可是后來錢深永遭受了人生低谷,被下放到了河南許昌的一個農村。

但林莉并沒有放棄這門婚事,而是不顧一切說服叔叔和嬸嬸。

通了半年信后,林莉只身一人來到許昌奔向愛情。

兩人在農村簡陋的茅草棚里舉辦了一生的婚禮。

林莉從一個丟失親生父母的孩子,成了一個有自己家室的人妻。

02

再返回來說一下林莉父母到了臺灣以后的生活。

父親林維良一開始還是做一名軍醫。

退役后,帶著妻子相繼做過門診部,服裝廠,還有飯莊和酒店等生意。

從醫生轉身變成了一個商人,生活還算富足。

并且又接連生下了兒子林成森、女兒林青霞和林麗霞。

大姐林莉則比林青霞大了6歲,姐妹倆的命運千差萬別。

她們哪知道,遠在千里之外還有一個失散多年的親大姐。

林青霞從小就一直以為她們就只有兄妹三人。

1972年,18歲的林青霞在西門町逛街時,被星探發掘,從此改變了一生。

日后又成為了風靡一個時代的大明星,而姐姐則依舊過著平淡如水的生活。

林莉與錢深永結婚后,一直恩愛相伴。

而且兩人一同被調到了許昌工作。

錢深永到了許昌內燃機配件廠工作,便把妻子林莉也接過來當了工人。

之后林莉又轉變成了一名幼兒園老師,兩人先后還生下了三個兒子。

生活雖然清貧艱苦,但一家五口的其樂融融,讓日子清淡又幸福。

遠在臺灣的父母雖然不知道大女兒的生活境遇,但整日相思牽掛。

1982年秋天,成名后的林青霞為了了卻父母心愿,在山東拍戲時多次打聽姐姐的下落。

但遺憾的是,最終沒有得償所愿。

不過林青霞始終沒有放棄,她后來在山東、安徽、東北、河南等地又多次托人幫忙尋找。

小妹林麗霞也一直掛念大姐,她在舊金山時,就曾寄了一本《明報》周刊999期給父母。

上面有篇文章叫《深入河南訪林青霞胞姐》,希望可以幫助父母找到大姐。

四處打聽尋找也一直沒有什么消息,不知生死,不明住處,一家人無比擔憂和失落。

功夫不負有心人,血濃于水的親情最終還是戰勝了時間和距離。

林莉從小到大都一直認為叔叔和嬸嬸才是自己的親生父母。

忽然1983年的一天,遠在東北的叔叔給她寄了一份信:

“你親生的爸爸媽媽,其實不是我們,他們是在國外,現在有消息了!”。

看到信后的林莉瞬間感覺自己像是在做夢,一切都好像不太真實。

這種迷離的困惑長達半年之久。

“臺灣有一個叫林青霞的大明星,原來是我的妹妹。我看了信,以為自己在做夢。

我怎么有兩個爸爸,還有一個大明星妹妹?我難以相信,足足有半年,我一直像在夢里一般。”

1984年,林維良費盡周折終于聯系到了遠在黑龍江生活的弟弟林維云。

林維良在信中說:“女兒如果還活著,她認我們嗎?”

一開始林莉說自己一直是把叔叔當做自己的親生父親,他也把自己當做親生女兒。

現在自己一下子還適應不了這種變化。

此時丈夫錢深永開導她說:

“不論如何,他們都是你的親生父母,當年誰都沒有辦法。

今天終于找到了,哪有不認的理呢!”

林莉聽完后,心中也就沒有了任何芥蒂:

“我怎會不愿意呢?我爸爸是覺得他把我留在這兒,沒有盡父親的責任,對不起我。”

這段斷了線的曲折親情,才終于得以續上。

林莉終于接受了事實,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和分散多年的弟弟妹妹。

尤其是,對于親妹妹是大明星林青霞而感到震驚和激動,并著手準備與他們團圓。

“媽媽,您好!……”

“我和你爸爸28日從洛杉磯飛往上海,你到上海去接我們。”

“好啊,飛機什么時間到達上海?”

“晚上8點半。”

這是林莉與父母準備相聚時的一段通話,同時也結束了一家人幾十年的相思之愁。

見面的前一晚,林莉說自己一夜都沒睡著覺,一直在問自己這是真的嗎?

1987年冬的一天,林維良和妻子終于在上海與分別多年的大女兒林莉見了面。

當時林莉是憑著直覺,一眼就認出了親生父母。

“我大膽地向前跨上一步,喊了一聲,媽媽,爸爸。

也不知為什么,情不自禁地淚水模糊了視線,跟著什么話也說不出來了。”

他們見到彼此后,哭了足足有一兩個小時。

而妹妹林青霞當時已經大紅大紫,所以那天沒有露面,怕被記者拍到。

“那年青霞也嚷著要來看我,但她當時很紅,生怕記者也跟著來,所以最后還是沒有來。”

但有心的林青霞還是托父母給這個素未謀面的姐姐,送去了一個照相機當做見面禮。

遠道而來的父母還帶了彩電、冰箱、微波爐等物品,給她作為補贈的嫁妝。

“你結婚我們沒有辦法參加婚禮,就算補贈的嫁妝吧。還缺什么盡管告訴媽媽。”

臨別時,母親對林莉說:“我和你爸爸商量好了,我們要回到你那里度過晚年。”

父親聽完接著話說:“這叫葉落歸根嘛!”

而林莉與妹妹林青霞的相認之路,也開始徹底被打開。

03

林莉與父母見完面后,便和妹妹林青霞經常以書信往來。

“青霞在來信中附有她的照片。要不是上面簽了她的名字,又稱我姐姐,我真不敢相信這會是現實。我的妹妹多么漂亮啊!”

而且林青霞給林莉的每封信的結尾都會寫上“紙短情長”。

這讓林莉感受到了妹妹對自己的深深思念,內心倍感溫暖。

林莉對妹妹林青霞的生活也非常關心,還在信中問她和秦祥林是怎么回事?

不過林青霞沒有正面回應她。

1990年,林青霞到長春拍攝《滾滾紅塵》時,與姐姐約好正式見面。

于是林莉與丈夫便特意坐車去長春見正在拍戲的林青霞。

姐妹失散了36年,第一次相見,激動地相擁而泣。

姐姐林莉在長春待了一個星期左右,生活上全部是妹妹林青霞給安排好。

林青霞每次拍完戲,一有時間就會和秦漢一起去找姐姐和姐夫。

然后四個人一起游玩、拍照、逛街......

姐姐林莉穿著樸素簡單

每一次出門,林青霞就會立馬變成一個撒嬌的小妹妹。

一路挽著林莉的胳膊,一直不停地叫姐姐。

“青霞的戲我都看過,第一次見到她,感覺已經很親切。

青霞一見到我,就拉著我的手喊‘姐姐、姐姐’,很親密,她完全不像個明星。”

林青霞那幾天,興奮的將所有注意力都放在了姐姐身上。

見到姐姐頭發長了,就趕忙找來一位理發師給她修剪,還不停的在一旁給意見。

這是姐妹二人有生以來最寶貴最快樂的一周。

此后的日子里,林青霞經常會去探望姐姐,也會打電話、寫信向她傾訴家里的情況。

希望以此來增進姐妹之間曾經遺失的感情。

姐姐林莉有什么需求,妹妹林青霞都會毫無保留的去幫她。

但林莉從來沒有問妹妹林青霞要過什么,始終沒改變內心那份安逸與淳樸。

“不會問爸媽、弟妹伸手要什么,現在的日子也挺幸福。”

知足常樂,是林莉從苦難中悟出的人生至理。

如今林莉早已過上了安靜平淡的退休生活,并沒有因為妹妹是林青霞而改變什么。

仍然住在一個只有五十平米的舊房子里,房子里還是一些老家具,老物件。

還有當年父母帶給她的補贈嫁妝。

90年代下崗后,林莉每月領著450元錢的退休金生活,生活上極其節儉樸素。

毫無疑問,她同妹妹林青霞已經活成了截然不同的兩種人生。

慶幸的是,三個兒子都考上了大學,也都成家立業,又何嘗不是另一種人生幸福?

讓她感到遺憾的是,養育她長大的叔叔前幾年患癌去世,只有嬸嬸還在雞東生活。

后來親生父母也相繼離開了人世,再也守望不了得之不易的父愛與母愛。

對于林莉來說,一生過著平凡的人生,卻又讓人感覺如此不平凡,就如同你我一般。

和妹妹林青霞不同的是,她更愿意一直落入凡塵,活得自在淡然。

【作者: 】  【發表時間:2021/6/17】  【打印本頁】  【關閉窗口
 
和諧陜西網 銅川慈善協會 渭南文物旅游網 環球網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 國際日報 中國檢察網 中國法院網
人民日報 新華網 央視網 中國公安 中國文物信息網 太華索道 陜西 西部法制報


網站備案:陜ICP備14008634號-1       投稿信箱:2569427969@qq.com 

地址:中國·咸陽        電話:131-5212-8066       傳真:029-33765110

您是第 位客人

版權聲明:本網站所刊內容未經本網站及作者本人許可,不得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等,違者本網站將追究其法律責任。本網站所用文字圖片均來自作者投稿和公共網站,凡圖文未署名者均為原始狀況,但作者發現后可告知認領,我們仍會及時署名或依照作者本人意愿處理,如未及時聯系本站,本網站不承擔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