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乘坐高鐵已成為今天生活常態的今天,一列時速不過幾十公里的綠皮老火車居然還運行于咸銅線上,使人不能不恍若有隔世之感。這種綠皮老火車好多年沒坐過了,已記不起來最后一次乘坐是在什么時候,只記得當時票價從富平到終點站西安1.9元,車程3個多小時。而我所居住的富平縣城緊傍咸銅鐵路,每天都可看見這列涂有黃色條帶的綠皮老火車從城南游龍般穿過。這天心血來潮,決計和老伴再坐回綠皮老火車,借用時下的流行語,重新體驗一把昔日的慢生活。
位于縣城西南角的火車站,建于上世紀40年代初,迄今仍大體保持著當年的老樣子:早先方磚墁地的站臺雖被水泥地面取代,臺沿所砌的條石卻依然故我。坐北朝南墻面涂成米黃色的候車室,只有三開間大小,尖山狀磚砌山墻,一線拱起的屋脊,平瓦覆蓋的兩檐流水,這種屬于雙坡屋頂的中國傳統建筑,采用的卻是寬敞通透的現代門窗,加上尖銳突出鑲著綠色木條檐口的三角形門樓,如此中西混搭的建筑風格,亦依稀傳遞出80多年前人們的審美情趣。據相關資料介紹,咸銅鐵路始建于1939年,1940年鋪軌通車。鮮為人知的是,1938年5月,侵華日軍攻陷徐州后,沿隴海鐵路西進,鄭州岌岌可危。為保證軍用煤炭的需求,國民政府拆除鄭州—洛陽線,將其器材緊急運陜,用于鋪設咸銅鐵路,以便運輸銅川的煤炭。因其鐵軌、枕木等器材均系舊物利用,及其新建路基存在安全隱患,當時行車時速只有10公里,且全線僅可通行小型機車。不過小時(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我見到的咸銅線,已然是由大型蒸汽機車牽引的長長鐵龍,在震顫大地的充滿節奏感的咣當咣當聲中,轟隆隆駛進站臺,復一聲汽笛長鳴,呼嘯而去。
當時火車站位于老縣城東南方向,相距1.5公里。車站周圍,凌亂挨擠著一些低矮的土坯住房,住戶多是以河南人為主的鐵路職工或搬運工人。記憶中點亮昏黃夜色的,是幾盞孤寂的路燈,再就是一家擺在路口燒雞攤上半暗不明油煙直冒的馬燈了。不過,白天的車站永遠是熱鬧的,尤其是客車到站后,由車站國營食堂提供的不要糧票(當時生活必需品緊張,購買食品需用糧票)且經濟實惠的食品,諸如包子、饅頭等等,自是引爆了旅客最大熱情,食品車前,瞬間便排起了長隊,往往開車鈴響了,一些未曾買到食品的旅客才轟地散開紛紛拔腳跑回各自車廂。好在蒸汽機車要在這里上水,停車時間較長,多數旅客都能滿意而歸的。兒時的我們,興奮點卻在距離站臺西邊百余米處的水塔:機車在這里加水時,也會清除燒鍋爐產生的煤灰,機車駛離后,從煤灰中扒撿的那些尚有點發燙的煤渣,在燃煤緊張憑票供應的那個年代,不消說也能解決些家里的燃煤之急。至今想來,亦不乏成就感呢。
蒸汽機車改換內燃機車后,那座水塔也就完成歷史使命,在落寞孤寂中,不知何時被拆除了。我還在。只是如今與站臺和歲月為伍的我,亦是蒼然一頭白發之人了。雖說自小看慣了綠皮火車往來于咸銅線上,但17歲前,除了年幼時隨父母坐過火車(到西安換乘長途汽車去商洛老家),便只能任由一顆對遠方世界充滿渴望和憧憬的少年之心,隨著一個個從眼前掠過的車窗疾馳而去了。“文革”初期大串聯席卷全國,學生乘車不要車票,我和同學遂圓了坐火車遠行的夢。用“人山人海”形容當時全國的各個車站,或以“水泄不通”一詞形容當時綠皮火車里的擁擠狀況絕非夸張。事實上,火車到站后,很多人不是通過車門,而是順著車窗鉆進車廂。車廂里座位上、走廊里,乃至廁所、行李架上和座位底下,但凡是能插進腳的地方,都擠滿了人。好在彼時“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激蕩胸中的,又是“指點江山”的革命豪情,也就不以此種旅行為苦了。參加工作后,因公差或私事乘坐綠皮火車的機會就更多了。長途出差可以享受硬臥,夜半睡醒,列車恰好停在某一車站,不久咣當一聲,列車在汽笛聲中徐徐啟動,站臺倒退的燈光灑在朦朧車窗上,旋即被無邊的黑暗吞沒……那種夢幻般感覺真是美妙極了。至于黎明時分列車穿過猶自沉睡中的田野、河流、山谷、小村莊和不知名的城鎮,抑或暮色漸濃中,一大片白茫茫的江水驀地漫入眼簾……由此體驗的旅途風景及其愉悅快意,自是令人回味不已,久久難忘了。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客車上的餐飲服務不但周到熱情,價格也很便宜實惠,而來自天南海北旅客彼此間的那種信任和關懷,以及改革開放帶來的舒朗精神和新鮮話題(諸如深圳、廣東的巨大變化,江南的鄉鎮企業蓬勃發展,等等),使漫長的旅行不再寂寞,乏味,且產生一種臨時大家庭的融洽和親熱感了。
……遠處傳來汽笛聲,腳下開始越來越強烈的震顫,呼嘯而來的列車徐徐進站,記憶中站臺上的熱鬧景象卻不曾再現。車廂里空位很多,一如不無幾分寂寥的車站。也是,在日趨快節奏的當今社會,人們寧愿多花錢節省三分之二的時間坐大巴車去省城,也不會選擇票價便宜三分之二還多的綠皮老火車而把時間浪費在漫長的旅途中,也就難怪車廂里年輕面孔很少,多是我和老伴這樣的優游歲月或沒啥急事的人了。不過,車廂里的高背硬座,手動車窗,頭頂的搖頭風扇,以及列車員帶有幾分職業疲憊的報站名聲……這一切仿佛時間之外的存在,依然帶給我久違的親切和溫情。我不知道這種綠皮老火車還能運行多久,但我知道,曾深深契入我生命的綠皮老火車將留在我記憶里直到永遠。
|